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仍然通用市場上的「一斤十六両」從何時開始訂定的?除了熟讀「九因歌」,你又聽過「市仔訣」嗎?

明周文化

更新於 2022年09月20日14:21 • 發布於 2022年09月20日14:21

秤套用槓桿原理而成。據說由春秋後期的工匠大師魯班所設計,亦另有指是由年代相近的政治經濟家范蠡所發明。民間流傳最初桿秤乃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而在桿上刻製十三顆星花,十三両即為一斤。後來再新增福祿壽三星,合十六両為一斤,形成民間信仰「缺一両少福,缺二両傷祿,缺三両折壽」。此後秦始皇統一度量衡,一斤十六両就成為全國通用千年的單位。

「為何一斤就是十六両?」其實民間尚有更多說法,但無可否認的是,桿秤作為古老衡器,正正是斤、両、錢、分、厘的信物,也是「半斤八両」劃時代的憑證。

香港承襲華夏千年文化,早在開埠初期(一八四四年)已經把度量衡條例納入「成文法」,印證度量衡的公平性與社會民生息息相關的重要關係。後來(一八八五年)更把中制的斤両與英制的磅數掛鉤,亦即「三斤四磅」。

左:(Ordinance No.22 of 1844)
右:(Ordinance No.8 of 1885)

「香港是特別的」,George這樣形容。殖民地時期,政府引入英制,以「磅」為單位;同時中國傳統用司馬制,市面依然流通斤両,「大家理所當然地接受,有趣的是竟也運算得很暢順。」市場上就似是有一種約定俗成,「以水果檔為例,『來佬嘢』通常用『磅』,例如 是買車厘子、提子,總是以『磅』計。但若是買中式產物,就會以『斤兩』計,例如買荔枝總是一斤斤的。」

半世紀前的換算心法:「市仔訣」

《簡明珠算》在五十至六十年代通用並作廣泛參考,內有多種運算心法及技巧,為不同階層者學習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以下圖幾頁為例,正是舊時在街市廣泛通用的「市仔訣」:「一両隔位六二五」(見下圖左一),指的就是一斤十六両之下,若換成算盤上的十進制, 每一両應打出六二五的要訣。換成今天的講法,即是1/16=0.0625的意思。

依三興製磅廠的第二代店東指出,正因為司馬斤(一斤十六両)有一套「市仔訣」流通於街市內,當他在八十年代以度量衡十進制委員會委員的身份,試圖推行十進制時,就遇上強大阻力。其時行走街市的低下階層,大多不願擺脫這一套口訣。

十進制的加入

然而,中國政府為了換算方便,一九五九年發布《關於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市制原定十六両為一斤,因為折算麻煩,應當一律改為十両為一斤。」及至一九八○年代,港英政府推行十進制,採用一斤十六両的桿秤變得不合時宜。其時十進制委員會更推出電視宣傳 廣告,為桿秤塑上「呃秤」的形象,取而代之的彈簧磅深入民心,為桿秤帶來雙重打擊。

George更憂慮,港府會在不久之後以法規限制一斤十六両的使用,進一步對桿秤「趕盡殺絕」。他借鑒於今年初澳門市政署的新規定《公共街市攤位的價格標示指引》,規範攤販標示包括「十進制」單位在內的兩種計量單位。「大家因為換算複雜、少用唔用是一回事,但如果有日政府以法例規管唔俾你再用,到時又係一個咩世界?」

桿秤之所以沒落,有來自於傳統工藝上的承傳問題,有因不及新式磅具快靚正而落伍之弊。但當計量單位的法規降臨時,或許就要絕跡於市場上,如《半斤八両》的歌仔一樣,成為文化長河上永恒的追憶。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