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復健期是中風後6個月~1年內,如果前期越積極復健,恢復的機率就越大。根據統計,只要在1年內積極復健,還是能恢復到能自理生活的程度。
中風(Stroke)對健康衝擊甚鉅,且中風造成失能的後遺症,是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民眾最想知道的肯定有「會不會痊癒」?有沒有後遺症?能怎麼做復健?以及,若親朋好友不幸中風,我們該如何照顧?
中風常見的後遺症
中風的後遺症十分多元,但主要還是依據腦部受傷的區域不一樣而有所不同。
1.說話不清或無法說話
2.吞嚥困難(鼻胃管置留)
3.身體無法平衡
4.肢體活動較不靈活:左腦受損的中風康復者,有機會出現右邊身體不靈活;右腦受損的中風康復者,則會導致左邊身體受影響。
5.關節僵硬或變形
中風後的復健分期
埔里基督教醫院山地醫療主治醫師汪海波道,「腦中風代表腦部因為缺氧造成腦細胞受損,造成腦神經壞死,雖可修復,但過程十分緩慢。」因此必須透過復健讓腦神經重新連結、活化。
而且中風不只有「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還有黃金復健期!黃金復健期是中風後6個月~1年內,如果前期越積極復健,恢復的機率就越大。根據統計,只要在1年內積極復健,還是能恢復到能自理生活的程度。復健則大分為三期:
第一期:急性期
此時期首要維持生命,且處理患者的內科問題,避免疾病本身進一步惡化以及防止併發症的發生。若生命象徵已穩定,就可嘗試在病床上翻身及做肢體關節運動,避免褥瘡及關節僵硬等失能問題。
第二期:亞急性期
急性問題已改善的狀態。約中風發生後一週至數月間,這時期應進行復健治療(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及吞嚥治療),其目標在促進神經修復或重新整合、訓練日常生活功能,減輕照顧者負擔,並增加患者的獨立性。
第三期:恢復期
是指中風6個月後,主要在進行維持性的復健,包括門診復健、護理之家復健、居家復健等,目標是將患者的功能發揮到最大的程度,並增進其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中風失能補助看這篇》「照顧、交通、輔具、居家環境」通通有補助!「22縣市」申請資格+流程全解析
中風後的照護
一、飲食
1.採均衡飲食、定食定量,攝取足夠的水分。
2.進食的時候,食物由「健側」放入口中,可使用適合口腔大小的湯匙,速度不要太過急促。
3.進食時採坐姿,進食後坐30分鐘才躺下。
4.食物採半固體(濃稠食物或軟食)→固體→液體食物(要確認不會嗆到才可食用)之漸進式進食。
5.建議持續進行吞嚥治療,並由醫師或語言治療師定期評估吞嚥功能,適時調整飲食內容及方式。
二、衣著
1.以穿著舒適、方便更換及容易洗滌為原則,衣服比合身大一號為佳。
2.穿衣褲時以坐姿進行,且由患側先穿,再穿「健側」;脫衣物時,由「健側」先脫掉,再脫患側。
3.避免穿過合身之衣物,以免穿脫不便;避免穿需繫鞋帶的鞋子,預防鞋帶鬆脫絆倒。
三、居住
1.居家環境宜明亮且有良好照明設備。
2.屋內屋外的行進動線上,要有穩固、可以扶的扶手、傢俱或無障礙設施。
3.選擇硬背、較重、底面積較大的座椅,椅面高度不要太低,避免翻倒。
4.使用坐式馬桶,且浴室建議有扶手或止滑設施。
5.床不要太高,要讓患者的腳在下床時可以踏在地上、不懸空;地毯或小踏墊容易絆倒,最好移除。
四、行動
1.臥床的患者,建議每2~3小時為患者翻身,適時做被動式關節運動,保持皮膚清潔乾燥,或使用氣壓床,避免褥瘡。
2.患者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建議可多採坐姿,增加肺部的擴張。鼓勵患者多深呼吸、咳痰。
3.患者的床鋪應該有保護裝置,例如床圍或床欄,必要時給予保護性約束。
4.建議患者、照顧者在治療師的指導下,學習使用輔具,以及在旁輔助的技巧。
【延伸閱讀】有圖》家中長輩中風了,該怎麼照顧他?一手包辦所有日常起居竟然是錯的?專家傳授「食衣住行」四大照護建議!
參考資料
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腦中風復健 恢復能力關鍵
台中榮總:腦中風患者的復健治療與照顧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腦中風衛教手冊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呂宇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