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化學與藝術碰撞

HKAPA 香港演藝學院

更新於 2022年03月01日04:03 • 發布於 2022年03月01日03:53
副校長(學術)艾祖華博士
副校長(學術)艾祖華博士

 

人生軌跡不一定循着直線前行,在兜兜轉轉的路途上,可能驚喜處處。去年九月一日上任的香港演藝學院副校長(學術)艾祖華博士,年輕時在麻省理工學院修讀化學,但很快便發現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回想最初為何選讀化學,可能是中學時期一位富有演戲天分的化學老師令我愛上化學堂,其後我意識到吸引我的是老師課堂上的表演,而非那些試管和實驗。」

 

興趣和命運一直引領他走上藝術之路,在麻省理工學院以管理科學及戲劇雙學位畢業後,他曾從事金融顧問工作,其後於布朗大學修畢戲劇碩士,再往紐約城市大學研究院深造戲劇,取得博士學位,此後一直專注藝術表演和研究工作。

艾祖華博士誕生於戲劇世家,母親是導演和劇場製作人,懷著他時在紐約城市歌劇團作品中任編外人員,因此他未出生已跟劇場結緣,三歲時更正式踏上舞台,在《蝴蝶夫人》中飾演主角懷中的小男孩。

 

過往只以旅客身份短暫訪港的艾祖華博士,到演藝學院履新不久即被香港,還有學院的氛圍深深吸引。「我喜歡走在學院大樓的中庭,聽着同學們練習的樂聲,一邊是大提琴,另一邊是古箏——這或許不是常態,因為同學們通常待在排練室內練習,但偶然聽到世界級音樂家演奏,也是一件賞心樂事。」

 

艾祖華博士在1978年於聖地牙哥歌劇團演出的《蝴蝶夫人》中飾演Trouble。
艾祖華博士在1978年於聖地牙哥歌劇團演出的《蝴蝶夫人》中飾演Trouble。
艾祖華博士為路伊吉・皮藍德羅的劇作《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擔任佈景與燈光設計。
艾祖華博士為路伊吉・皮藍德羅的劇作《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擔任佈景與燈光設計。

 

重回戲劇原點

艾祖華博士與香港甚有緣分。2019年底,時任副校長、現任學院校長蔡敏志教授到英國參觀多間表演藝術學府和機構,探討未來的合作空間。她在倫敦的皇家中央戲劇學院遇上艾祖華博士,其時疫症尚未波及倫敦,二人閒聊防疫裝備,從口罩到酒精搓手液。「我們天南地北談及不同的可能性,包括院校間的合作機會。」

 

後來疫症爆發,一切計劃暫時擱置,但他仍參與學院舉辦的網上論壇,討論藝術學院的未來發展和表演藝術教學。數月後,經環球招聘程序,正式加入演藝學院。

艾祖華博士以往曾到訪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和上海戲劇學院作學術交流及參與研討會,留下不少美好回憶。隨著他對香港的了解愈來愈多,他發現這個城市、內地和亞洲地區正在產生各種有趣的交集。他認為香港是東西文化薈萃之地,集各家大成,相比起他曾旅居的紐約、洛杉磯和倫敦這些城市更國際化。「香港是環球城市,下世紀的焦點所在。」艾祖華博士解釋:「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時又連結全球,在地利方面擁有極大優勢和發展空間。」

 

與克蘿麗絲·利奇曼、紐約的舞蹈員、學生和56名來自內地的兒童一同為1986年國家舞蹈學院周年表演《China Dig》進行綵排。
與克蘿麗絲·利奇曼、紐約的舞蹈員、學生和56名來自內地的兒童一同為1986年國家舞蹈學院周年表演《China Dig》進行綵排。
艾祖華博士為桑頓·懷爾德的作品《The Skin of Our Teeth》第二幕擔任佈景設計。
艾祖華博士為桑頓·懷爾德的作品《The Skin of Our Teeth》第二幕擔任佈景設計。

 

對艾祖華博士來說,香港的國際化不限於藝術或學術層面,更呈現在各式各樣的美食上。他自言是「貪新鮮」之人,經常尋求新體驗,香港的美食不但能滿足味蕾,更連繫到藝術研究的範疇。

 

過去十年,艾祖華博士不斷重訪芝加哥著名餐廳「Next」,又與哥本哈根由「廚師主導」的餐廳合作無間,當地現時共有十四間米芝蓮餐廳,包括經常登上有飲食界奧斯卡之稱的San Pellegrino全球美食指南榜首的「Noma」。艾祖華博士研究的課題探討飲食文化與多感官表演的關係,分析進餐過程先涉及視、聽、觸感,最後才到味覺體驗。

 

艾祖華博士自言是「貪新鮮」之人,經常尋求新體驗,亞洲美食正能滿足他味蕾。 
艾祖華博士自言是「貪新鮮」之人,經常尋求新體驗,亞洲美食正能滿足他味蕾。 

與各界交流聆聽

作為演藝學院副校長(學術),艾祖華博士特別刻意「聆聽」,指的不只是同學們的練習樂聲,更重要是聆聽大眾對學院的期望。

早前疫情稍緩之際,艾祖華博士把握機會現場欣賞學院學生和校友的作品,足跡遍及大大小小的表演場地,包括學院課室和排練室,還有被他形容為「真正世界級博物館」的M+,以至大館、高山劇場和葵青劇院等場館。 去年艾祖華博士抵港完成隔離後,第一個欣賞的節目是校友梁基爵的《仍…息在零地》,作品是他為母校創作的《息在零地》進化版,表演結合聲音裝置、電子音樂、現場表演和流動影像,透過人類與控制迷你城市的機械臂對話,探討機器與人類在現代都市的互動關係。

「香港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活力。」談及這半年來的觀賞體驗,艾祖華博士難掩興奮。「我一個星期會出動好幾次,欣賞舞台上各種創意澎湃的多元化作品,當中有不少校友和學生參與的作品,可見演藝學院對本地表演藝術界的重要性。」他提到必須盡早安排觀看表演,「我錯過了很多精彩節目,有時周末已有了其他安排,不得已下只能放棄,因為沒有其他場次選擇,實在很可惜。」

 

欣賞學院優勢

正如大部分從事表演藝術教學的專業人士一樣,艾祖華博士從QS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中認識香港演藝學院。在2021年公布的排名中,學院在表演藝術類別中排行第十,在亞洲區位列第一。

 

近年香港演藝學院在國際間聲譽日隆,艾祖華博士表示「自己真正認識香港演藝學院前,早已聽過其名字」。他直言最初未了解演藝學院的過人之處,直至上任後終能親身體驗,「在這裡令我最感興奮的其中一件事,是我們能夠和大眾分享,透過交流讓世界各地的人真正了解演藝學院的工作。」

 

大部分表演藝術學院一般都專注於一門藝術,而香港演藝學院的獨特之處在於涵蓋多個學系,教學和表演多元化。「我們提供跨學科學習,課程非常廣泛,但廣度並不影響深度,以學科涵蓋的範圍和質素來說,演藝學院是一所獨一無二的表演藝術學府。」

 

艾祖華博士出席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與演藝學院舞蹈學院「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艾祖華博士出席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與演藝學院舞蹈學院「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艾祖華博士在劇場中曾擔任導演、監製、演員和設計師,而最後他選擇了管理和研究,他發現幫助別人發揮創意,本身正是一件富有創造性的工作。「我在本質上是一位老師,學生是學院的核心,也是我們的工作核心和使命所在。」

 

他希望透過跨文化經驗,擴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體驗,包括以交換生身份到海外學習,或與其他國家的藝術學生共同創作和演出,甚至將跨國概念延伸至教職員層面,讓不同崗位的同事都有海外交流的機會。「有一位經常與我合作的研究總監常說:『你可以做全世界最好的研究,但如果你不懂得與人溝通,你的研究成果絕無意義。』我經常想起他這句說話。即使我們做得很好,如果不多作溝通交流,根本沒有人會知曉。」艾祖華博士相信,學院必須建立廣泛的專業網絡,才能提升發展創意的機會。

 

與校長蔡敏志教授於舞蹈學院秋季演出2021留影。
與校長蔡敏志教授於舞蹈學院秋季演出2021留影。

 

對於學院在學術上的發展,艾祖華博士滿有信心地認為演藝學院正在創造歷史:「很榮幸能成為演藝學院管理團隊的一員,我希望為所有同事和學生提供支援,給予他們更多空間去實踐試驗,幫助他們找到志向,認清日後發展的目標。」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