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史蒂文森 (Neal Stephenson) 的科幻小說《潰雪》(Snow Crash)因為作者創造了「元宇宙」一詞,在成書三十年後又突然爆紅,坊間把這個字炒熱,很多本來對「元宇宙」一無所知的人,突然變成專家,在網絡上誇誇而談。「元宇宙」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最大的潮語 (buzzword) 。我在另一個媒體上寫過專文(「科幻小說家談元宇宙:元宇宙是甚麼?它的缺陷,和即將製造的代溝?」)分析元宇宙並沒有很多專家吹噓的那麼神通廣大。
華人社會對元宇宙的興趣停留在賺錢階段,而不是瞭解其具體運作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證據之一,《潰雪》曾經在十多年前出過繁體中文版,但已經絕版多年。去年底聽聞有出版社會挾「元宇宙」熱潮而重出,但在我執筆本文時 (2022年3月中) 仍然未見出版。證據之二,這書很多人談的書在維基上並沒有中文版本。
反過來,威廉.吉布森 (William Gibson) 的《神經喚術士》(Neuromancer) 繁體中文版目前流通的已經是第二個譯本。
兩本書同樣以駭客為主題,但反映的不只是創作的時代背景的不同,還有對未來的看法也不同。
《神經喚術士》是把 cyberpunk 這流派發揚光大的殿堂級作品,由吉布森在打字機上完成。主角是個駭客,也是社會邊緣人,受僱在網絡世界裡進行盜竊,期間發現他的合作伙伴,並不是人類,而是超級人工智能。
這類故事對廿一世紀的讀者,已經很難有驚喜。不過,我們不能以現在標準去衡量這部寫於冷戰期間的作品,而且,吉布森的本領就是讓這部長篇極有文學性,並令讀者沉浸在那個人類和人工智能互相攻防的網絡罪惡世界。他在書裡創造了 cyberspace 這個字眼,也給 matrix 這個字賦予新的用法,後來由同名的科幻電影發揚光大。
《潰雪》雖然同樣以電腦世界為背景,卻不屬於 cyberpunk,而是 postcyberpunk,兩者差別在於, postcyberpunk 的主角並不是遊走於社會邊緣,而是有正當的工作 (即使是兼職) 。《潰雪》的男主角是個薄餅速遞員兼電腦駭客。 cyberpunk 科幻小說往往是沉重的反烏托邦小說,但 postcyberpunk 卻無此傾向,氣氛較為樂觀,甚至歡樂。
雖然《潰雪》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作品,但讓我們可以看出網絡科技和世界發展的趨勢。科技固然愈來愈先進,也變得愈來愈日常。就算熟習科技,也不代表你真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AI 暫時無法取代人類雄霸這個星球的地位,但可以取代不少人的工作,同時也衍生新的工種。
從另一個角度看,科技愈先進,一份工作甚至職業愈來愈難持久,你的技能也會在十年八載後過時。人浮於事的情況下,社會也愈來愈不穩定,這是人類社會暫時無法解決的難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