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視乎空間

明報

更新於 02月20日16:45 • 發布於 02月20日20:30 • 開眼 文化特別版
青年插畫師阿強,繪下插畫(圖)鼓勵青年創作與閃耀,照亮黑暗空間。(突破機構提供)
青年插畫師阿強,繪下插畫(圖)鼓勵青年創作與閃耀,照亮黑暗空間。(突破機構提供)
黃進曦在畫作《闖進來的晚霞》(圖)中,記錄即將消逝的自然空間。(突破機構提供)
黃進曦在畫作《闖進來的晚霞》(圖)中,記錄即將消逝的自然空間。(突破機構提供)

【明報專訊】在晴空中尋一片雲,在山海間望兩棵樹,在暗夜裏綻三四朵煙花,在空白中繪五光十色世界。從手中紙筆到眼前風景,藝術從不必拘於方寸空間。藝術家黃進曦「隱居」沙田山中3個月,繪下自然空間之餘,亦對青年藝術創作空間有所觀察。今期「美藝客廳」邀得黃進曦擔任客席策展人,他向讀者推薦本地青年插畫師阿強的作品。

提起該作品時,黃進曦首先想起的不是畫家或作品名,而是畫中煙花——「我最近才有在現場看煙花、感受那種震撼的經歷」,他笑說,「原來(現場看)這種感覺和透過熒光幕看的感覺好不同」。阿強筆下,朵朵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煙花之下是兩名青年,在城市燈火前笑着共舞,青年中間,還有一支正在燃燒的……火柴?原來,畫作啟發自突破機構的創辦人之一蘇恩佩的「金句」:與其咒詛黑暗,不如燃燒自己。

黃進曦說,用繪畫反映自我,是青年「與生俱來」的能力,「每一個小朋友,你畀支筆佢,佢都識畫」。伴隨成長,青年創作與表達的空間逐漸縮小,或是因為外界評價、或是因為社會壓力。但在黃進曦眼中,「空間是人開發出來的」,「只要大家有共同的理念、共同努力開拓,更多的人就會進入這個空間」。開拓空間,正如點亮煙花,「當煙花綻放時,那種視覺效果、那種聲音、那種震撼力,會令整個夜空都亮起來」。

開發空間的,是人;收窄空間的,仍是人。在畫作《闖進來的晚霞》中,黃進曦繪下站在山間望見的馬料水的海。「填海之後,這片海就沒有那麼闊了。」他感慨,於是提筆「記低」見一面少一面的海與突然闖入視線的晚霞。畫中還有兩棵高而細的樹,佇立叢間,顯得十分脆弱。「我第一次從這個方向望出去,它們就在那裏。本以為會很快斷,但經歷多次颱風,它們仍在那裏。」黃進曦說。

或許木秀於林,風亦不必摧之。山海之間,總有一番空間可開拓、可尋覓。

(美藝客廳‧四十一)

「客席策展人」簡介

黃進曦,本地藝術家,專注戶外寫生,自言「借畫去留住每一片主觀的風景」。曾多次舉辦個展,作品曾於本地、台北及英國等地展出,獲香港藝術館及收藏家收藏。

文:明報藝文部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

IG:@fridaymingpao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特別版]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