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11月未上任時,便宣布委任「偉大的馬斯克」(原文如此)負責新設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瓦解官僚架構、削減繁瑣規範、消除浪費的開支,並重組聯邦機構。根據計劃,DOGE將在2026年7月4日前完成瘦身任務並自我刪除。特朗普當時說,此舉將是獻給美國獨立250周年的禮物。削減官僚機構和浪費沒有人會反對,不過馬斯克將以什麼來取代被刪去的政府部門?
無論你有沒有讀過卡夫卡的小說,只要曾跟任何政府機構(尤其是歐洲國家)打過交道,無論是辦理證件、申請許可,抑或領取補助,必然會感到官僚制度迷宮處處:放假便放假,為何假期申請表要經幾個部門審核?為什麼開一家餐廳要經幾個部門領取牌照?在社會運作中,官僚是無法避免的存在:大學有大學官僚,醫院有醫院官僚,政府更是龐大的官僚體系。官僚體系的作用是分類資訊、掌控流程,確保一切有序運行。官僚自詡為維護政府有序運作的守護者,認為所有繁文縟節皆為必要;然而,政客則傾向削減政府開支,但要改革官僚制度卻又無法不依賴官僚,官僚體系往往不動如山。這種矛盾關係,英國政治諷刺劇Yes, Minister發揮得最為淋漓盡致。若有人打破常規,精簡政府,大家必然拍手叫好。
正常開支被扭曲為「神秘開支」
這場DOGE改革風暴,以特朗普一貫行事風格進行——不論真偽,只求吸引眼球。特朗普與馬斯克不時向公眾匯報成果,聲稱已削減哪些「無謂」支出、刪除了多少預算,並為納稅人節省了多少金錢。負責任的傳媒向來要花大量時間fact check特朗普政府的言論,結果發現很多「驚天大發現」都一早可在美國政府網站USAspending.gov找到。可能特朗普政府不識字,刻意將政府正常開支扭曲成「神秘開支」。政府部門訂閱傳媒的費用被扭曲成利益輸送,而最新例子是馬斯克上周三分享一則帖文,聲稱「國防部在2018年至2022年間向路透社支付神秘的『大規模社會欺騙』項目」,但翻查美國政府網站,其實合約是研究「防範社會欺騙」;獲得合約的也不是路透社,而是路透社同一集團的數據服務公司Thomas Reuters Special Services。但真假並不重要,特朗普隨後在社交網撰文,把路透社形容為「激進左翼」,要求還錢。之前經白宮發言人、特朗普及馬斯克加持的「向加沙輸送5000萬美元避孕套」在網絡瘋傳,但已證實是假。馬斯克日前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便承認:「我有時說的東西不對,應該糾正。」這些荒唐的虛假資訊除了用來「證明」政府部門大花筒,還可以鞏固他們對DEI(多元、公平與共融)政策、傳媒、海外援助的漫畫化描述,以示向「深層國家」宣戰很合理。
但天花龍鳳背後,馬斯克意欲何為?馬斯克日前以視像出席廸拜舉行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勾勒其目前要聯邦政府瘦身的大計。身穿「Tech Support」字樣T恤的馬斯克說,美國已經偏離了真正的民主,目前是由官僚統治,而非人民統治,為了恢復人民統治,需要縮小聯邦政府規模,減少過度管制。他稱,政府機構和規範過度增長,拖低效率,也限制了個人自由及經濟潛力。他稱,歷史上戰爭往往是重置臃腫官僚架構的主要機制,但與其等待危機,不如主動進行改革,以防止停滯和經濟衰退。他揚言,要將聯邦政府全部部門「刪除」(delete),連根拔起。
政府如何沒效率?他難得沒有引用那些誇張失實的例子,只舉了聯邦機構員工退休程序漫長,因為聯邦機構僱員退休文件儲存在賓夕法尼亞一個250呎深的岩洞,如果有員工退休便要去洞中取文件辦手續。任何人聽到這例子相信都會認同,21世紀退休還要人手搬運紙本檔案無疑十分荒唐。馬斯克稱,聯邦政府電腦沒有互通,有必要將政府整個資訊科技系統升級,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
聽到這裏,馬斯克的解釋確實是有道理。政府系統老舊、追不上時代,這問題也非美國獨有,如日本近年也大力推動政府數碼化,升級電腦系統這些措施大概沒人會反對。不過,DOGE近日的行動顯然並不是那麼簡單。馬斯克在峰會也提到要改變意識形態,例如削減美國對外援助,不再向外宣傳民主。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DOGE團隊近日的行動是控制數據、將工作自動化。為了取代既有的公務員隊伍,DOGE團隊將大量的政府紀錄和資料庫輸入人工智能工具,尋找不需要的聯邦計劃,並評估哪些工作可以由人工智能取代。一名緊追DOGE活動的美國官員向該報說:「最終目標是以機器取代人力。所有可以機器自動化的東西都會被機器自動化。技術官僚將取代官僚。」網媒WIRED報道,DOGE團隊成員、Tesla前軟件工程司Thomas Shedd向成為重點整頓對象的總務署(GSA)員工稱,部門要採用「AI優先戰略」,包括用聊天機械人分析合約。
AI取代人類工作一向是馬斯克等科企大亨的願景,現在馬斯克可以在美國政府這個大舞台上進行實驗。馬斯克對AI有什麼見解呢?他在峰會上提出,AI最重要是沒有偏見,盡最大可能求真(maximally truth seeking),那就可以促進人類進步。他強調,AI不能與現實脫節,不應該用來推動某些意識形態。他批評的目標當然是近日遭特朗普不斷妖魔化的DEI政策。馬斯克特別關心像他一樣擁有權力的白人男性命運,他說:「假設一個AI被設計為推動DEI(多元、公平與共融),並且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多元化,它可能會認為太多男性掌權,然後決定要清除他們。」
客觀無偏見的AI存在嗎?
先不說推動多元是否等同清除男性,但值得深思的是,有沒有一個完全客觀、沒有偏見的AI?有沒有人或機構可以宣稱,他們手中的AI便是最真實?AI是由人類產生的數據訓練,而那些數據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文化視角中形成,有特定視角便等於有偏見。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一個利用19世紀人類產生的數據訓練的AI,一定跟當前的AI有分別。如果只顧蒐集男性用家的數據,產生出來的AI也不會符合女性的視角。如何避免AI鞏固人類已有偏見是不少AI安全關注者的重點。承認AI必然有偏見,必然需要不斷調整,而不把發展一個真理AI為目標,這更符合實情,也較安全。
馬斯克的「真實AI」是否只是純粹為了去除不喜歡的意識形態?在社交媒體上已有人指出,財政部已採用AI來審查資助申請,申請一旦出現「氣候變化」、「性別平等」等字眼都會過不了審批。特朗普和馬斯克的所謂「中立」,其實是以一套維護固有秩序的意識形態取代他們恨之入骨的意識形態而已。
這場DOGE風暴的關鍵,不在於馬斯克最終可以削減多少人手、節省多少金錢,而是在於以一個以技術掛帥的「深層國家」取代固有的「深層國家」。如果說固有的官僚體系不時令人難以理解,監察無從,由AI和技術官僚主導的體系相信也不會令人理解多幾分,你能理解社交網媒的演算法嗎?負責整頓政府的馬斯克承諾公開透明,但他擁有龐大的科技商業帝國,除了電動車和太空科技外,他還在發展AI和腦神經科技,而這些都涉及私隱及其他監管問題。由他來整頓監管自己生意的政府機構有利益衝突。馬斯克日前在白宮聲稱其團隊所有行動都是公開的,如果他有利益衝突,團隊成員「不會不好意思」指出來。特朗普也幫口說:「我們不會容許馬斯克做任何涉及利益衝突的事。」民主國家政府官僚架構之所以那麼繁瑣緩慢,一個初衷便是出於權力制衡的需要。DOGE承諾一個有效率、又公開透明的政府,擁有權力者又會自律克制。這可能嗎?
不要問,只要信。
文˙林康琪
編輯˙王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