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臉是源自中國川劇的3大絕活之一,與吐火和滾燈齊名。因為變臉的竅門絕不會廣泛外傳,加上傳統只會「傳男不傳女」,所以這門絕技是中國眾多傳統藝術之中最為神祕的一種。作為變臉師第二代的韋飛雄,師承父親「變臉王」韋瑞群的絕活,不單成為香港史上第一位女變臉師,更開始踏上了不一樣的文化演藝之路。
打破傳統的枷鎖
小時候的韋飛雄經常在荔園的「宋城」流連,因為父親韋瑞群大師以前是「宋城」的演員經理。看著在台上威風凜凜的父親,在耳濡目染下,韋飛雄對演藝產生濃厚興趣。直至2003年,父親終於把變臉技藝傳授給她,韋飛雄說他之所以會打破傳統,全因他的師姐的一句話:「她跟我爸爸說我很有演藝天分,雖然變臉有傳男不傳女的觀念,但爸爸覺得,既然當初他師傅願意把四川變臉絕技傳授給一個香港人,他亦可以打破傳統傳給女兒。」於是,爸爸決定送她到上海學戲曲,還教了她變臉的竅門。
韋飛雄的表演服已經陪伴她走過十多年的變臉演藝之路,衣服上有許多修補的痕跡。
韋瑞群大師對韋飛雄的演藝之路影響深遠,父女倆更於2010年在一個電視節目上一同變出102張臉,創造了單一變臉表演張數的世界紀錄。
失敗源於經驗不夠
學了一手好絕技後,韋飛雄自己花了大半年時間去練習,但卻在第一次於內地試演時,在變第2張臉的時候把臉譜卡住了,當時她只好默默下台。那次的失敗經驗,亦成為了她在學校講座中跟學生分享的寶貴經驗,「那次爸爸的所有親友都在場,我下台後在化妝間呆了2小時,覺得自己很丟架,怕別人覺得韋大師的女兒不過如此,當時很想就這樣放棄。」雖然首次演出以失敗收場,但父親當時安慰她,表示失敗只是經驗不夠,於是她決定再嘗試。後來,她第一次在香港的酒吧作公開售票演出,看到觀眾們的熱烈反應後,才令她重拾信心繼續走變臉的路。
她不時會到香港各大校園推廣變臉文化,教育下一代。
推廣變臉文化
為了推廣變臉文化,她在表演中加入了很多新元素。除繼承父親的「握手變臉」外,還有自創的卡通變臉,「很多小孩都害怕傳統臉譜,但當加入卡通臉譜後,小孩的反應都很雀躍。」她坦言,要傳承變臉文化很難,因為不像其他手藝般可以開班授徒,可以做的事就只有把變臉文化介紹給西方國家的觀眾,以及在本土推廣這種文化,「我也會繼續表演,直至沒有觀眾想看為止。」她有一個小心願,就是在父親和她都不再變臉後,捐出他們的戲服放進博物館裡,讓更多人認識這種傳統文化。
韋飛雄說大部分人看到卡通臉譜時,都表現得又驚又喜。
她表示變臉常見的斗篷服飾其實是由父親引入的,希望能讓表演更豐富,而傳統則會以銅鑼掩臉。
國家二級機密
變臉絕技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於1987年被列為國家二級機密。所以變臉演員在後台化妝時,必須秘密進行,連門隙也要以膠紙封實,慎防機密外洩!演員準備好後,往往要帶著重重的臉譜在密封的後台等待出場。變臉演員亦不能在台上失手「穿崩」,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有機會令到機密外洩。
Text:Lorraine
Photo:Nick、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