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兒童確診Omicron 醫生提出6大注意事項

Metro Pop

發布於 2022年02月23日00:00

第五波疫情失控,今日(2月23日)新增8,674宗確診。本港醫療系統幾近爆煲,即使長者及幼童受到感染,亦未能即時安排適當治療。面對如斯嚴峻情況,港人應如何自救?家中若有幼童,就更加要留意全科醫生李俊輝醫生的建議。

 

問題1: 假若確診新冠肺炎,應如何處理?

首先要保持鎮定,切勿自亂陣腳,若患者曾接種疫苗,一般都會很快康復。家人應觀察患者的情況,若出現呼吸困難、心口痛、神志不清、手腳抽搐(俗稱發羊吊)、嘴唇發紫等症狀,又或沒有胃口、屙嘔不適影響進食,都有可能屬於重症,需盡快入院治療。另外,當家中有人確診,亦需留意同住成員的身體狀況,同時必須自我隔離14天,自行檢測後若懷疑受到感染,則需通知衛生署再作安排。

 

問題2: 除了到醫院外,確診者可到哪兒求醫?

政府普通科門診現時設有指定診所為新冠肺炎患者服務,患者可召喚由政府安排的專用的士車隊來往指定診所。(預約熱線:3693 4770)

 

問題3: 小朋友久燒不退怎麼辦?

小朋友服食退燒藥後暫時退燒,但藥效一過體溫又再升高,往往令家長擔心不已。其實這個情況相當常見,因為發燒代表免疫系統正在對抗病毒,只要服藥後能退燒,小朋友神志清醒、大小便正常,還有精神玩遊戲,就無需緊急處理。

 

問題4: 小朋友確診但未能入院,家長該如何處理?

要視乎肺炎情況有多嚴重。如果小朋友並沒有嚴重病徵,只是發燒、輕微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經醫生診斷後,認為可以在家服用退燒藥或抗生素便無需留醫,多喝水和休息應該能夠康復過來。此外,服用藥物前,一定要確保小朋友對該藥物沒有敏感或會產生不良反應;倘若情況變差,則需盡快求診。

問題5: 假如小朋友出現發高燒、抽搐、反白眼、手腳發紫等情況,家長可如何自救?

萬一小朋友出現嚴重病徵,甚至失去知覺又或出現抽搐情況,應立即召喚救護車。等候救緩期間,確保小朋友不會被口水或嘔吐物嗆到,因為氣道阻塞有機會導致窒息甚至死亡。盡量將小朋友身體側臥(即復甦姿勢),讓口內分泌物流出,切勿把任何外來物如手指、木棍、毛巾等放入小朋友口內,另外也要保護頭部以免撞傷。

 

問題6: 一般家庭需要甚麼物資及藥物看門口?

暫時仍未有能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撲熱息痛類型的退燒藥亦只是能夠紓緩感染後所引起的不適,例如發燒、頭痛、全身肌肉疼痛等。小朋友可備用退燒藥,如出現發冷、頭痛、肌肉疼痛等徵狀,應每隔4小時量度體溫一次,並將之記錄以監測病情。至於物資,留意食物及長期藥物的存量是否足夠兩星期。另外也要儲備足夠口罩、漂白水、酒精及快速測試,防患於未然。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