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芬蘭式社交可遏止疫情?分清害羞和社交恐懼差別

LINE TODAY

發布於 2021年01月03日05:00 • 機
近年網上有人自稱為「精芬」,亦即是「精神上的芬蘭人」。
近年網上有人自稱為「精芬」,亦即是「精神上的芬蘭人」。

2020年全球疫情多次反覆,加上病毒變種更難以控制,歐洲多國深陷其中,但北歐的芬蘭卻是少數能置身事外的國家。路透社曾指出,這部分要歸功於芬蘭人天生就愛與別人保持社交距離。在以往這種稱為「芬蘭式社交恐懼」的生活習慣,如今卻幫助他們成功遏止疫情傳播,確診人數更是全歐最低。

今年年初已經有學者建議採取「芬蘭式社交」去遏止病毒傳播。
今年年初已經有學者建議採取「芬蘭式社交」去遏止病毒傳播。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在年初就已經建議採取「芬蘭式社交」去遏止病毒傳播,即是人與人之間至少距離1公尺。其實,這個看似有點冷漠的距離,除了有效減低傳播率,更令芬蘭人的快樂程度提高。在芬蘭,不互動、不寒暄、不熱情,都不會被認為沒有人情味,反而是禮貌的表現,一直被認為是社交恐懼症患者的天堂。

《芬蘭人的惡夢》(Finnish Nightmares)漫畫系列的主角有著典型的芬蘭人特質:內歛、平和、寧靜,重視私隱。
《芬蘭人的惡夢》(Finnish Nightmares)漫畫系列的主角有著典型的芬蘭人特質:內歛、平和、寧靜,重視私隱。

這種迴避互動的文化被芬蘭插畫家Karoliina Korhonen畫成一系列有趣圖文,集結成《芬蘭人的惡夢:你今天社交恐懼症發作了嗎?》一書,大受歡迎。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歐洲史教授科爾布(Laura Kolbe)認為,芬蘭人不覺得安靜或不說話是負面行為,他們重視個人空間,專注做自己該做的事。

漫畫中的芬蘭人寧願淋雨也不願意和陌生人擠在簷篷下。
漫畫中的芬蘭人寧願淋雨也不願意和陌生人擠在簷篷下。

香港地少人多,沒條件培養出「芬蘭式社交」,但過去一年間,疫情令世界各地的人們減少社交,有人覺得不安或抑鬱,亦有人長時間習慣獨處,恐懼「解封」後要重新面對社交。

香港地少人多,未必有條件培養出「芬蘭式社交」。  
香港地少人多,未必有條件培養出「芬蘭式社交」。  

不少人以為社交恐懼的人只是害羞。害羞是一種常見而輕微的害怕感覺,日常生活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社交恐懼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則是情緒病的一種,當害怕的感覺令我們不能享受生活或不能從容地去做一些事情的話,便可能變成恐懼症。社交恐懼症患者與其他人相處時會感到十分緊張,擔心會被批評或做出一些尷尬或出醜的事情。更差的情況是不能夠享受與他人相處的時間或在別人面前說話,然後完全逃避所有的社交場合。

有人因家居隔離長時間習慣獨處,恐懼「解封」後要重新面對社交。
有人因家居隔離長時間習慣獨處,恐懼「解封」後要重新面對社交。

目前還沒有社交恐懼症的明確成因,有專家認為,社交恐懼可能是患者停留在3至7歲孩童正常發展的害羞階段。一些對自己在公眾場所的行為要求特別嚴謹,以及於小孩時期曾經有口吃問題的人都較易有社交恐懼。

如果想正視問題,可先嘗試用自助方法,例如如果你是一個容易害羞的人,可參加一些自信或自我肯定訓練班;可參考書本或網上資料,學習一些鬆弛技巧,當感到緊張或焦慮時,可及早使用這些技巧讓自己放鬆。另外,亦可嘗試多留意別人的說話,減少心裡的自我對話;將對自己的看法或心目中的形象寫下來,有助逐步克服焦慮。

坊間有工作坊和訓練班讓學員學習社交技巧。
坊間有工作坊和訓練班讓學員學習社交技巧。

坊間亦有不少提供心理治療的機構,當中的社交技巧訓練可以幫助參加者輕鬆和自信地與人相處。訓練包括學習一些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社交技巧,例如如何與一個陌生人展開對話。有需要時可將練習技巧的過程攝錄,之後從錄像中了解自己的行為和在別人面前的表現。

撰文:機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4

  • 儀😱
    人與人就是互相傷害,芬蘭式是正直人生觀,不過一定不會發生在是非滿地的這裏
    2021年01月03日10:09
  • rere
    香港之羴
    2021年01月04日01:12
  • simon cheung
    另一個原因應是北極地的地理環境使然。冬長夏短,居家時間較多,不错的民族性。
    2021年01月05日11:44
  • N姐
    蝗腥文盲隨地屙屎尿?叫牠們正常排隊都困難?🦠🦠🦠🍌🍌🍌
    2021年01月03日13:3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