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腦症」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腦部發育異常疾病,在台灣大約只有300名病患。高雄長庚與陽明交大團隊再次發現人類「平腦症」新基因NDEL1,有助於加速未來醫師在診斷這類大腦發育異常疾病的速度,提供成為產前篩檢的基因,減少疾病發生的機會。
高雄長庚與陽明交大團隊繼2020年發現平腦症的致病基因CEP85L後,再次發現新基因NDEL1。高雄長庚醫學研究部部長蔡孟翰表示,研究團隊已共同發表4個平腦症基因,研究結果已刊登於今年1月神經科學重量級期刊「神經病理期刊(Acta Neuropathologica)」。
平腦症是因為基因調控出了問題
蔡孟翰強調,正常人的大腦表面會有許多皺褶稱之為「腦迴」,但有極少數的人腦迴沒有發育或發育不好,呈現較平滑無皺褶的外觀稱為「平腦症」。根據統計,每一百萬個新生兒中就有12個平腦症個案,在台灣,預估約有300名病人。
蔡孟翰說明,平腦症目前已知有約20個基因會導致,但是仍有約20%的平腦症仍找不到致病原因。他解釋,大腦在發育時,神經細胞需要移動到大腦表面(皮質),過程中需要很多基因調控,當基因出了問題,神經細胞無法移動到對的地方,就會引起大腦的皺褶無法正常發育,因而產生平腦。
研究團隊領先世界 找到新平腦症基因 NDEL1
高雄長庚在研究平腦症時,發現一位頑固型癲癇病患合併有平腦症的病人,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病人後方的大腦區域腦迴發育有異常,產生大腦表面平滑的現象,進一步應用最新的次世代定序技術研究,發現是一個從未被發表過的新基因突變所導致的平腦症合併癲癇症。
醫療團隊給予病人多種抗癲癇藥物、積極的早療介入及復健等治療之後,患者已經可以自己行走,但仍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研究團隊發現,新的平腦症致病基因—NDEL1,是病人本身自發性的突變,其父母都沒有帶這個基因突變,全世界也從來沒有發現過這個基因和人類的疾病有相關。
新基因 NDEL1有助於診斷 減少疾病發生
蔡孟翰在與國際合作亦發現,義大利也有一個同樣的基因突變造成的病人,同時也有腦部發育異常。進而與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發長的蔡金吾研究團隊合作,透過先進的基因體定序技術,更在動物及細胞模式,確認此基因在老鼠身上的確會影響大腦發育
由於平腦症患者通常無法存活到成人時期,部分存活者,腦的智力發展也只有嬰兒的程度,且常合併嚴重的發展遲緩以及頑固型癲癇症,嚴重者甚至沒有語言、吞嚥或是行走能力,對病人的家庭來說,是相當沉重的負擔。蔡金吾表示,新基因的發現,可以解析大腦發育過程的重要調控機制外,更可以對兒童智能發展以及神經系統的運作進行進一步的了解與掌握。
不只是腦部有問題 平腦症也會在各器官出現症狀
罕見疾病基金會撰文指出,平腦症的症狀相當多,除了發育遲緩外,還包括以下症狀:
- 腦部:腦回發育不全、腦表面平滑及胼胝體發育不全。患童自出生至6個月內便可能有癲癇的症狀,通常以小兒痙攣為主。
- 頭:小腦、高前額、兩側顳骨凹陷、哭泣時前額有垂直的皺紋,下頷小。
- 耳朵:低位耳、耳朵發育異常。
- 眼睛:白內障、虹膜發育異常、眼距寬、輕微眼瞼下垂、內眥贅皮。
- 鼻子:鼻樑短、朝天鼻。
- 口腔:上嘴唇薄、乳牙發育慢、嘴角下垂。
- 肌肉:早期肌肉張力低,但後來會呈現肌肉緊張甚至角弓反張等。其他也可能出現四肢攣縮與手指彎斜。
- 心臟:法洛氏四重症(Tetralogy Fallot)、心室中隔缺損。
- 生長發育:嚴重的生長遲緩以及動作、語言及智能發育遲緩。發展里程碑通常停留在3-6個月的階段,無法獨立坐或行走。
- 餵食與吞嚥困難:導致體重不足、生長遲緩。
- 其他症狀:隱睪、腎臟發育不良、薦部小凹。
文/邱玉珍、巫俊郡
諮詢醫師:高雄長庚醫學研究部部長蔡孟翰、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發長蔡金吾
參考資料: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