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熟齡職場逆襲!找出你的「求職象限」,幾歲就該準備人生新曲線?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4年11月26日03:34 • 發布於 2024年11月26日03:34 • 出處/康健雜誌 文/張雨亭 圖/photoAC
熟齡職場逆襲!找出你的「求職象限」,幾歲就該準備人生新曲線?
熟齡職場逆襲!找出你的「求職象限」,幾歲就該準備人生新曲線?

熟齡族群正迎來百歲人生,壽命延長加重了經濟壓力,「退休」可能成為消失的關鍵字。然而,隨著大缺工潮來襲,現在反而成為熟齡轉職與再就業的最佳時機。該如何及時規劃?

「父母輩的退休生活樣貌,對於我們這一批最早迎接百歲人生的人來說,已經不能作為參考,因為他們的壽命跟我們不一樣。」104 人力銀行高年級事業處平台營運總監葉卉婷表示。

傳統的「求學—就業—退休」」一直線人生軌跡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退休、學習、再就業等階段間反覆橫跳。而當前的大缺工海嘯,或許正為這樣的變化開啟機會。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數據,企業在過去3年中對聘用中高齡勞工的意願增長了39%,滿意度提高了11%,不滿意度下降了70%。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指出:「在少子化和大缺工的背景下,企業勢必要更多用一些中高齡勞工,而中高齡的競爭力也比過去提升。」

僅3成熟齡族自覺有競爭力

儘管市場需求日益明顯,但yes123求職網10月發布的「中高齡勞工就業與退休困境調查」顯示,只有30.7%的中高齡勞工認為自己具備職場競爭力。機會已經擺在眼前,那麼熟齡族究竟少了哪些準備?

續航職涯,先判斷你在哪一象限、找出策略

熟齡想要續航職涯,邁出第1步最難。清華大學職場溝通學教授彭冠宇自創以「二軸四分法」簡單劃分象限,幫助熟齡族群定位自我,找到前進方向。

彭冠宇將「現職績效表現」設為X軸,「退休後從事的產業與原領域的相關性」設為Y軸,畫出4個象限(見下圖):

清華大學職場溝通學教授彭冠宇自創「二軸四分法」幫你定位自我,找到前進方向。資料來源 / 彭冠宇、圖片來源 / 康健編輯部
清華大學職場溝通學教授彭冠宇自創「二軸四分法」幫你定位自我,找到前進方向。資料來源 / 彭冠宇、圖片來源 / 康健編輯部

1.現職績效高、未來發展與原產業相關性高

2.現職績效低、未來發展與原展業相關性高

3.現職績效低、未來發展與原產業相關性低

4.現職績效高、未來發展與原產業相關性低

熟齡族與屆退族可自我評估所處象限、擬出準備策略,企業也能依此調整員工規劃,與資深員工共同畫出職涯的下一曲線。

1.顧問型策略(代表現職績效高、未來發展與原產業相關性高):這是多數企業最愛的一類熟齡人才,最典型的工作是非全職的「顧問」。彭冠宇表示,這類人才能力雖好,但因體力隨著年齡下滑,「肥水不落外人田」,企業必須為這類人才規劃更彈性的勞動條件,例如提供彈性工時及適當的任務編組搭配,讓他們在熟悉的產業中繼續發揮專業價值的同時,又可以透過組織協作降低負荷量。

2.聚焦型策略(代表現職績效低、未來發展與原產業相關性高):彭冠宇坦承,這一象限的人,處境相對較艱困,但對原產業仍有相當的發展興趣,或是並沒有其他明顯可發展的機會,建議善用退休前最後一段時間加強技能。例如參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各分署課程或專業證照計劃,為角色轉型創造更豐富的能力,才有機會突破目前困境。值得注意的是,若是目前服務的公司屬於產業中的「前段班」,這一類的資深員工即使績效落後,還是有機會被同產業其他公司所需要。

3.探索型策略(代表現職績效低、未來發展與原產業相關性低):建議可從無償的志工服務開始反覆練習新技能,並透過公司既有或外部的課程來發展新能力。這一象限的人才在原本職場雖然能力並不特別突出,彭冠宇仍然鼓勵他們多去探索,「比如他在原本的企業,可能是三流的測試工程師,績效平平等待退休中,但因為志工服務探索出其他能力,成為還不錯的小學自然代課老師。」

4.延伸型策略(代表現職績效高、未來發展與原產業相關性低):這一象限的人要注意的是,由於現職績效高,往往會誤以為自己可以無痛轉換到另一產業,「但有時候其實是自己想太多,因為目前的能力不見得可以應用到新的產業,」彭冠宇提醒。

因此仍要積極培養、探索新技能,除了參與企業及勞動力發展署課程外,志工服務同樣是好選擇。

例如未來想跨界當咖啡師、想出書、寫文章,新手要找到願意付錢的雇主並不容易,不如先成為被偏鄉小學需要的老師、被社區據點需要的志工等等。因為是無償服務,對方自然不會以過高的標準要求,可在相對輕鬆的狀態下熟習新技能、探索新機會。

彭冠宇建議,不管是哪一個象限的員工,都應該在還沒退休、仍有固定薪水及生活節奏時開始探索與準備,甚至企業方也能主動帶著資深員工做志工,幫助員工建立多重的興趣跟能力,「員工可能因此感激這家公司,或甚至在探索後發現,其實還是在原產業貢獻比較務實,那麼很有可能原本是在第4象限延伸型策略的員工,他會考慮未來留在原產業或企業發展,變成第一象限的顧問型策略,」彭冠宇分析,這也是活化優質熟齡工作力的好方法。

熟齡人生新曲線,職涯上升期就該規劃

熟齡族要在大缺工浪潮下,趁勢實現職場逆襲,關鍵就是「及早規劃」。「等到已經在退休狀態,才開始準備人生下半場、第二曲線,這時候的『容錯率』相對是較低的,」葉卉婷提醒。

葉卉婷表示,年輕時我們用了至少18年來準備,才投入社會,「人生下半場的探索怎麼可能1、2年就完成?」開展新職涯不能倉促,「建議在職涯上升期或進入到高原期的時候,就能展開第二曲線的探索。」如果以年齡來具體劃分,她認為至少在45~55歲,就該有第二曲線的準備意識

彭冠宇也建議:「退休之後,其實是需要一段足夠長的時間去『解凍』的,愈是投入、愈是優秀的員工,就愈難抽離原本的工作。」

提早邁開步伐,百歲人生的職涯或許挑戰重重,但也可能開啟新機會。用規劃換取彈性,是翻轉熟齡職涯的不敗法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