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食當前,相機食先!
無論是與朋友分享,抑或純粹記錄生活當下,一張張讓人垂涎欲滴的食物美照,總可勾起當下的美味回憶。不過有時明明眼前食物擺盤精緻,賣相吸引,但經過自己的手機鏡頭,看起來卻毫不可口,讓人食慾盡失,到底問題出在哪裏?今次「打卡遊」到訪銅鑼灣的打卡餐廳,找來食物造型師鍾詠嫻(Gloria)傳授打卡技巧,從手機設定、取景角度、光線調整等,手把手教大家拍出食物的美態與可口。
大型廣告板、電視廣告、社交媒體上,那些誘發食慾的漢堡包、盆菜、糉子照片等,好些是出自Gloria之手。她為食物設計造型、擺盤、佈置周邊道具、調整拍攝燈光等,都是為了展現食物最美味吸引的一面來誘惑大家。Gloria的個人社交帳戶上幾乎每格都是美食照,當中不乏手機拍攝的作品。她平日覓食,帶上iPhone 15 Pro再配合拍攝技巧,已可獲得不錯的照片。今次她來到銅鑼灣的打卡餐廳The Old Book Store by The So Lonely Club(詳見下稿),示範如何以手機拍出最佳打卡照。
1.九宮格+水平儀助構圖 稍調暗利後製
Gloria教路,先為手機調整基本設定,啟動「格線」,畫面會分為九宮格,構圖時把食物放在線上或兩條線的交叉點,可突出主體,讓構圖看來更均衡;拍攝時也要注意畫面水平角度,先啟動「水平儀」,畫面中央會有一條白色橫線,只要調整手機至水平角度,橫線便會變成黃色,畫面上的線條與物件都會變得平行。測光方面,「手機自動測光通常會偏亮一點,可嘗試調暗一些,保留更多細節,後期調整的空間就更大」。
2.追逐自然光 側面打燈突顯輪廓
光,是照片的靈魂。Gloria說只要有自然光,拍攝效果總不會太差,後期調色的空間亦較大,「而在自然光中,以側面的窗口光線較理想,戶外陽光有時太猛烈,或有強烈陰影,難以控制拍出來的效果」。因此想拍攝好照片的話,建議日間出動,並在訂座時備註要求靠窗位置。如餐廳偏暗,或是吃晚餐,可帶一盞小小的LED燈,或另一部手機打開手電筒,在不打擾他人的情况下,作為少許燈光輔助,燈光顏色避免偏黃或過白;角度方面,可考慮從側面(side light)打燈來突顯食物輪廓,或運用背光(back light),如拍攝透明飲品,背光可突顯其通透感。
3.按食物特點選取景角度
怎樣取景拍出食物最美味的一面?俯角45度(side shot)最百搭,貼近主觀視角,建議將食物墊高,突出主體,另可在旁邊加入不同食物豐富畫面。薄餅、盆菜等表面豐富但層次不多的食物,可從俯視角度拍攝(top shot),展現食物全貌;一些有層次的食物如壽司、雪糕、漢堡包等,可以平視(eye level)角度拍攝,「以漢堡包為例,它有很多層,如果從高角度拍攝,只會見到包頂,其實漢堡包中間的餡料最吸引,採稍低角度拍攝就可突顯這一點」。當食物本身充滿細節,可用微距模式拍攝特寫(close up),將細節放大,也很有趣。
4.佈置前後景 增照片層次
大部分「呃like照」都是運用「人像模式」拍攝,營造淺景深,Gloria指不少人會將背景模糊化,突出對焦清晰的主體,「其實還可以製造前景,感覺上更專業」。她在主體布甸前放置飲品,再在背景佈置菜單、裝飾品等物件,最後對焦中間的布甸拍攝,畫面顯得更有層次,「所謂景深,一定要有前和後,如果只有其一,畫面就會較單調」。
5.運用環境氛圍 增生活感
大家也可運用餐廳的環境氛圍為食物照加分,構圖時將食物放在桌邊,比起放在正中間,除了可為畫面增添線條,椅子或地板入鏡都可令照片更有現場感,把餐廳的氛圍與細節均攝進畫面;亦可嘗試捕捉食物的製作過程,如淋上醬汁、斟滿飲品的一刻。
不少人喜歡看吃播,就像與播主一起分享食物,讓人愈看愈想吃,其實照片都做到相近效果;Gloria拿起一片薄餅,微微提高後,top shot攝下這一幕,「很多時我們拍照,都是希望觀眾有置身其中的感覺,加入手部動作,其實已有主觀一起享受食物的感覺」。比如拿起杯子、切開食物、叉起食物等,都可使畫面更有生活感和動感,傳遞一同分享美食的信息。
6.改變器皿形狀 構圖更活潑
有些餐廳喜歡選用尺寸偏大的器皿來盛載食物,食物與器皿間會有明顯距離,「如拍攝整個大白碟,畫面會很悶,使食物失去焦點,我會裁去三分之一部分的碟子,只留三分之二,讓畫面更集中」。有時一桌子滿是圓碟,拍出來過於工整,有點沉悶,她分享會將同一形狀的東西分開放,或改變它們的形狀,如在畫面上將一隻圓碟裁成半圓,另一隻只露四分之一,又或在碟面放上一支叉,破壞它們本身的線條,構圖就更活潑。最後,Gloria建議多用現場環境的小道具,如桌面的小盆栽、酒杯、餐牌、餐具等,當作前景或後景,都可使畫面更豐富、自然。
文:張淑媚
美術: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