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劇《犀利人妻》走紅的女星朱芯儀,在3月8日剛好是她36歲生日這天,透過Youtube頻道「芯情日記」上透露自己罹患乳癌第2到3期,甚至已轉移到淋巴,因此正積極做全身性治療。朱芯儀回想自己過去經常不自然發燒、身上傷口不容易好、乳頭經常搔癢、乳房上長痘痘不容易好,可能都是前兆。在醫師及老公的建議下,終於前往台大醫院掛乳房外科,歷經超音波、穿刺、切片等檢查,最終確診是癌症,讓朱芯儀忍不住在檢查台上流淚。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提醒:「乳癌為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的第4位,但早期發現多半預後良好,大部分開完刀,做完化學治療,吃抗荷爾蒙藥物5年,就可結束療程。初經早、停經晚,晚生育或沒生育,罹患乳癌機率比較高,意味終其一生女性荷爾蒙暴露量比較多的人,得到乳癌的機率是比較高的。有乳癌家族史的,風險更高。」
癌症對現代人來說,已是全民避不開的風險,如果能以正確精準的篩檢並配合最新療法,癌症將不再是絕症,我們也能務實的戰勝它,重新奪回健康自主權。
乳癌可以預防嗎?
乳癌基本上沒有辦法預防。我們先來談乳癌的危險因子。很多人發現得了乳癌,但自身並沒有什麼危險因子,像是家族沒有人得乳癌;初經沒有來得特別早,並非12歲前就來;停經也沒有特別晚,55歲以前就停經;生育年齡沒有比較晚,在30歲前就當媽了。
過去有研究顯示,罹患乳癌者有80%找不到特別的危險因子致使罹癌。台灣當今的生活型態不同以往,30歲以前生小孩的女性愈來愈少,某種程度而言,乳癌增加可能和社會變遷有關,所有乳癌危險因子,包括初經、停經、生育等都和現在生活習性有關,但也很難改變。以前我跟病友演講的時候,有人說,太晚懷孕容易得乳癌,所以希望女性早點生育,可是等到發現早點生育了仍舊罹患乳癌的時候,說不定就會後悔。最麻煩的情況是,較早有性生活又沒有生育,不僅可能得到乳癌,還加上子宮頸癌。
另外一個變化是飲食。研究發現,夏威夷的日本人罹患乳癌的人數提高,風險增加了,原因是,從日本搬到夏威夷,飲食習慣改變,偏向西化。這個研究說明了癌症跟環境有關,夏威夷大環境很不錯,所以最有可能的因素就是飲食習慣。此外,就是家族史。家族有人得了乳癌,甚至做了基因檢測,發現真的和知名影星安潔莉娜.裘莉一樣,有BRCA1和BRCA2乳癌基因,這個危險因子是避免不了的。
至於初經來得早,可能跟小時候吃了很多西式食物(例如漢堡)有關,這個因子可以藉由多運動來平衡。關於停經時間,目前還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如何早點停經;真要早點停經,只能把卵巢拿掉。
不過,遠離、甚至避開這些生活中的危險因子,都不是真正實際可行的方法,所以才會說乳癌是不能主動預防的。
女性荷爾蒙暴露量多,罹患乳癌機率高
我們現在有被動預防,或者稱之為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指的就是篩檢。目前有種針對風險做法是:調控和乳癌相關的荷爾蒙。
藥物「泰莫西芬」(Tamoxifen)是乳癌患者的用藥,效用是和女性荷爾蒙競爭荷爾蒙接受體的結合,讓女性荷爾蒙不會跟癌細胞的荷爾蒙接受體結合,透過這種方式來治療乳癌。後來也發現該種模式可以預防乳癌,針對高危險群,像是帶有BRCA基因的女性,她們未必像知名影星那麼有勇氣,並不想把乳房切掉,這個時候可以服用泰莫西芬預防乳癌。
除了吃藥以外,切除卵巢也是一種方式,如果年齡已經超過40歲,不再生育了,又很擔心乳癌上身,另一個做法就是把卵巢拿掉,等於是提早進入更年期。那麼40歲會不會太早?當然會有缺乏女性荷爾蒙可能造成的問題,像是增加心血管疾病之類。
乳癌發生和女性荷爾蒙的暴露量相關,所謂初經早、停經晚,罹患乳癌機率比較高,指的是終其一生,女性荷爾蒙暴露量比較多的人,得到乳癌的機率比較高。如何將暴露量減少到適當程度,又可以避免心臟病等疾病,並不容易,所以「在更年期後補充女性荷爾蒙有沒有風險」一直是過去討論的焦點。美國隨機分配進行的研究顯示,服用女性荷爾蒙的組別,的確更多人罹患乳癌。
一般更年期婦女服用的女性荷爾蒙是雌激素再加上黃體素。哪些婦女需要補充黃體素加上雌激素?子宮還在、停經的人。如果子宮因為肌瘤或其他因素切除了,停經後無需服用黃體素,因為黃體素可以抑制子宮內膜增厚,如果沒有服用黃體素,只補充雌激素,會使子宮內膜變厚。
至於子宮還在的人一定要服用黃體素,否則內膜會增生。所以美國的研究分成兩組:一組是有子宮,一組是沒有子宮;有子宮的加黃體素,沒有子宮的沒有加黃體素。結果顯示,有子宮組別補充黃體素加雌激素後,罹患乳癌的機率增加了,另一組別沒有加黃體素、只補充雌激素,罹患乳癌的機率並沒有增加。
有些人經歷更年期期間,身體狀況連連,一定要服用女性荷爾蒙,如果有肌瘤也可以考慮拿掉子宮,如此一來,不用補充黃體素,可能比較不會罹患乳癌。所謂主動預防就是採取一些措施,避免癌症發生。
BRCA基因變異的影響
癌症通常會提到家族史。乳癌明顯和家族史有關,意指家族不只一個人罹患乳癌,通常指家族有2到3個人都是在50歲更年期前罹患乳癌。要特別留意家裡男性得乳癌,因為男性乳癌很少見,很可能是遺傳基因的問題。另外家族有人罹患胰臟癌、攝護腺癌、卵巢癌,這三個癌症都和乳癌有關,有以上家族史的人都要考慮做BRCA基因的檢測。
以安潔莉娜.裘莉為例,身為知名影星,40歲時的她怎麼捨得在還很需要性感象徵之際,毅然決定切除乳房呢?因為研究顯示,如果要進行乳房切除要在40歲以前。
40歲以前不行動,也許41歲就會罹患乳癌。因遺傳基因而觸發的乳癌,多為三陰性型乳癌,預後比較差、治療的武器比較少、比較有問題。好消息是,近一兩年研究指出,針對BRCA基因有變化的乳癌,已經有藥物可對治。
有些人擔心,如果檢測後發現基因變化,反倒無法下決心切除乳房或卵巢,或是影響下一代的生活;有些人決定檢測,畢竟有50%的機會是可以安然過關的,確定沒有這項遺傳基因,接下來可以輕鬆些。打開潘朵拉盒子之前,的確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2021年6月初,針對BRCA癌症基因藥物的消息正式發布了。乳癌病人,尤其是三陰性乳癌患者,從此多了一個選項、一個治療的可能性,因此我們會積極提醒患者考慮做基因檢測,下一代也可以做。
我有一位朋友的母親很早就因卵巢癌往生,後來他的兄弟之一罹患胰臟癌,也就是家族中胰臟癌跟卵巢癌同時發生,之後家屬做了基因檢測,確定有基因問題,沒多久,另外一位兄弟又得到胰臟癌。
對男性而言,當家族有這種基因時,並沒有主動預防這個選項,因為胰臟和攝護腺沒辦法提早切除。女性並非不會罹患胰臟癌症,只是乳癌、卵巢癌比較多。如果有此基因,需要認真考慮早點拿掉卵巢,安潔莉娜.裘莉是先動乳房切除術,後來再將卵巢拿掉。
安潔莉娜.裘莉的新聞出現時,一些乳癌病友說安潔莉娜太不勇敢了,她們認為她應該勇敢面對可能發生的乳癌,真的發生了再和乳癌戰鬥,她的做法就像沒有上場就舉牌服輸的感覺。
但在我看來,安潔莉娜其實是最勇敢的,她知道可能的問題,了解風險後決定怎麼做,這是理性的分析。我覺得這是東方人欠缺的訓練。面對難題,即便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還是必須選擇。
早先我們在進行基因檢測時,確定病人有BRCA的問題,但常常發現,如果不是患者自己摸到腫塊,大都認為不嚴重。比如,我們發現乳癌是零期,將腫瘤拿掉,後來又知道有BRCA問題的時候,會建議患者考慮像安潔莉娜那樣,將兩邊的乳房切除,以確保不會發生不能治癒的乳癌,可是多數患者並不願意。
不同風險層級的篩檢策略
被動預防,就是前文所謂次級預防—「篩檢」。雖然沒有採取主動方式讓癌症不要發生,但希望發生的時候,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就會好一點。
這是為什麼高風險族群需要比較密集的追蹤檢查,低風險族群不需要,甚至高風險族群太早或太密集做乳房X光攝影,也會擔心X光反而引發乳癌發生,所以有遺傳基因問題的人應該早點考慮做乳房核磁共振篩檢。那麼年輕人,例如30歲時做X光攝影,會不會反而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沒有人可掛保證。至少核磁共振沒有輻射線問題,所以本身是高風險或低風險,或者是一般風險的人,篩檢策略都不一樣。
如果家族有人得乳癌,自己沒有生育或者很晚當媽媽,而且初經來得早、停經又晚,即便沒有BRCA基因問題,鑑於家族有人罹患乳癌,也是需要提早篩檢的高風險群。
健保針對45歲以上的婦女,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在每兩年的乳房X光攝影期間,如果乳腺緻密或自我檢查覺得怪怪的,建議到醫院安排乳房超音波檢查,也就是一年做乳房X光攝影,一年做乳房超音波檢查。而針對有BRCA基因問題的人,更應該考慮自費做核磁共振檢查。
由於核磁共振一般收費大概是15000元,沒有症狀的人需要自費。即使沒有BRCA基因的問題,可是本身有很多危險因子,想要小心預防,當然可以考慮自費核磁共振檢查。
所以,主動預防和被動預防如何運用,端看危險因子而定,都可以和醫師討論、適當安排。
本文摘自今周出版社《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一書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