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國防疫措施鬆綁、國際旅遊回溫,多種傳染病疫情也逐漸升溫。近期,台灣旅客熱愛的日本爆發近10年來最嚴重的諾羅病毒疫情,越南與美國則有大規模麻疹疫情,提醒計劃出國旅遊的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近期全球多國傳染病疫情升溫,麻疹、諾羅病毒、M痘等疾病在多國肆虐,疫情嚴峻。鄰近台灣的越南自年初以來,已通報3.9萬例麻疹疑似病例,3,500人確診,並導致5人死亡,疫情仍持續擴散,疫苗接種率偏低使得兒童感染風險大幅上升。
美國也爆發30年來最嚴重的麻疹疫情,至少15個州出現確診病例,以德州疫情最為嚴峻,全美病例數已超過去年全年總和,顯示擴散速度驚人,不容小覷。
此外,日本正面臨諾羅病毒與M痘疫情雙重夾擊,其中諾羅病毒引發的急性腸胃炎病例已創下近10年來同期新高。日本、越南皆為台灣旅客熱門選擇,若近期有計劃前往當地旅遊的民眾務必提高警覺,確認疫苗接種狀況,並落實個人衛生防護,以降低感染風險。
日本諾羅病毒與M痘雙重夾擊!諾羅疫情創10年新高
日本近來因諾羅病毒引發的急性腸胃炎案例不斷增加。日前有老牌和菓子賣出的草莓大福造成多人上吐下瀉,更有一家食堂便當引發諾羅群聚感染,導致1名男子死亡。
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NIID)統計,截至3月2日當週,日本全國約3,000家兒科醫療機構報告,感染性胃腸炎患者數為每家醫療機構平均9.83人,為近10年來同期最高。以大分縣、愛媛縣、熊本縣病例數較多,台灣旅客經常造訪的東京、大阪也名列通報較多地區。
諾羅病毒是1種高度傳染性的腸胃病毒,可透過受污染的食物、水源或接觸感染者的嘔吐物、糞便傳播,潛伏期約1至2天,症狀包括突發性嘔吐、腹痛、腹瀉,排泄物多為水便或軟便,若家庭成員同時出現類似症狀,極可能是諾羅病毒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酒精洗手液無法有效殺死諾羅病毒,提醒民眾勤洗手,使用肥皂與流動清水徹底洗手至少20秒,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前,且避免生食高風險食品,如生蠔、貝類等海鮮,應充分加熱後食用。
除了諾羅病毒,日本的M痘疫情也持續擴大。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月25日宣布,M痘疫情仍屬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台灣疾管署已將日本列為M痘疫情「第一級注意國家」,建議符合接種資格的民眾儘速完成2劑疫苗施打。
M痘主要透過密切皮膚接觸、體液或受污染物品傳播,初期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痠痛,隨後皮膚可能出現水泡狀皮疹,病程長達數週。
越南、美國麻疹疫情升溫,疫苗接種率低引隱憂
不僅是日本疫情拉警報,越南與美國近期麻疹也迅速擴散。麻疹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可透過飛沫與空氣傳播,初期症狀包括高燒、流鼻涕、乾咳、結膜炎,隨後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嚴重者可能引發肺炎、腦炎等併發症,甚至可能致命。
自今年年初以來,越南已通報約3.9萬例疑似病例,其中近3,500例確診,並造成5人死亡,台灣疾管署已將越南列為麻疹疫情「第二級警示國家」。
越南衛生部衛生防疫局局長黃明德(Hoang Minh Duc)指出,麻疹正快速在越南全國擴散,南部地區疫情最嚴重,確診病例佔比超過57%,疫苗接種率低是關鍵原因之一。
美國也面臨30年來最嚴重的麻疹疫情,目前至少15個州出現確診病例,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公布的最新數據,美國今年以來已出現308例確診,其中50人住院治療、2人死亡。
2025年目前才過了不到3個月,美國麻疹病例數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總數。
美國疾管署(CDC)近日也針對麻疹疫情發布旅遊警示,建議計劃前往麻疹疫區或國際旅客,應先與醫生確認MMR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接種狀況。接種兩劑MMR疫苗可提供97%的麻疹防護力,遠高於僅接種1劑的93%。
全球多國傳染病疫情升溫,提醒計劃前往疫情影響地區的民眾,應確認自身與家人疫苗狀況,並且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確保旅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