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ELLE Talent】專訪本地藝術家LOKKI:畫意

ELLE HK

發布於 02月24日06:37 • ELLE.com.hk
▲ ELLE.com.hk
▲ ELLE.com.hk

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共通點是創作乃表達個人風格的方式,而選擇了這條路,注定他們過得不會太輕鬆。梵高就曾說過:「平凡是一條已經鋪好的道路:走在上面很舒適,但那裡並沒有花。」有人透過畫筆記錄當下,有人用色彩呈現情感,本地藝術家LOKKI就透過繪畫進行一場探索自我與外界關係的旅程。從童年時代的卡通臨摹,到近年來以自我修復、情感連結為主題的創作,即使困難,卻從未令他停止尋找答案。「我覺得創作是一種對話,既是與自己對話,也是與世界對話。」每一筆每一畫,他努力在畫布上尋找答案,也讓觀眾從他的作品中找到共鳴。

▲ ELLE.com.hk
▲ ELLE.com.hk

赤裸的記錄

情感是LOKKI創作的主要靈感來源,他形容自己的作品是內心情緒的直接投射。「我發現人的大腦很容易遺忘一些深刻的情感,但透過創作,它們能夠被立體而赤裸地記錄下來。」他認為,每個人的價值觀、每一個與他人的互動,都值得被保留在畫作之中。「無論是因為那件作品帶給我靈感的一些事情,或是我和某些對象的一些互動,背後我所擁有的複雜情緒,都可以很全然地在作品中記載着,我慢慢就很享受這個過程。」LOKKI的第一個展覽「My Broken Pieces 2.8/5」便是一場自我修復的過程。「當時的我,仍然在努力理解自己內心的破碎感,透過創作,我能夠將那些難以言喻的情感視覺化。」隨着創作的深入,他開始更直接地探索如何在保持個人獨特性的同時,與重要的人建立真摯的連結。這種內在的矛盾與追尋,成為他作品中最核心的主題。

▲ ELLE.com.hk
▲ ELLE.com.hk

LOKKI求學時的時裝背景亦深深影響了他的美學觀念和藝術視覺。「時裝設計講求氛圍和態度,這與我的作品息息相關。尤其是當我畫人像時,那種自我定義的態度就可以貫穿到我現在的作品中。即使之前從事與時裝相關的工作,我也從未停止用畫畫來記錄心情,這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在與不同品牌合作時,他發現自己的畫風與時裝插畫相似,但他開始思考:「除了讓觀眾感到愉悅,我真正想表達的是甚麼?」

▲ ELLE.com.hk
▲ ELLE.com.hk

這就要回到他成長的起點,家庭其實影響了LOKKI在親密關係中的各種不安和自卑的感覺,也因此他作品經常出現女性裸體的元素,甚至是沒有性別限制二人裸體的原因。「例如我畫了一張兩個人抱在一起的作品,他們展現出來的都是很不安和疏離的感覺。當我完成每張創作時,就會慢慢去挖掘出自己不同的情緒,或是對於親密感覺的各種價值觀。」人物之間若即若離的肢體語言,或是充滿壓抑感的色彩運用,都讓他的畫作充滿耐人尋味的張力。

▲ ELLE.com.hk
▲ ELLE.com.hk

與內心對話

對於LOKKI而言,創作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讓他能夠審視並理解自身情感的來源。「很多時候,我畫出的東西,甚至不是我邏輯上組織出來的,而是來自更深層的潛意識。我很享受這種可以目擊自己潛意識產生出來的創作,再審視自己有甚麼不足的過程。」

他回憶起第一次展覽過後,其中一位觀眾問他:「你的作品是不是與母性有關?」這個問題令他深思並開始回顧自己的創作,發現自己經常描繪裸體的形象,試圖表現出最純粹的情感狀態。「我畫的裸體並不只是身體的呈現,而是象徵一種毫無掩飾的情緒狀態。」

▲ ELLE.com.hk
▲ ELLE.com.hk

在LOKKI的畫作當中,身體與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很多時候,我會透過姿態去表現情感,而不只是透過表情。」這種表達方式,使他的作品能夠超越語言的限制,直接觸動觀眾的內心。

這種與觀眾的互動無疑也是他創作的動力之一,在藝術是否一定需要被理解的話題上,LOKKI認為這完全視乎創作者的動機。不同創作者在不同時期都有着各種的渴望,即使是辦完展覽放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可能大家還是不明白他在做甚麼。

▲ ELLE.com.hk
▲ ELLE.com.hk

「這件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創作這件事可以只是個人歷程上的延伸或記錄。但如果某個時期你渴望用這個媒介作為一個橋樑去跟外界溝通,甚至去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時,動機就完全不一樣了。」LOKKI說自己不會強求別人是否理解他的作品,不希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扭曲自己的創作動機。「創作的過程對於我來說,最低要求始終還是要可以隨着我的創作去舒緩和梳理自己。」

▲ ELLE.com.hk
▲ ELLE.com.hk

本地藝術家何去何從

作為香港本地藝術家,LOKKI對香港的藝術環境有着獨特的見解。他認為雖然香港有像Art Basel這樣的國際性藝術展覽,但對於許多本地藝術家來說,仍然缺乏更多的資源與支持。「我不會過分神化Art Basel的地位,因為創作本身並不是絕對以市場價值去衡量,但如果某些創作者希望獲得市場認可,那麼 Art Basel 這類平台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標竿。」

他指香港的藝術支援其實還有改善的空間,例如申請本地資助或需強調作品與香港文化的關聯,但文化影響藝術並不一定是顯性的,很多時候更是內化的過程。「不是畫一個維港就代表我很愛香港,其實隨着我在這裡成長已經不自覺地影響了我的創作,可能我在香港成長代表我對親密關係有某一種模式的狀態,創作跟文化的聯繫有沒有需要如此明刀明槍呢?」

▲ ELLE.com.hk
▲ ELLE.com.hk

而香港的教育體系也不自覺地限制了年輕藝術家的發揮,對藝術的定義過於單一導致學生在創作時受到過多約束。「當藝術變成考試科目,標準化的評分方式是否限制了創作的可能性?我覺得如果可以重新審視這個教育的標準,未來大家對不同形式藝術創作的包容程度都會多了,可以有一種更開放的思維去接受一些不符合我們偏好的東西。」

對於近年新興的數碼藝術與NFT,LOKKI則保持着開放態度。「我絕對不抗拒新的媒介,我認為隨着科技的進步,藝術創作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多。」他認為藝術是體驗的一部分,無論是實體作品還是虛擬作品,只要能夠觸動人心,都值得我們去探索。

▲ ELLE.com.hk
▲ ELLE.com.hk

「現階段的我,希望能透過藝術穩定自己的生活,並且與我在意的人維持均衡的生活節奏。」成功是每個人在一生中一直要面對的課題,作為藝術家,LOKKI認為成功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追求,他現在所渴望的,是讓創作成為一種可持續的事業,而非僅僅是一種表達。

在香港這個快速變遷的城市裡,藝術家的出路或許充滿挑戰,但LOKKI仍會以其獨特的視角,持續探索個體與世界的連結,展現出本地藝術家堅持創作的無限可能。

**Follow u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