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愛情遇上】回到中世紀 決定命運的舞會

Metro Pop

發布於 2022年02月02日00:00

由Jane Austen編寫的英國文學巨著《傲慢與偏見》屢次被翻拍成電影,因為一群幕後製作人員的功勞,才可把19世紀歐洲鄉紳階層的社交、愛情和家庭等面向呈現於銀幕上。故事講述英國鄉郊莊園園主Mr. Bennet育有5女,但因當時女性不可繼承其財產,所以他渴望把至少一名女兒嫁給富裕的紳士,讓女兒們得到日後的生活保障,而結識貴族的方式就是把她們帶到舞會去。

那個年代的男歡女愛,就在一場場瑰麗的舞會中發生,亦如Jane Austen寫道:「跳舞是談情說愛的前奏(To be fond of dancing was a certain step towards falling in love)。」

體現個人修養

社交舞泛指一般帶有互動、娛樂性質,而非純粹表演的舞蹈。最早期關於社交舞的歷史記載可追溯到中世紀,源自勃艮第王國的宮廷舞Basse Dance,逐漸在全歐洲興起,舞者以優雅步姿在地面上掃行,雙腳幾乎不離地,因此亦有「Low Dance」的別稱。而在鄉郊間的社交舞則在後文藝復興時代才錄得記載,人們會以舞技高低證明個人在社交禮儀上的修養。

 

華爾茲大解放 

社交舞舞種繁多,當中華爾茲(Waltz)可算是長青之最,至今依然流行。華爾茲的起源地一般被認為自奧地利和南德國一帶,十七世紀流行於全歐洲舞會。早期男女舞者需相隔手臂的距離,後來維多利亞英女王提出改革,才變奏成親密接觸,此舉卻令華爾茲被當時部分群眾批評為放縱、不合宜的舞種。在華爾茲舞會中,並無特定進場規格,被邀的通常是女方,答允了男伴的一句「May I」後,就會並肩走到舞池中央旋轉起舞。

  古代成人禮

來到十八世紀,適婚的女生們透個方塊舞(Cotillion)被認識。在法、英(後期流傳到美國的白人社群)的上流社會中,即將成年的少女們要學習如何點頭、握手、擺裙等社交禮儀,並需練習方塊舞舞步和配襯赴約裝飾,在舞會上展露高貴、迷人一面,希望覓得心儀伴侶。傳統的方塊舞由4個舞伴組成,舞者在指揮下交換舞伴,令人心動的調情就在舞蹈中發生。

18世紀畫作《The Cotillion Dance》

  那些含蓄的扇語

在攝政時期,英國鄉村舞(English Country Dance)大行其道,亦是《傲慢與偏見》中的舞種,男女舞者並列進場,雙方對望靜待音樂奏起,透過眼神傳遞那份柔情蜜意。有趣的是,淑女們通常手執扇子,有指扇上畫有舞蹈讓她們「作幣」,而在1719年出版的《Fanology》一書中指出,摺扇的不同形態亦帶有意思,含蓄地表達了女生們的心思。

 

緩慢地撥扇:我已經結婚了。
快速地撥扇:我已經訂婚了。
把指尖放在扇子端部:我希望與你對話。
右手執扇並放在臉前:請跟隨吧。
把扇子放在左耳邊:請別騷擾我。
把打開一半的摺扇壓在唇上:你可吻下來了。
把扇放在胸前:我愛你。

 

Charles Vernier 在19世紀中間的畫作《Waltz at the Bal Mabille, Avenue Montaigne, Paris》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