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關已開,旅行早已來回幾次,師生同行的遊學團,紛紛企劃出團。上年申請,今年籌備,自己和學生,都不在狀態,難怪的,幾年網課,彼此見名不見樣,有聲畫,無交流,關係斷了,如何接上?真的接得上嗎?心中一堆疑問。港人敢於拚搏,老師何嘗不是,課照上,團照開,「上到旅遊巴就當贏」,是出發前的目標。當然出發後的情況,往美好的方向進發,促成一團交流美事,多得朋友J的幫忙,還有澳門旅遊局同事S的指導。
去澳門,離不開飲食,以前邊行邊食豬扒包、葡撻,坐低點煲仔翅、水蟹粥。時日一 轉,飲食方向一齊轉,學生搵cafe食批打卡,接續搵「葡撻雞蛋仔」,沒有半句提及豬扒包。年輕人對魚翅、蟹粥沒偏好,反而去排大兜牛雜、食雙皮奶。網上搜尋,澳門多了不少新店,cafe、餐廳、甜品店,一日幾餐也吃不完。既然食肆多,文化深,歷史長,交流團設定以「飲食文化、歷史學習」為主題,到澳門大學了解校史與上課環境,提問在讀學生如何解決三餐。參訪澳門旅遊學院,細覽酒店的葡式設計,走入課室、廚房,感受學酒學煮的專業氣氛。
計劃時,特意向學院提前申請,希望能上一節澳門飲食文化課。導覽完畢,一行人走入講堂,聽講師Kelvin介紹澳門特色食物,了解粵菜發展,還有土生葡菜的歷史和變化。學習當然不忘飲食,聽完就轉入學院餐廳,體驗學院式的餐飲和招待。我揀了土生葡菜餐,食「鹹蝦酸子豬肉」,配飯一流。另有學生點西餐,食三文魚或西冷,擺盤同樣屬專業級數。學生當然吃得順心寫意,說下次要再來交流,要申請入住澳門旅遊學院,我當然同意,因為食物和房間都質素很高。
帶團不同跟團,始終常備戒心,一日行程完畢,大家返房休息,自己出去走走,遊逛只限酒店附近。去到cafe「Kafka」門口,一望氣氛不錯,隨即推門進去,單點「焦糖天空」和「西柚烏龍」。Kafka的空間感不錯,大家用餐輕談,真的可以放鬆。「西柚烏龍」先上,清新不甜,看上去跟cocktail一樣,有品茶如飲酒的感覺。「焦糖天空」即叫即做,實際是焗脆的細小長條方包,入面放了焦糖流心,很有心思,上有cream,旁邊有焦糖拔絲加雪糕,擺盤、配搭恰到好處,算是近年少見的用心之作。
晚上輕甜一下,早早回去休息。另一覓食時間,轉移到晨早,確實是晨運的時段。步行到「永安咖啡室」,看看餐牌,猶豫一下, 因為選擇不少,鹹牛脷、鹹豬手、煙鴨胸、馬介休奄列,配的都是公仔麵。自己點了「牛肉粒雞翼公仔麵」,雞翼需時即煎,公仔麵火熱上枱,牛肉粒肉厚質軟,醃製手法很好。雞翼初吃下去感覺普通,每啖下去,連肉帶汁,有家中食雞翼的感覺,就是吃那份家常和即時煎煮。在急速上菜的環境下,雞翼很多時肉硬、過火,啖吃出家常,有時也是一樁美事。公仔麵彈牙,是經驗累積的功夫,稍加旁邊的「上等咖喱油」,湯底風味更好。不要預期價錢跟普通早餐一樣,單吃用心和用料,也值回票價。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