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失眠應該服用安眠藥嗎?詳談安眠藥的原理、種類、迷思和注意事項

Fairy’s Heart

更新於 2021年07月16日13:54 • 發布於 2021年07月16日16:00 • 邊境海, Ally

引子

等了快三年之後,Sally 終於如願以償地升職了。然而,隨著薪酬上漲,她的工作責任也變得越來越大,不僅要管理更大的團隊,而且某幾位下屬還常常跟她對著幹,令她感到壓力越來越大。於是,她的睡眠質素變得越來越差,晚上躺在床上幾小時都睡不著,睡著了也會一直作噩夢。終於,她不得不到精神科求診,並被處方了某種藥物。然而,她滿腦子都是安眠藥有關的恐懼:「別人說吃了安眠藥會成癮,之後就戒不掉了!安眠藥會不會影響記憶力?會不會傷害身體?」這種不安感把她完全淹沒,她嚇到丟了藥丸,也不敢再回到精神科覆診了。

無論你是否受到失眠所困擾,相信對「安眠藥」多少都存在著不安感,甚至對它的某些傳聞感到害怕。我曾經就有聽朋友跟我說過:「只要可以自己解決失眠,就千萬不要看醫生取安眠藥,因為安眠藥是治標不治本,而且吃了對身體有害!」然而,安眠藥是否真的對失眠有改善效果呢?它的那些副作用是事實嗎?你或你所關心的人所吃的安眠藥究竟會對生活與身體帶來什麼影響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如果大家想了解治療失眠的非藥物方案,請看這篇文章;如果想了解怎樣透過認知行為治療改善失眠,請看這篇文章

你服用的其實不是安眠藥?

 

首先在這裡要跟大家強調一下:不是所有精神科所開睡前吃的藥,都是所謂的「安眠藥」。視乎大家的失眠的成因及嚴重程度,大家拿到的藥物很有可能只是能提高睡意或幫助放鬆的補充劑。舉例,褪黑激素(melatonin)是一種我們大腦松果體(pineal gland)自然分泌的一種荷爾蒙。每當夜幕下垂的時候,褪黑激素的分泌就會增多,這也是我們晚上總是會有睡意的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腺苷累積,詳情這看這篇)。因此,補充褪黑激素就可以幫助我們改善失眠。

另一種可能是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其實這種藥物十分常見,通常用來治療感冒和敏感,例如鼻敏感、皮膚敏感、變應性結膜炎等等,但也可以用來提升睡意,這也是為甚麼大家服用感冒藥時會產生疲倦、嗜睡、暈眩等反應。如果是這種藥物的話,它其實也不能完全算得上是安眠藥。

📌 這一點略有爭議,因為部份政府網站將抗組織胺藥物也列為安眠藥,但資料搜集後發現大部份人的共識還是它只屬於助眠藥品(sleep aid)而不是安眠藥(sleeping pill)

此外,失眠有很大的機會是由精神病導致,如抑鬱症和焦慮症等。因此有時候醫生會處方一些改善精神病的藥物,像是抗抑鬱藥、抗焦慮藥、抗精神病藥物與情緒調節劑等,不全然都是用來專治失眠的安眠藥。一旦疾病有所改善,失眠就有很大可能會跟著改善,自然就不需使用安眠藥了。

甚麼是安眠藥?

 

說了這麼多之後,你可能會問:「這又不是安眠藥,那又不是安眠藥,到底甚麼是安眠藥?」安眠藥(sleeping pills)其實是指一些專門治療失眠的藥物,基本上必須經醫生處方,常見例子有:

  • 苯二氮䓬類藥物(Benzodiazepines,簡稱 BZDs)
  • 佐匹克隆(Zopiclone,常被稱為 Z-drugs)
  • 唑吡呾(Zolpidem)

基本上以上三種藥物的原理都跟一個叫γ-氨基丁酸(GABA) 的抑制性神經遞質有關,例如 BZDs 可以幫助 GABA 與 GABAA 受體結合,從而達到提升 GABA 濃度的效果,而Z-drugs 的結構雖然和 BZDs 不同,但作用的原理跟效果差不多。因此,這類藥物常被稱為「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我們體內的中樞神經中心就是大腦,也就是說它們能暫時幫大腦「關機」。依據劑量的不同,能幫助抗焦慮、放鬆、肌肉鬆弛、安眠等;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這類藥物也可以拿來當作抗焦慮藥物使用。

 

BZD 是暫時最常用的安眠藥,可以依據在人體內發揮藥效到代謝排出的時間長短,被分為短效、中效與長效三種。還記得之前在這篇講過失眠分為入睡困難、續睡困難與過早清醒嗎?短效的藥作用很快,能夠幫助入睡困難的人立刻進入睡眠。中長效型的藥作用較慢但作用時間長,可能持續8-10小時以上,適合續睡困難和過早清醒者;但相對來說也有較大可能影響到早上的精神活力,讓你白天仍過度疲倦與嗜睡。

至於近年常用的Z-drugs,一開始人們認為它們的成癮性、濫用性比 BZDs低因此被大量使用,不過,有研究指 Z-Drugs 還是有成癮風險,而且會增加夢遊的可能性,特別是年紀大的人服用之後機率更會增加。所以 2019年美國已暫時禁止給曾經有夢遊問題的人 non-BZDs,台灣也緊隨其後於2020年作出相關措施。

那到底要選哪個?其實不用大家自己苦苦思考,因為安眠藥是必須經醫生處方的,所以大家就算直接走進藥房或屈臣氏,也不可能買得到。精神科醫生會診斷與評估你的失眠狀況,並依據每個人的體質、失眠型態、服藥後的副作用情況等,慢慢找到適合你的安眠藥種類與劑量。

安眠藥是不是很危險?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還是忍不住表達內心的不安:電視劇上不是常有人以吞吃過量的安眠藥自殺嗎?那是不是代表安眠藥其實很危險,不小心多吃兩顆就會有生命危險?還有,如果本身有輕生的意圖的親友有需要服用安眠藥,會不會等同給他們自殺的工具?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定義一下甚麼是「過量服用藥物所帶來的危險」:一般我們吃藥的時候,只要依靠醫生給的劑量吃就會沒事,那是因為我們體內藥物的濃度還在人體的「安全劑量」裡;但有的藥物可能稍微過量一點點就會讓我們有嚴重甚至危害性命的副作用,這時的藥物濃度就算是中毒了。

那安眠藥是屬於甚麼情況?這個要視乎你說的是哪種安眠藥。以巴比妥類藥物(Barbiturates,安眠藥的一種)為例子,它的安全濃度與中毒的濃度差異很小,意思就是說可能多吃一點就會危害到生命!所以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確有人會用巴比妥類藥物自殺,由於這種手法給人的印象太過深刻,因此吸引了許多電視劇借鑑作為橋段。不過,因為目前的安眠藥已經由過去致命風險較高的巴比妥類藥物 (Barbiturates)改成以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 BZDs)藥物為主,因此過量服用藥物所帶來的危險已經降低到相對安全的程度。

 

就算你的親友有在用這類藥物,衝動之下吞了很多顆,也不要緊張,他們可能只是會睡比較久;把他們送到急診室,急診會幫忙洗胃、給解毒劑讓他們清醒,並且沒有特別的後遺症。可能只是會暫時處於比較恍惚的狀態,完全不記得這段時間發生的事,然後腸胃不適一段時間。衝動過量用藥而必須洗胃是一件痛苦的事。此時你要做的事是抱抱這些人,如果這個人就是你自己,那就請你在心裡抱抱自己吧,並且告訴自己不要再讓自己難受第二次了。

安眠藥會上癮嗎?

 

接下來大家可能好奇的是安眠藥的上癮問題,畢竟很多人說安眠藥會上癮,又可能會越吃越多,一吃就停不下來⋯⋯

其實剛剛提到的藥物當中,不管是 BZD 還是 Z-drugs,都是屬於短期處理失眠的方案,而不是可以吃一輩子的長期藥物。事實上,考慮到安眠藥的副作用,醫生一般都只會使用最低的劑量和最短的療程。所以,不用擔心一開始吃就會吃一輩子,因為醫生也不會讓你吃這麼久(笑)。不過,安眠藥確實有一定的成癮的風險,所以療程最長都不會超過四個星期,同時如果曾經有濫用酒精或藥物經歷的人,醫生也可能會避免處方安眠藥。

其實真正值得擔心的,倒是那些因為害怕上癮而不肯定時服藥的病人。很多人吃藥沒有規律,例如只有睡不著的時候才吃,擔心自己會上癮就明天試試不吃⋯⋯這些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它只會讓藥物無法好好發揮作用,結果把療程拖得更長,這樣才可能會增加上癮的風險。

安眠藥是治標不治本嗎?

 

某程度上,這個答案是 YES 沒錯——安眠藥只是暫時地緩解失眠,但卻不能消除引致失眠的源頭,所以如果大家一邊吃著安眠藥,但是睡眠衛生(sleep hygiene)依然沒有改善,也沒有打算建立固定的睡眠及躺床時間,更沒有探討導致失眠的生理及心理因素,那麼確實不能只靠這四個星期的療程就治好失眠。

然而,這不代表安眠藥沒有扮演重要的緩衝角色。失眠很多時候會帶來嚴重的生活問題,例如睡眠不足會影響認知能力,讓人無法專注和做決定,對工作和學業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也可能會引發情緒問題,變得煩躁、焦慮和抑鬱等等。這時候要求一個已經又累又沒心情又無法好好思考的人去建立好習慣,這其實是一件不是很現實的事。如果能夠靠安眠藥去減少失眠,最少讓大家回到一個較健康的狀態裡,到時要再改善失眠自然會事半功倍。

因此,安眠藥其實只是治療的開始,期間醫生會教大家怎樣改善睡眠衛生,例如每天在同一時間起床、調整房間的溫度和光線、減少咖啡因的攝取等等。如果失眠背後有著更深層的身體或精神疾病(如睡眠窒息症、抑鬱症等等),也會開始著手處理。就像陳志誠醫生所說,安眠藥的問題「不是在本身的使用,而是只想透過『外力』去解決自己失眠問題的心態」,只有將安眠藥視為輔助工具而不是解決方案,才能夠好好發揮安眠藥的效果。

第一次吃安眠藥,要注意什麼事?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大概了解安眠藥的科學和迷思了,是時候了解一下到底服用安眠藥時要注意的事項了!只要小心注意,大家都可以安全地服用安眠藥,踏上治療失眠的旅程。

注意事項一:定時定量服用藥物

 

有些人把安眠藥視為應急方案,總之睡不著就吃兩顆,感覺好像好了就不吃,不吃發現睡不著就明天多吃吃。然而,相信大家都聽過人要在固定時間睡覺和起床,生理時鐘才會慢慢穩定,那麼大家如果有時睡得著有時睡不著,生理時鐘又怎會被調整呢?

此外,有些人因為擔心藥效不夠,例如可能因為服用了安眠藥還是睡不著,然後可能就會嘗試自行增加劑量。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雖然剛剛提到了安眠藥沒以前那麼容易服用過量,但突然增加劑量還是有相當風險的(例如導致戒斷徵狀或者增加成癮風險),也可能會破壞療程的成效。因此,服用安眠藥必須跟著醫生的囑咐,服用的劑量、時間和頻率都必須固定,這樣才會達到改善失眠的效果。

注意事項二:不要濫用安眠藥

 

雖然剛剛有提過安眠藥的成癮風險比大家想像中小,但這個結論的前提是大家沒有濫用安眠藥。當我們在沒有醫生指導下長期使用安眠藥,就有機會造成藥物的依賴(Dependence)。藥物依賴分為生理上與心理上的,生理依賴指的是長期服用同樣劑量的安眠藥,發現效果越來越差,只有更高的劑量才能達到原本的效果(即耐受性,Tolerence) 。而心理依賴則是因為安眠藥有解除焦慮的效果,能讓你使用後舒服、平靜,而使你想越吃越多,或者是你已經認為沒有安眠藥你絕對睡不著了,所以一定要吃它。

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依賴,重點都是我們需要避免濫用,並乖乖聽從醫生指引。雖然安眠藥是處方藥物,不像可卡因那樣是毒品,但處方藥物與毒品是一體兩面的事,如果你選擇不管醫師開的使用方式而濫用它,那你的行為就跟吸毒上癮沒兩樣。

注意事項三:不要自行減量或停服安眠藥

 

長期使用除了依賴,也會造成剛剛提到的戒斷反應 (Withdrawal),意即長期大量使用藥物,突然停止造成身體無法快速適應,出現反彈症狀如焦慮、顫抖、頭痛、反彈失眠等。問題嚴重的時候,肌肉抽搐、精神錯亂或妄想症、抽搐及幻覺都是可能出現的症狀。

因此千萬不能私自突然停藥,否則不但會讓你非常不舒服,還可能會導致生命危險。停藥的時候醫生會給予停藥方案,也就是透過緩慢減量(tapering),慢慢讓患者的身體適應安眠藥的消失。有研究指可以每兩周減少約25%的劑量,直到達到最低劑量,也有指應該在較低劑量時用更緩慢的速度減藥。不管是哪個方法也好,大家都需要乖乖跟從方案。

注意事項四:不要自己當個Google醫生!

 

儘管大概知道安眠藥是什麼物質了,在服用安眠藥之前,相信你仍然會感到不安。建議在第一次需要使用安眠藥,以及服用安眠藥後第一次回診,都把你的不安與疑慮、以及幾天內安眠藥帶來的副作用(e.g. 有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副作用、對生活的影響等)詳細跟醫生討論。 這會比在網路上與同樣失眠的人討論各種安眠藥的療效和副作用來得更實際,因為請記得,就算是同劑量同樣的安眠藥,也會因個人體質而有不同的效果。

注意事項五:除非問過醫生,否則不要同時服用助眠藥品

 

有時候大家可能會在藥房買到不同類型的助眠藥品,於是就開始死馬當活馬醫,想說多服幾個藥物總是有效的,於是就在服用醫生處方的安眠藥的時候,同時偷偷自行服用助眠藥品。然而,藥物與藥物之間可能有交互作用,隨時可能出現未知的併發症。更重要的是,這樣醫生就不會知道到底治療成效如何,更無法幫大家調整劑量和找到真正合適的藥物。

注意事項六:不要喝咖啡和酒

 

前面提到安眠藥本身是有壓抑中樞神經系統的效果,然而這種效果是跟酒精非常相似的,所以如果同時服用的話,有機會導致服用過量(overdose),因為兩者都會壓抑呼吸系統,所以可以導致缺氧並形成嚴重的大腦及器官損壞。同時,兩者混合亦可能增加成癮風險。所以儘可能戒酒,避免酒與 BZDs 混用。

另外,雖然非常明白因為安眠藥有一定副作用,可能會令人想要喝咖啡或奶茶來提神,但是因為咖啡因會在體內停留6-14小時,未必來得及在睡前完全分解,所以服用安眠藥期間,即使是白天也應避免含咖啡因的飲料。

結語

 

最後,讓我們回到一開始所說的: 如果失眠是情緒病導致的,那麼只要情緒病有所改善,失眠就有很大可能會跟著改善。疾病的治療需要時間;而除了情緒病,其他問題如身體的疼痛、痠麻、發癢,心理上如壓力、情緒等都會造成失眠,解除這些原因,才是改善失眠最重要的基本;而要解除這些原因,除了找方法,更需要耐心來面對。安眠藥能陪我們走過這一段路,但它只是個短期旅伴,過了一陣子你還是必須繼續面對自己的旅程,跟它道別。

自己面對失眠的旅程,是孤單的嗎?其實除了藥物與醫生、諮商師、保健食品、習慣養成以外,別忘了人從來就不只是一個人。你還有家人、朋友、寵物、網友,適時的尋求周遭的人幫助,傾吐困擾,也是一個溫柔的治療方法。今天是別人來幫助你,總有一天會換成你去幫助別人。

當我們開始吃安眠藥,別驚慌,它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使我們得到暫時性的輔助。善加利用它,它就能幫助我們;濫用它,它就會造成更大的不便。一切端看你如何面對。希望這次的睡眠用藥介紹能讓你大致了解必須吃藥時的注意事項,關於失眠的解決之道我們就說到這裡,祝你有個好夢!

Fairy's Heart 介紹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們習慣了要獨自扛起所有壓力,累久了有時候就忘記了,其實也需要好好照顧自己。不管你是遇到情緒困擾,還是想讓生活變得更幸福,Fairy's Heart 都可以幫到你。請記得:沒關係,我們在。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心理健康資訊的話,歡迎大家到我們的網站 、Instagram (@fairiesheart) 或 Facebook 關注我們吧!

參考文獻

  • American Addiction Centers. (2021).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Mixing Sleeping Pills and Alcohol?. Retrieved 6 July 2021, from https://www.alcohol.org/mixing-with/sleeping-pills/
  • Heho健康. (2019). 吃安眠藥會依賴、所以不能持續吃?醫師:這樣做更上癮!. Retrieved 6 July 2021, from https://heho.com.tw/archives/48625
  • Medscape. (2018). What are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benzodiazepines and 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 for insomnia?. Retrieved 6 July 2021, from https://www.medscape.com/answers/1187829-70503/what-are-the-mechanisms-of-action-of-benzodiazepines-and-benzodiazepine-receptor-agonists-for-insomnia
  • TIPAA. (2016). 什麼是巴比妥類藥物?用途,副作用和健康風險. Retrieved 6 July 2021, from https://tipaa.org/什麼是巴比妥類藥物?用途,副作用和健康風險/
  • Verywell Mind. (2020). How Long Does Withdrawal From Benzodiazepines Last?. Retrieved 6 July 2021, from https://www.verywellmind.com/benzodiazepine-withdrawal-4588452
  • WebMD. (2010). Sleeping Pill Safety Tips: OTC and Prescription Aids, Dosages, and More. Retrieved 6 July 2021, from https://www.webmd.com/sleep-disorders/features/sleeping-pill-safety-10-dos-and-donts
  • 大話精神. (2019). 苯二氮卓類藥物停藥難?看這裏!. Retrieved 6 July 2021, from https://kknews.cc/zh-hk/health/22obo8y.html
  • 杏語心靈診所. (2019). 苯二氮平類藥物. Retrieved 6 July 2021, from https://www.reangel.com/Article.php?LI=327
  • 藥物辦公室. (2021). 口服安眠藥物. Retrieved 6 July 2021, from https://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consumer/news_informations/dm_07.html
  • 蘇煦涵. (2021). 關於安眠藥二三事. Retrieved 6 July 2021, from http://www.hc.mmh.org.tw/object/Downloads/4826download.pdf
  • 香港01. (2020). 【失眠】安眠藥真的有效?愈食愈冇記性?精神科醫生解3大疑團. Retrieved 6 July 2021, from https://www.hk01.com/健康/506676/失眠-安眠藥真的有效-愈食愈冇記性-精神科醫生解3大疑團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