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電腦繪圖高太太,數年前因為乾眼症的關係,剛開始的時候只是覺得眼睛乾澀、畏光,漸漸發現即使戴眼鏡,視線也越來越模糊;到了晚上,甚至無法看電視。她怕發生意外,自己一人不太敢出門。
什麼是乾眼症?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孫啟欽表示,淚液由外而內分為三層,分別是油脂層、水液層與黏液層,維持眼睛的濕潤,只要其中一層出問題或不穩定,就會導致角膜破皮、滲透壓升高而造成眼睛發炎的現象,引起眼睛不適、酸澀、眼睛紅、異物感、疼痛甚至視力障礙,此時就稱為乾眼症。
一般來說,乾眼症的危險因子為:年齡、性別、環境、自體免疫疾病跟隱形眼鏡等。以年齡來說,過去經驗就認為,50~55歲之間是乾眼症的高峰;女性罹患乾眼症機會是男性的兩倍。45歲以上女性則有20%的機會罹患乾眼症。「這些數據都是就醫紀錄,實際上乾眼症的病人可能更多!」孫啟欽認為。
除年齡跟性別,環境也是乾眼症的危險因子。目不轉睛盯著螢幕,眨眼次數減少,淚液分泌不足,加上電腦大多在有冷氣的乾燥環境,雙重因素夾擊,使得乾眼症開始有年輕化的趨勢。臨床上就有16歲的病患來求診,經過檢查發現是乾眼症患者。根據統計,2000年至2010年間,10~20歲的乾眼症族群大約增加5倍,經過臨床詢問後,幾乎都是因為過度使用3C產品的結果。
輕、點、線、面,乾眼症四部曲
國軍桃園總醫院院長戴明正解釋,過去乾眼症的分類很複雜,對於如何分類乾眼症總是眾說紛紜;直到2007年乾眼症研討會(Dry Eye Workshop,簡稱DEWS)中,才將乾眼症分為四個等級:
如何治療與預防乾眼症?
乾眼症不是絕症,但卻造成生活上許多困擾,必須透過持續性的治療加以控制,並且要定期追蹤,才能減緩乾眼症所帶來的不適。
戴明正指出,第一級的患者,大多會進行衛教,建議讓眼睛適度的休息,並適時地補充未含有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來減緩眼睛的不適;第二、三級的患者,會建議除使用未含有防腐劑的人工淚液外,加入消炎藥物來幫助減少眼睛的發炎程度,或是使用血清治療,國際乾眼症研討會也建議,這時候也可以使用消炎藥物治療,能有效促進淚液正常分泌。第四級的病患必須要使用全身性消炎藥物或手術,才能挽救岌岌可危的視力。高太太就醫時,已經嚴重到第四級,經過治療後,視力得以恢復。
要注意的是,人工淚液只能救急,無法取代自己的淚水。不管是否有乾眼症,建議民眾應多讓眼睛適度休息,使用3C產品40至50分鐘後就要休息10分鐘,提醒自己多眨眼、多看遠方,也可以透過熱敷眼睛、在工作場合放杯熱水,增加空氣中的濕度;飲食方面多攝取魚油含omega-3,但最好食用巴掌大的魚,少吃深海魚油,避免重金屬累積。
乾眼症自我檢測法:
若有以下其中一症狀,就可能有乾眼症問題,應該專業眼科醫師確認和治療。
1、常感到眼睛乾澀、疲勞
2、眼皮常感到緊繃、沉重
3、眼睛常常發癢
4、眼睛模糊有異物感
5、眼睛有灼熱感、刺痛感
6、眼睛對光、風砂、煙等外在刺激很敏感
7、眼睛分泌物很黏稠
參考資料:http://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1210417-treatment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