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提起管弦樂團,腦內不禁浮現出上一次欣賞音樂會的場景:台上,金黃色燈光照耀着昂貴樂器,西方古典音樂伴隨指揮棒的舞動緩緩流淌;台下,黑壓壓的觀眾一片沉寂,連呼吸聲都要壓低。有「資深」觀眾在樂章之間交頭接耳,點評着演奏細節;亦有不少人面面相覷,不知怎樣算精彩,幾時該鼓掌。「我要將手壓在腿下,預防自己聽不懂,鼓掌不恰當,被其他觀眾鄙夷。」同行的「音樂會初哥」笑說。
管弦樂如何欣賞?古典音樂如何吸引年輕觀眾?西方樂器可否演繹「在地」文化?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樂團)將在3月香港藝術節帶來閉幕演出,或許可以用音樂作出回答。
「有時候大家會說,西方的古典樂我們聽不懂,但西方的古典音樂與中國的古典音樂又有多大區別?如果是一幅中國的古畫或是古琴譜,你就可以在情感上更接近嗎?其實也不見得。」樂團總經理任小瓏說。在他看來,欣賞音樂,無問東西,「只有以最本真的形式體現出來,情感表達才最充分,最能夠打動人」。
欣賞音樂無問東西
走入大劇院,「無問東西」四字似乎處處可見。由巴黎戴高樂機場設計師Paul Andreu設計的中國國家大劇院,自1958年開始計劃,2007年正式落成,與故宮只有一條馬路之隔。形如巨蛋的大劇院有歌劇院、戲劇院和音樂廳3個獨立空間,共可容納近5000名觀眾;亦有專為近年大熱的「小劇場」而設、可容納500人左右的小型演出空間。建築籠罩在巨大的圓弧形幕牆下,任小瓏笑說「像機場候機廳」。後現代建築風格的「巨蛋」之外,是與故宮宮牆相似的紅棕色矮牆,將劇院與道路分隔的同時,亦與故宮建築的古典美遙相呼應。
任小瓏分享,大劇院「幾乎每晚都有活動」,包括每年約850場的正式售票演出,涵蓋歌劇、舞劇、話劇、芭蕾舞劇等各類表演藝術形式,吸引近100萬人次入場觀看;亦有名師講堂、藝術展覽等藝術教育活動。登上大劇院舞台的演出團隊,除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維也納交響樂團(Wiener Symphoniker)等世界知名樂團外,亦有眾多內地藝團及大劇院駐院團體。
成立於2010年的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便是大劇院的駐院團體之一。樂團以一周為一個樂季,在每年48個周樂季呈現上百場演出,吸引近20萬觀眾觀看。樂團音樂總監呂嘉在採訪時介紹,樂團定位是「雙棲樂團」,既可以為歌劇演奏配樂,又可以演奏交響樂音樂會,在成立的15年中「已從年輕樂團成長出一個相對比較成熟的水準」。呂嘉還說,是次帶到香港藝術節演出的作品,「有兩齣歐洲浪漫主義風格的主流作品,亦有中國作曲家姚晨剛剛作完的中國風作品……我們想多面展示不同風格的音樂,來展示我們對於風格、對於作品的把握」。
挑選曲目展現硬功夫
兩齣歐洲浪漫主流作品,有由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演唱的德國音樂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歌劇《崔斯坦與伊索爾德》(Tristan und Isolde)的序曲及終曲《愛之死》,還有作曲家史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經典交響樂作品《狂喜之詩》(The Poem of Ecstasy)。樂團助理首席馬魏家說,香港觀眾「素質很高,也很挑剔」,因此是次選擇的曲目「很硬核,絕對展現了硬功夫」。歌劇《崔斯坦與伊索爾德》是西方重要流派「德奧作品」中的經典之作,改編自中世紀德國詩人的敘事詩,華格納將自身情感與詩中故事結合,創作出這齣講述愛慾、背叛與生死的浪漫主義巨作。馬魏家分享,德奧作品是指揮呂嘉最喜歡的作品,「將會非常好地展現我們(樂團)對於聲音風格的把握與長期演奏歌劇、和歌唱家合作的靈活」。
《狂喜之詩》則是俄國作曲家史克里亞賓最具代表的作品,他將自己充滿浪漫主義與神秘色彩的文字作品《狂歡之詩》化作交響樂,似自由的狂想,又有着縝密的音樂結構。「《狂喜之詩》不同於德奧作品,他的空間和變化特別大,每一個指揮的不同演繹都會有不同的效果,這也是我認為選曲的一個亮點。」馬魏家說。
音樂「建造」中式園林 融入東方哲學
除演繹西方經典作品之外,樂團還帶來了頗為新鮮的「中式作品」——由當代作曲家姚晨創作的短篇管弦樂曲目《造園》,他用音樂「建造」一座中式園林,再將東方哲學思想置入園中。初看節目介紹,不禁疑惑:中式園林常伴絲竹管弦,以琴瑟簫笛等中國傳統樂器為主;源自西方的管弦樂,如何演繹園林中的中式情懷?「在創造園林時,疊山理水、種植花草,如何轉化成音樂?交響樂有管樂、弦樂和打擊樂(敲擊樂),這些聲音在不同的擺放位置有深淺,還有高音低音,可以迅速創造一種空間。」姚晨分享,從作曲而言,「音階、和聲、節奏,還有不同樂器完成的音樂空間的建構,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創作過程……其中有中式五聲調式,也有西洋音樂調式,還有日本調式,全都融合在其中」。他還在創作時特別加入中國樂器鑼,鑼聲似鐘聲,「聽到鑼聲,就感覺我們沉睡的靈魂被喚醒」。
在姚晨看來,建造園林這一行為,正如《造園》的英文名Garden : Unearthing the Way Home一樣,是「造家園、造音樂園林,更是創造一個精神園林」。因此,比起呈現一座具體的「世俗意義上的中國園林」,他更希望通過管弦樂的演繹,讓作曲家、演奏家、指揮和觀眾都參與到對音樂的理解和創作中,讓建造家園背後的中式哲學變成一種「世界的語言」。
「事實上,這次演出的作品非常多元,也非常協調,從不同角度體現了藝術家,甚至說是人類對精神家園、對生與死、對精神世界的探索。」任小瓏續說,從上半場的歌劇《愛之死》、鋼琴家張昊辰演奏李斯特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到下半場的《造園》和《狂喜之詩》,4場演出「由內及外、由生到死,都是一種非常極致的精神世界,或是對精神家園的探索。觀眾不僅能夠聽到非常悅耳的音樂,也可以有非常深刻的哲思」。
安靜欣賞 就可以「聽懂」
從西方到東方,從音樂到哲學,管弦樂可供欣賞的內容,似乎遠比想像更豐富。那麼,欣賞門檻又是否像想像中那麼高?任小瓏不諱言,藝術中「有陽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相比起「更接地氣」的娛樂方式,管弦樂確實更加複雜,「人性中確確實實有一個本能,就是會對那些需要動腦思考去汲取營養的文化藝術形式有一種惰性」,消除這種惰性,正是「自古以來所有表演藝術家、作曲家、音樂家、文學家、畫家正在做的事」。
然而,他亦認為「觀眾首先要放下成見,第一判斷是『我聽不懂』,這是不行的」。至於如何放下成見,任小瓏表示,最重要的是「聚精會神」——「這是一個很浮躁、快節奏的社會,坐進音樂廳時,也會看見觀眾不斷拿出手機、瀏覽social media。如果這樣,你一定聽不懂,因為你沒有安靜下來,如果安靜下來,就一定可以聽懂。」任小瓏說,歸根究柢,音樂的表達就是情感的表達,「我能夠有的喜怒哀樂、作曲家能夠有的喜怒哀樂,每個普通人都可以有」。
第53屆香港藝術節: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日期:3月29日(周六)
時間:晚上8: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票價:$280至$880
文:王梓萌
設計:賴雋旼
編輯:梁小玲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