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阿布扎比】思考公眾與藝術

明報

更新於 15小時前 • 發布於 11小時前 •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Christopher Joshua Benton, Where Lies My Carpet Is Thy Home(主辦方提供)
Christopher Joshua Benton, Where Lies My Carpet Is Thy Home(主辦方提供)
Farah Al Qasimi, Homesickness(主辦方提供)
Farah Al Qasimi, Homesickness(主辦方提供)

【明報專訊】我在中東過了3個不冷不熱的冬天,經歷了藝術季節的更替、改變及進步。去年2023/24年度阿布扎比舉行了光藝術節(Manar Abu Dhabi),看來是為了2024/25年度公共藝術雙年展(Public Art Abu Dhabi Biennial,簡稱PAAD)鋪路。今次比以往更有規模,與超過70名藝術家合作,展期由去年11月15日至今年4月30日。當局不但在城市各處放置各式藝術作品,從去年開幕至今,幾乎每星期都有籌備公眾活動,如表演及工作坊等,聯繫散落在城市各處的藝術品,更有巴士專車接載大家,鼓勵大眾積極參與。

門面的工夫及規劃做足,亦有在城內鋪天蓋地宣傳。在藝術圈中,朋友都頗為雀躍。阿布扎比本身的藝術盛事不多,一有活動舉行都會激發大家的好奇心。而在圈外的朋友,除了間中因看到街上的宣傳會問我PAAD是什麼以外,皆提不起勁去觀賞這些作品。藝術及大眾的分野有時像是水溝油,有些人定義了藝術跟自己沒有關係,就會自動過濾了藝術活動。對我而言,我看着作品時也的確有難以說出的抽離感。縱然對這些藝術家有一定的認識,也感到很抽離。是因為我對於這個城市的聯繫不夠深,還是作品質素的問題?從作品造工、選址方面來看,其實做得不錯。近年在國際藝壇上嶄露頭角的阿聯酋藝術家Farah Al Qasimi的Homesickness(2024)由5個巨型貝殼雕塑組成,每個貝殼中有一顆珍珠,播放着採珍珠專員的太太的頌唱。巨型貝殼放置在海濱大道旁,以碧綠的海岸作背景。頌唱聲及環境聲攙雜着,遙想着阿聯酋在早年以採珠業為生的過去。與城市脈搏連結,在熙來攘往的中央巴士站中,有巴西藝術家Henrique Oliveira以棄置樹木組成的大型雕塑Desnatureza 7(2024)。中央巴士站是阿布扎比有名的現代化建築,1989年由保加利亞建築師Georgi Kolarov設計,其簡約線條帶有蘇聯現代建築的意味。藝術家於荷索的電影作品《陸上行舟》(1982)得到啟發,電影講述一名對歌劇狂熱的男爵,想在秘魯小鎮上建造歌劇院,電影中最經典的一幕是男主角將一艘蒸汽船拉上山,畫面誇張又怪異,呈現出現代社會與自然環境的衝突。而藝術家則以糾纏的樹木形態營造出自然入侵現代建築的畫面,以此詰問自然與人類社會的權力關係。

那麼藝術作品與大眾的權力關係又是什麼?公共藝術是政治的延伸,以之建構集體回憶,凝聚市民的歸屬感。選址也必定選在與大眾生活相關的地方,少不免干預到居民的生活。在阿布扎比的地氈市集中,藝術家Christopher Joshua Benton放置了作品Where Lies My Carpet Is Thy Home(2024)。藝術家在地氈市集的中庭戶外空間做了一幅巨型的地氈,圖案與他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等地的個人回憶有關。雙年展的開幕晚宴在此作的所在地(即地氈市集)舉行。原本凋零、周遭被各個工程地盤圍繞着的地氈市集,氣氛瞬間被藝術炒熱了。旁邊的商家紛紛出來圍觀。當天的飯局是開放式的,店家沒有獲邀,也沒有被拒。而他們就只是默默地站在場外看着我們一堆藝術人不知在喜慶什麼。情景就像是大眾與藝術總是有着無形的界線,若跨越了,會不會更顯尷尬?

文:鄧芷茵(游走阿布扎比與香港兩地的策展人,專注當代藝術及文化研究)

設計:賴雋旼

編輯:鄒靈璞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