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如何成為「流行音樂達人」?

SPILL

發布於 2022年04月03日03:30

在我接觸香港音樂的日子,不時都會聽到兩句説話:第一句是家駒幾十年來不時都會被人引用的「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另一句是很多聽開外國音樂的人經常掛在嘴邊的「香港人根本唔識得欣賞音樂」。

由於這些論調實在聽到有點煩厭,這次特別想花兩篇專欄的篇幅,回應一下這兩句説話背後所提出的一個問題:當我們聲稱自己在討論和欣賞音樂的時候,我們實際講的、聽的,究竟距離真正的「音樂」有多遙遠?

「香港流行音樂達人挑戰」

假如各位沒有嚴格遵循社交(媒體)距離的話,上星期大概經歷過一輪 google form 的洗版熱潮。各路地理迷、歷史迷、乜乜迷傾巢而出,試圖以一百條 trivia 問題,斷定自己在各個領域中「達人」身份到底孰真孰假。

固然作為一種娛樂性質為重的問答遊戲,太過認真解讀難免有點掃興。然而望著這份廣受瘋傳、宣稱能夠「測試自己對香港流行樂壇熟悉程度」的《香港流行音樂達人挑戰》,細看其關注題材、問題分佈,似乎亦不失為瞭解大眾到底如何理解「流行音樂」一個頗為見效的「快速測試」。

於是我花了十分鐘時間,最後得分 479/1000。以下是我作為一個(self-proclaimed 的)音樂評論人身敗名裂、名落孫山後的「狀元」心得。

觀察一:所有與歌手有關的事都是音樂?

作為一個不太關心藝人花邊新聞的人,這是我一直覺得香港音樂文化極為弔詭的一個地方。固然這份考卷並沒有觸及歌手私生活這些「娛樂版」的議題,但當中其實亦有一些與「音樂」沒有太大直接關係的問題:「以下金句分別來自哪位歌手?」、「以下哪一項是楊千嬅最喜歡的顏色?」、「以下哪一隊是李克勤所支持的足球球隊?」。

其實也不只是這份考卷的問題,觀乎坊間許多音樂討論、文化評論,不難發現大家經常會將頂多只是和音樂「摱車邊」地有點關係的內容,好像不假思索、理所當然地就通通歸入「音樂」的名下。

近來讀到傳媒人余家強的《為光音見證:潘源良香港誌記》,亦有一段試圖抨擊這種現象:「筆者記得,作曲家黎小田(1946-2019)病逝,報刊專欄悼念,紛紛從他的電視劇集歌詞借題發揮,例如〈人在旅途灑淚時〉引申反映港人難民心態云云,洋洋灑灑,但黎小田乃作曲家,關歌詞啥事?只怪專欄作家多不通樂理,或者用文字來討論曲風先天困難,唯有打刷邊球,顧左右而言他。香港評論之不專業,可見一斑。」

又不是説音樂討論 100% 地只能討論音樂,但我覺得普羅大眾將「花生當正餐食」的傾向未免有點太過深入骨髓。試想像一份 DSE 物理科考卷,裡面考核的竟然是「牛頓最鍾意食咩生果」、「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時重幾多公斤」⋯⋯若然我們將類似情況套用到音樂以外的場景,其實不難發現我們「音樂討論」的實則範圍,其實是夾雜了多少與音樂無關的雜質。

再者,香港多數主流歌手都是歌影視界的多棲生物,若然連歌手、創作人的副業(嗯,或正業)都被納入音樂的範疇,那麼討論 Mirror / Error / Wyman 入選百大俊男的勝算、男子組合 P1X3L 被七師傅「打救」後的玄學運程變化,又算不算是音樂討論的其中一個部分?

但又不是説歌手生平、性格喜好、瘀事軼事甚至政治取態永遠都不能屬於「音樂」的範疇——假若楊千嬅喜歡什麼顏色是有影響過她的創作、假若李克勤曾經將自己向最愛球隊「送禮」的經驗轉化成為一首作品(粗略估計應該是一首「兵歌」),我們才可以理直氣壯地把這些與音樂本來沒有關係的事情,歸類為音樂討論中一個可以仔細探討的部分。

而我認為,要建立一個創作者與樂迷相輔相成、互相啓發的音樂生態,作為文化評論人也好、作為一個喜歡和朋友分享音樂的樂迷也好,我們需要一個更加聚焦地討論音樂、「讓音樂回歸音樂」的討論文化。

觀察二:音樂史就是頒獎禮歷史?

而觀乎這份考卷音樂史的部分,幾乎大部分都和頒獎禮的賽果有關。

其實説來亦有點奇怪(之前的文章亦有寫過),明明對於樂壇頒獎禮公信力和代表性的質疑也不是近年才有的爭議,我覺得香港人不知何故總是對頒獎禮,好像有種「一路鬧」但又「一路好 care」的複雜情意結。

回想容祖兒去年〈東京人壽〉首奪五台雙週冠軍歌時,當時輿論好像普遍認為這首音樂質素頗為一般的作品,其實頗有唱片公司和電台電視台打籠通「將首歌谷上榜」的嫌疑。若然如此,若然將「以下哪一首歌曲是史上第一首五台雙週冠軍歌?」這道問題納入「長期聽廣東歌嘅樂迷先會識答」的難度水平,其實會否亦間接承認了這些常被質疑為黑箱作業的「做榜機制」,某程度上亦有一定的影響力以及公信力?

固然,歌手奪得「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的次數算是歷史、譚詠麟哪年宣佈不再領獎亦算是歷史,可是有關音樂歷史的討論,有必要將代表性一路以來都備受爭議的頒獎禮結果放在如此核心的位置麼?

雖然平心而論,這種現象或多或少亦可以歸咎於「達人挑戰」這種測試的形式限制——畢竟頒獎禮結果比起樂壇發展史、潮流趨勢、曲風變遷等等議題遠遠來得更易出題。只不過,當我們洋洋得意在社交媒體上炫耀自己的「達人得分」的同時,我們亦理應同時對這份測試背後的侷限、反映著設題者(大抵不是刻意的)潛台詞保持著一定程度的警惕以及思考。

觀察三:要識晒所有歌手才是「音樂達人」?

這樣説可能是太過犬儒(以及非常掃興),但我有少許覺得這種「達人測試」背後其實頗為貫徹香港「重量而不重質」的教育文化。假如「達人測試」的主題是香港街道、電腦知識、歷史知識,這種做法其實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將這種「重闊度多於深度」的問答形式搬去人人的口味都可以大相徑庭的流行音樂,又是否一種值得鼓勵的文化?

若然測試主題是街道知識,那麼我知道新界街道、而不認識港島街道,你可以用「無知」來形容我這種知識上的缺失(尤其如果我是一個的士司機的話)。但若然測試的主題是流行音樂,若然我非常喜歡 A 的音樂,而我聽過 B 的作品後決定 B 的音樂實在令我非常反感,那麼我理所當然就會對有關 B 的事情完全一無所知——這並不代表我整體而言對音樂的認識非常狹隘而淺窄,只不過是我太過清楚自己到底喜歡和不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而已,而這並不代表我是「無知」。

但若然鹹魚白菜各有所好,用一個要求所有人對所有最流行的音樂都有所認識的評分制度,繼而設計一個將高度個人化(personalized)的音樂文化降格成為高度標準化(standardized)的「考試試卷」,某程度上這是否或多或少其實鼓勵著一種「乜嘢多人聽我就會聽」、「逢紅必撐」而沒有任何個性、任何深度的聽歌文化?

若是如此,一個考得非常高分、達到「神級黐線佬」級數的音樂達人,要不是一個對他討厭的音樂忍受能力極強、好奇心和記憶力特別驚人的高手,要不就是一個對於自己音樂品味和喜好完全一無所知的從眾之徒。

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流行音樂達人

其實尤其在網絡世界,要抨擊有心人的努力實在何其容易。縱然這篇文章對整份測試有種「雞蛋裡挑骨頭」的感覺,但我想澄清的是,我想達到的目的絕對不是要詆毀出題者所花的心思、貶低這份測試對引起大眾討論廣東歌所達到的客觀效果。

我之所以選擇討論這份測試,並非是為了批評,而不過只是想「借題發揮」,借這個大眾一窩蜂地參與、而且非常受落的文化現象,作為觀察香港流行音樂文化的一面透鏡,以此希望能對各位參與過這份測試的人,更加認真反思一下自己究竟是以什麼態度來到看待每種人人都會接觸,但未必人人都會花時間認真理解、認真看待的流行文化。

要成為一個真真正正的流行音樂達人,有知識未必有用,有心不過只是基本,更重要的是一個能夠批判、喜歡發掘、願意虛心的心。

按此了解更多 Overflow 音樂資訊

同埋 Follow 我哋社交平台:

Facebook:@overflowhk

Instagram:@musicoverflowhk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