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星期日文學‧俠之大者,情之所巔:王家衛與劉鎮偉的金庸武俠改編

明報

更新於 04月28日04:11 • 發布於 04月27日20:30 • 星期日文學
《東邪西毒》電影海報(網上圖片)
《東邪西毒》電影海報(網上圖片)
《東成西就》電影海報(網上圖片)
《東成西就》電影海報(網上圖片)
《九一神鵰俠侶》電影海報(網上圖片)
《九一神鵰俠侶》電影海報(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金庸筆下有「雙鵰」,分別是《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兩部作品先後於1950年代開始連載,可謂香港武俠小說熱潮的代表。兩作經典程度不相伯仲,歷來已有幾次相當出色的影視改編,但爭議之最,則莫過於1990年代王家衛和劉鎮偉的版本。

王家衛和劉鎮偉這對後來奠定了澤東電影江湖地位的「雙鵰」,最廣為人知,當然是他們公司的開山之作,兩人各自一部,王家衛拍《東邪西毒》,劉鎮偉拍《東成西就》,從今日的角度來看,兩片分別在(王家衛的)個人藝術風格及(劉鎮偉的)商業速食製作上成為典範,但這其實並不是王家衛與劉鎮偉的第一次成功。此前,他們第一次將金庸作品「動刀」改造,是由劉德華、梅艷芳和郭富城主演的《九一神鵰俠侶》。

踏入1990年代,已經歌影視多棲,紅透半邊天的劉德華,離開無綫電視獨立發展,剛成立了天幕製作有限公司,全力投資自己主演的作品。天幕對1990年代的香港電影發展是一股很大的助力,特別是劉德華憑着明星號召力與新銳導演合作,開拓題材大膽的作品。天幕的創業作,就是由劉鎮偉和元奎執導,王家衛編劇的《九一神鵰俠侶》。

不過,電影與金庸原著小說《神鵰俠侶》幾乎無關,《九一神鵰俠侶》的劇情只是跟《神鵰俠侶》裏楊過與小龍女失散多年的段落有一些脗合,反而故事背景及角色造型都是取材自日本漫畫《城市獵人》。兩年後成龍都拍過一部《城市獵人》,可見當時日本漫畫正在香港如日中天,深受讀者歡迎。

糅合日本漫畫和香港武俠

《九一神鵰俠侶》糅合了日本漫畫和香港武俠小說兩大流行文本,卻同時脫離原著,做了一次頗為另類的crossover,故事發生在一個架空的科幻世界,既承傳了中國武俠風格的動作場面,也有着充滿未來元素的機關道具,漫畫色彩濃厚,古代、現代與未來隨意拼貼,讓《九一神鵰俠侶》在1990年代初顯得五花八門、良莠不齊的古裝武俠風潮之中,可謂異軍突起。

《九一神鵰俠侶》的成功關鍵,跟1990年代的明星效應畫上等號。有劉德華、梅艷芳坐鎮,香港觀眾能夠接受比較偏鋒另類、情節跳脫的作品。不過,這個套路並非每一次都成功,在《九一神鵰俠侶》票房風評雙收之後,天幕電影隨即再下一城,開拍《九二神鵰之痴心情長劍》,同樣是天馬行空,既武俠又科幻的混合作品。不過劉鎮偉與王家衛並沒參與這部續集,《九二神鵰》由黎大煒與元奎執導,野心勃勃的天幕甚至不惜工本移師加拿大拍外景,於當時的高產量拍片年代,是一部相當大手筆的港產片。然而,《九二神鵰》只贏口碑,票房遠遜《九一神鵰俠侶》,也可能預視了天幕成本控制不善,只有幾年風光就無以為繼,最終要賣盤結束的命運。

不過,沒有參與《九二神鵰》的劉鎮偉,同年拍了另一部《92黑玫瑰對黑玫瑰》,在某種意義上,《92黑玫瑰對黑玫瑰》才是《九一神鵰俠侶》的真正延續,觀照劉鎮偉往後幾年一系列《大話西遊》、《超時空要愛》神經刀作品,古裝喜劇與平行時空概念皆具,可以窺見一定雛形。

《九一神鵰俠侶》和《92黑玫瑰對黑玫瑰》兩部電影,劉鎮偉最初都不掛名,分別用了黎大煒和陳善之的名義,他本人沒對此解釋和澄清,眾說紛紜,甚至認為涉及電影公司合約糾紛,而且,本為金融行業出身的劉鎮偉,最初投身電影公司是負責管理財務,並不是創作崗位,跨部門涉足創作時經常化名,最為人熟悉就是編劇技安。

兩人電影風格大異,但識於微時。鄧光榮在1980年代重組大榮電影為影之傑製作,將劉鎮偉和王家衛羅致旗下,備受重用。經歷《阿飛正傳》贏了獎項,卻蝕了半間電影公司之後,鄧光榮淡出,身價翻了不止十倍的王家衛則決定自立門戶,找劉鎮偉一同創立澤東電影。兩年前,他們為天幕打響名堂的作品是《九一神鵰俠侶》,而澤東的開山之作,同樣都是拿金庸小說做改編,也就是取材自《射鵰英雄傳》的《東邪西毒》和《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他們最初確實打算拍兩部電影,王家衛拍上集,劉鎮偉拍下集,也可能就是取名「東邪西毒」的原因,但到底是加起來一個故事,還是一個故事以兩個版本對照?其實沒辦法單單從《東邪西毒》和《東成西就》推敲,只肯定劉鎮偉一開始打算拍的並不是《東成西就》,而王家衛在《東邪西毒》裏的最初構思、角色背景及演員分配,也不是後來觀眾見到的版本。

王家衛拍電影的節奏與講究速食效率的香港電影一直不搭調,雖有《阿飛正傳》前車可鑑,但《東邪西毒》明顯重蹈覆轍,而且是王家衛最接近難產的作品。電影以金庸原著《射鵰英雄傳》裏的幾位武林高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為主角,另編他們成名之前的往事。跟《阿飛正傳》的排場相若,每一個角色都由明星演員擔崗,張國榮、梁朝偉、梁家輝、林青霞、張曼玉、張學友,可謂群星拱照。結果巨星多,問題更多,譬如拍攝時間太長,遠遠超過演員檔期,大部分角色都沒一起出現過,行程緊迫的王祖賢拍到中途就離開劇組,最後只剩低8秒——在後來的終極版,戲分完全被刪走(她的缺席,反而成為《東邪西毒》常被影迷談論的一大話題)。其次,電影以金庸武俠改編為旗號,起初就以港產片裏最主流的武打動作片作宣傳,結果太少打鬥場面,到終極版甚至將舊版一些打鬥場面大幅刪走,在《精裝難兄難弟》裏就被王晶揶揄為找一群巨星在荒涼野外走來走去。

《東邪西毒》的原本構思,可能只有王家衛和劉鎮偉心裏最清楚,也可能根本就不是觀眾最終見到的這種散文式的「歐陽鋒荒漠野店閒話」。甚至並不是發生在荒漠,據聞《東邪西毒》一開始是打算找一個開滿桃花的地方取景,因為張國榮一開始並不是飾演西毒歐陽鋒,而是桃花島主東邪黃藥師。梁朝偉才是西毒歐陽鋒。舊版《東邪西毒》有出現過張國榮沒有留鬚的長髮造型,應該是拍攝初期張國榮「仍是」東邪的片段,不過,最後情節及角色幾經改動,南帝與中神通沒有亮相,梁朝偉最後把角色給了張國榮,自己則變成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盲劍客。

原版故事到底如何,也成為許多王家衛影迷的佐酒夜話。幾經推敲,《東成西就》雖然是一部喜鬧賀歲片,但角色分配可能較為接近劇本初稿,也就是說,梁家輝是南帝,劉嘉玲反串飾演周伯通。不過《東成西就》也不完全就是劉鎮偉版本的《東邪西毒》,事實上《東成西就》這個片名和提議都是出自王家衛的。最初澤東擬定1993年賀歲片當期上映《東邪西毒》,如此星光熠熠的陣容,顯然備受關注,但王家衛來不及完成作品,於是他提議調轉次序,由劉鎮偉先拍後篇,作為賀歲片應急,好讓他可以慢慢完成《東邪西毒》——後來都是拍得太慢,還要多拍一部《重慶森林》再應急。

劉鎮偉後來在一些訪問中提到,《東成西就》是王家衛臨急抱佛腳,抱他這個菩提老祖,只是用了10天寫完劇本,再在一個月內拍完的即興之作。王家衛的《東邪西毒》由本來的前篇變成了後篇,或是獨立一作,而真正由劉鎮偉執導的《東邪西毒》後篇,就跟《阿飛正傳》續集一樣並不存在。

成功的失敗作vs.

失敗的成功作

但1990年代真不愧是個恃才傲物的電影好年華,如何即興,如何奢侈,兩部作品都成為澤東的代表,一個月交貨的《東成西就》,成為澤東開山之作,劉鎮偉更沒想過電影大賣之餘,能夠紅遍中港台。《東邪西毒》則被王家衛視為個人電影品牌的開筆,他明顯非常重視,不拍到滿意誓不罷休,於是拍了一年又一年。可以想像,電影到最後根本未拍完,或者根本拍不完,只不過已有無限組合的素材,常形容王家衛拍電影沒有劇本,比較貼切的講法是,劇本根本不重要,因為《東邪西毒》就是完全用剪接來生產情節,用電影語言去說電影。對於一些覺得影視改編需要忠於原著——特別是有廣大讀者的金庸武俠小說,或堅信劇本乃是一劇之本的觀眾,《東邪西毒》無疑是一套不依章法的旁門左道,所以它是一部很成功的失敗作,成功在於,王家衛以失敗的、不完整的影像片段,證明了電影本身就是能這樣憑空拼砌,移花接木說完一個故事。近代影像資訊氾濫,我們都深知剪接重構是一門「偽術」,誕生在廿多年前《東邪西毒》正是一場登峰造極的「偽術」。

但《東邪西毒》同時也是一部失敗的成功作。不是因為它超支拍攝、貨不對辦、讓很多觀眾失望而失敗,而是失敗於它徒有武俠電影的滄桑皮囊、江湖人的味道,卻沒有武俠的靈魂。王晶恥笑王家衛只是把一群演員拍成了行屍走肉,其實罵得沒有錯,這也不是因為《東邪西毒》打鬥場面少、角色互動對白少,而是王家衛在創作《東邪西毒》的年代,電影真的拍了很久,但他並不理解武俠,也無意去理解、探問何謂武俠。揮霍了的時間,可能只是用來思考如何將武俠變得不武俠,拍出不像大家所想像的武俠電影。但想來想去,武俠都只是掛在《東邪西毒》身上的一副皮囊,卻其實是金庸之所以是金庸,而且作為武俠小說名家被推祟的主要原因。武俠小說,寫武的人多,寫江湖的人也多,但念念不忘於俠的人始終很少。行俠義者,有大小之分,濟人困厄快意恩仇,只是小俠,為國為民,方為俠之大者,這正好就是金庸借《射鵰英雄傳》主角郭靖對《神鵰俠侶》主角楊過所說的一番寄語。

改編自《射鵰英雄傳》的《東邪西毒》尚未參透俠意,它只是作為《阿飛正傳》的延續,那時候王家衛有興趣的就只是人的情感恩怨,人在某個時勢裏的失落和浪蕩,還沒有翻過洪七望見的那座山,再登峰造極都只是看到自己。

另一種「俠之大者」

真正對「俠」這個老派、傳統理念有所探問,對金庸「武俠」一說有所顛覆的人,其實是替王家衛拍了《東成西就》的劉鎮偉。《東成西就》當然沒俠氣可言,但兩年之後,劉鎮偉就在《大話西遊》借至尊寶(孫悟空)的頓悟,借佛性,說俠道,要拋下私人恩怨,忘我方能成就大我,度天下蒼生。後來《大話西遊》在中國大陸紅到發紫,孫悟空的前世太多人說過了,後續的掛名電影多不勝數,唯獨一半西遊一半星戰的《情癲大聖》能夠撥開沙石見真淳,借唐三藏對佛心的迷失,反問何為大愛。謝霆鋒飾演的唐三藏,本為迂腐的和平主義者,落難時跟自覺形醜、只配做邪魔外道的妖女相戀,見天庭正道打着降魔伏妖的名義同樣手段血腥,甘願辭佛成魔,大鬧天庭,反見俠義之氣。捨棄大愛,敢與大我為敵,反而是情之所「癲」,另一種的俠之大者。

要說電影所表達的意境,對世俗人性的觀察,予人感覺很「俗」的劉鎮偉,有時比王家衛更高。畢竟,王家衛要去到十多年後的《一代宗師》才從天生沒腳的小鳥追上劉鎮偉,翻過「見自己」的高山,走向「見天地,見眾生」的境界,借天下時勢,說武學傳承,拍到一部真正的武俠電影。王家衛高傲,但其實淺白,沒想像中那麼難以理解。真正令人費煞思量的人,往往是劉鎮偉才對。惟高處不勝寒,也成為了他和王家衛之間的最大分別。

(電影改編金庸系列三之二,每月最後一個周日刊出)

文•紅眼

美術•劉若基

編輯•鄒靈璞

電郵•literature@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