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貪方便,服藥時手上有什麼飲品便拿來吞藥,但這可能會與藥物相沖,影響藥效,甚至產生副作用。香港衞生署藥物辦公室及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大家,有多種飲品不能用來吞藥,而服藥期間也要特別留意某些食物。
當我們將藥物吞下,會先經過腸胃道吸收,再進入循環系統發揮藥效,之後經過腎臟或肝臟代謝,最後從身體排出。
如果我們飲食中有食物改變藥物在體內運作的方式,可影響藥物被身體吸收、分解和排出的程度和速度,這不但會影響藥效,還會產生副作用。就是所謂的藥物與食物的相互作用。
不應用來吞藥的飲品
1)牛奶:
牛奶中的鈣會與四環素類抗生素(Tetracyclines)、喹諾酮類抗生素(Quinolones)結合,減少人對藥物的吸收,導致藥效降低。牛奶也會影響甲狀腺素藥物及治療骨質疏鬆的雙磷酸鹽類藥物吸收。服藥前後2小時內,切勿飲用牛奶與含牛奶飲料,以免鈣與藥物結合而降低藥效。
2)咖啡:
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促進腎上腺素分泌,造成興奮及心跳加速,這些作用都會使某些藥物如含麻黃素類感冒藥的藥效增加一定比例,或降低鎮靜安眠藥的效果。咖啡因會減少某些藥物代謝,造成血中藥物濃度增加,從而增加副作用,例如精神科用藥Clozapine。
3)茶:
茶含咖啡因,因此也會影響藥效。茶中的茶鹼成分與氣喘治療藥物混合,會使藥物作用增加一定比例,增加副作用發生的風險。
4)蘋果汁、橙汁、西柚汁等果汁:
西柚汁含有抑制肝臟代謝酵素的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這成分會使經由此種酵素代謝的藥物在血中濃度增加,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例如降血壓藥物、Statin類之降血脂藥物、抗心律不整藥 (Amiodarone) 、免疫抑制劑。因西柚汁與許多藥物都可能產生相互作用,用藥期間應避免飲西柚汁,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蘋果汁和橙汁會與藥物互相爭競被吸收,導致藥物被吸收入血的水平下降。如服用非索那定(一種抗組織胺)時飲用橙汁和蘋果汁,會令其吸收稍為下降。
注意其他食物與藥物產生相互作用
除此之外,一些食物或飲品都可與藥物產生相互作用,服藥期間要留意:
1)酒精:不論正服用哪種藥物,都應避免飲酒,因酒精可增加或減低很多藥物的作用。
2)紅麴、燕麥:這兩種食物都和一種叫做還原酶抑制劑類的降血脂藥品有相互作用。服用還原酶抑制劑類的降血脂藥期間,應盡量避免服用紅麴,因紅麴亦有相同成分,可能會增加副作用。燕麥可能會減少還原酶抑制劑類的降血脂藥的吸收,服藥應間隔2至4小時才吃燕麥。
3)含酪胺的食物:酪胺在含蛋白質的食物中天然存在,食物存放時間越長,酪胺水平便越高,酪胺水平提高,可令血壓突然飆升至危險水平。
正常情況下,已進入體內的酪胺都會在腸道和肝臟迅速分解。但一些藥物會干擾酪胺的代謝,如嗎氯貝胺(抗抑鬱用藥)、利奈唑胺(抗菌用藥)和異煙肼(抗肺結核用藥)。
服用這些藥物時,應避免同時進食大量酪胺含量高的食物和飲料,如:
- 牛肉或雞肝、乾製肉腸
- 牛油果、香蕉、乾果(如葡萄乾和西梅乾)
- 朱克力
- 紅葡萄酒
- 醃制肉類如胡椒香腸和沙樂美腸
- 醃菜,如德國酸菜和韓國泡菜
- 陳年和熟的芝士,例如陳年車打和瑞士芝士、藍紋芝士
- 發酵海鮮製品,如魚露和蝦醬;發酵豆製品,包括豉油、日式照燒汁、麵豉醬、腐乳、味噌湯
4)含鉀質的食物:豆類和豌豆、堅果、水果(如香蕉、橙、牛油果)、綠葉蔬菜、白扁豆和代鹽等,都含有豐富鉀質。鉀質是保持人體體液和電解質平衡的重要營養素,人體鉀質水平不平衡,可引致噁心、嘔吐,甚至心跳停止。
有幾類藥物會增加體內鉀質含量,包括用於降血壓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例如卡托普利、賴諾普利、雷米普利)、用於治療心臟衰竭的地高辛,以及保鉀利尿藥氨苯蝶啶。服用這些藥物時,應避免進食大量高鉀的食物或喝這類果汁和蔬菜湯。
我們服藥時應以常溫水吞服,如果擔心服藥期間的飲食會影響藥效,應諮詢醫生或藥劑師意見。台灣食藥署提醒,應以常溫水幫忙吞藥,果汁、茶類、咖啡、牛奶等都不適合用來吞藥,服藥與喝飲品要間隔2小時以上,才能食物對藥物的影響降到最低。
(綜合參考資料:衛生署藥物辦公室、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