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你也有脂肪肝?全球1/4人罹病卻易忽略,美國心臟協會發聲提醒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6月25日06:59 • 發布於 06月25日06:59 • 出處/康健雜誌 文/羅真 圖/photoAC
你也有脂肪肝?全球1/4人罹病卻易忽略,美國心臟協會發聲提醒
你也有脂肪肝?全球1/4人罹病卻易忽略,美國心臟協會發聲提醒

許多疾病無聲侵蝕人體健康,脂肪肝是其一。全球大約每4名成人就有1人罹患非酒精引起的脂肪肝,這個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即使常規健檢都有可能被忽略,有的人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走向肝損傷以及心臟疾病。究竟該如何避免疾病來敲門?

脂肪肝是肝臟堆積異常數量的油泡的現象,當脂肪佔肝臟總重的5%以上就被稱作脂肪肝。這個疾病可能源於酒精攝取過量,也可能源於先天或者後天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帶來的肥胖、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及血脂異常等,後者稱作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可能引起永久性的肝損傷,同時會增加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的風險—雖說這些疾病有許多相同的危險因子,但文獻顯示,比起有相同心血管危險因子、但肝臟沒問題的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確有較高的心臟病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近日首度針對這個肝臟方面的問題,在《動脈硬化、血栓及血管生物學期刊》發布一份科學聲明,其中援引國際研究指出,全球大約每4名成人就有1人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台灣所屬的東亞地區盛行率為27%,在世界各地居中。不過我國本土研究看到的數字更驚人,近年醫界曾分析國內10間醫療機構、超過2,000名健檢民眾的資料,結果顯示高達44.5%的人罹病。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疾病盛行率雖高,但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

疾病無聲 缺乏標準化診斷?

美國心臟協會在聲明中提及,非酒精性脂肪肝診斷不⾜,除了源於⼈們對疾病認識不夠、疾病本身初期症狀不明顯之外,臨床上缺乏標準化的診斷也是原因之一。

該聲明指出,多數肝臟細胞過度堆積脂肪的患者並不會進展到肝炎、肝硬化或肝癌,但有的人就是會,而臨床上很難判別哪些病人會有這樣的疾病發展,因而需要有效率的篩檢工具。

然而,在常規血液檢查方面,肝發炎指數GOT(又稱AST)與GPT(又稱ALT)檢查的敏感性與特異性不高,即使患者肝臟發炎,這些數值仍可能顯示正常,而數值異常時,也可能被錯誤歸因於醫療副作⽤或近期飲酒所致,因此並不實用。肝臟切片是黃金診斷工具,但這項檢查昂貴且具侵入性,還可能增加併發症風險。

在影像檢查方面,超音波檢查在偵測脂肪變性上較不敏感,且無法量化脂肪變性的程度;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檢查相對精準,但成本也較高昂。因此總的來說,未來可能需要考慮以能夠評估肝臟彈性及脂肪變性的肝纖維化掃描工具合併肝切片檢查來提升診斷率。

全民健保給付多元工具 在台灣正確診斷不難

「美國跟台灣不太一樣,台灣醫療可近性相當高,」國立陽明大學內科學臨床兼任教授暨好心肝基金會醫療事業發展執行長李懋華表示,美國主要採私人健康保險,民眾就醫門檻較高,連帶影響疾病的診斷率,但台灣不同,台灣實施全民健保,民眾隨時就醫方便,醫師也能掌握較多病人資訊,並運用多元健保給付的工具綜合判斷病情,因此儘管每樣檢查工具都有各自的盲點,但適時與綜合運用下,正確診斷並不困難。

一般來說,醫師要判斷民眾是否有脂肪肝,臨床上會先問診了解其病史、是否有脂肪肝相關的危險因子,接著可能會檢驗血液及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

(非酒精性脂肪肝風險因子。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整理/羅真)

李懋華說明,腹部超音波在各級醫院乃至部分診所相當普及,醫師能藉由這項工具比較肝臟、脾臟、腎臟的脂肪含量、以及檢視血管狹窄情形,「它沒有侵入性且有健保給付,是篩檢脂肪肝的利器」。在血液檢查方面,由於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數肝功能正常,因此抽血不見得能發現有異;倘若血液檢查數值超標,有其中一種可能是脂肪肝帶來的肝臟發炎,這時要特別謹慎,別讓肝臟反覆發炎、結疤,持續走向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市面上還有其他健保未給付、需要自費的肝臟影像檢查,李懋華認為那同樣是評估肝功能與肝纖維化的工具之一,同樣不像肝切片檢查那樣能確認診斷,且不是健保給付疾病治療的要件,因此若醫師在判斷病情上不需要,那麼病人未必要額外自掏腰包檢驗。

國內脂肪肝年輕化、瘦子也罹病 成人均應每年「超」1次

李懋華為台灣較擔憂的不是診斷不足,而是疾病盛行率隨肥胖與代謝症候群攀升,且漸漸年輕化。「台灣調查脂肪肝的盛行率在3到5成不等,門診中很多年輕病人,有的甚至未成年、在高中升大學階段體檢肝功能不正常,一來到這裡就確認過重、嚴重脂肪肝」。

(肥胖是脂肪肝的危險因子之一,近十年來,我國國中學生過重與肥胖率有增加趨勢,不可不留心對健康的負面影響。資料來源/衛福部國健署健康促進統計年報,整理製圖/羅真)

他也強調,雖說常見的脂肪肝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脂、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肥胖等,但是瘦的人裡頭也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有脂肪肝。因此,在超音波檢查普及的情況下,肝病基金會推廣自問「今年『超』了沒?」每年做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同時偵測肝膽腸胃及血管問題是否有異狀。

及時診斷 肝損傷或許可逆

「及時診斷,肝損傷或許可逆」是美國心臟協會官方發布的新聞強調的重點之一。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醫學教授暨聲明撰寫委員會主席保羅.杜爾提到,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減重或避免體重增加,是促進多數⼈健康的有效之道。

目前脂肪肝尚無經核准的特效藥,生活型態的改變在治療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飲食方面的建議包括降低脂肪、限制精製糖、選擇富含纖維的蔬菜及全穀物,並且可考慮地中海式飲食。此外,要避免攝取酒精,因為即便是少量酒精都會加重脂肪肝並干擾肝臟修復功能。

減重也能帶來很好的療效,文獻顯示,每天20~30分鐘的⾝體活動可以減少肝臟脂肪並增加胰島素敏感度;而減少5~10%的體重能逆轉許多患者的脂肪變性、減少肝炎程度。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