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劏房在香港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可以是新聞裏恐怖的火災現場,可以是視覺上荒謬的人類生境——在極其有限的空間扭曲地躺卧、狼狽地吃喝拉睡,推至極端,更催生出「廚廁合一」的空間;以至外國遊客也產生好奇,出現參觀真實劏房的「黑色旅遊」。然而,當劏房是一個人切切實實的家的時候,又會是怎樣?
政府近年明言取締「劣質劏房」,將最低樓面面積擬定為8平方米,必須有窗及獨立廁所,但劏房戶的實質生活經驗又是如何?除了貼上狹窄與窮的標籤,又有無其他敘述的可能?一名研究劏房的學者連結藝術工作者,以劏房為題,辦了一個展覽,且看他們如何演繹。
展覽名為「所有:聽見118.4呎的聲音故事」,由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黎苑姍連同藝術工作者岑宗達及羅妙妍策劃,結合學術與藝術,以劏房內的聲音與物件為主線,探討人的生存狀態與居住空間,以及與城市政策的關係,展現人如何在有限空間中建構「家」。
展覽緣起自黎苑姍2021年開展有關劏房的研究,在田野調查走訪約50個家庭的過程中,她發現當空間成為限制時,物件往往成為透露人們如何生活,如何建構棲居之所,或擔負起照顧者責任的重要媒介。黎於是在訪問時加入兩條問題:「最珍惜、火燭都會帶着的物件是什麼?」、「最實用的物件又是什麼?」答案因人而異,對媽媽而言是電飯煲,在小孩眼中則是來自朋友的禮物……帶着社會學的問題意識走進社區,黎苑姍挖掘出一個個真實而令其觸動的故事,但研究者學術論文的受眾有限,難以觸及大衆,未必能反饋給受訪者,甚至舉辦記者會也難引起關注,似乎無法讓這些重要的事與物被看見。這種「不甘心」使她找來劇場工作者岑宗達及羅妙妍兩名藝術界的好友合作,將學術研究與政策倡議的論述轉化為門檻較低、面向大衆的展覽,擴大議題討論的範疇。
須以特定身體姿態聆聽
由田野調查的故事出發,黎苑姍起初將展覽核心定焦於空間內的物件,再由兩名劇場工作者運用他們熟悉的表達方式,通過聲音呈現物件所承載的關係和情感。「討論一個人的存在本身,以及其存在怎樣和空間產生關係,都是關於聲音的問題。」岑宗達說,通常人們以為聲音只在事件發生時產生,事實上聲音時時刻刻存在;當身體習慣了特定空間後,人甚至能從聲音辨認環境。而聲音作為一種流動的載體,也能與受訪者珍視的物件產生關係,賦予或轉化出新的意義。對他而言,「聽」不僅限於耳朵的功能,而是跟身體狀態緊密相連,涉及全身感官的參與,而身體、聽覺和空間的關係是在居住環境日復日塑造而來:「居住的生活形態會影響我們如何聆聽身邊的事物。」而相較於文學和電影,羅妙妍認為聲音是較為平等的體驗方式,能讓參觀者在展覽中沿着聲音與微小事物的絲線「聽見」生活經驗的故事。
有別於展示劏房居住困境,展覽將重心放在住戶與空間的感情連結——「劏房能否被稱為家?」答案因人而異,但黎苑姍強調由「甩皮甩骨」的不適切居住空間到建立起一個「家」,需要付出極大勞動與情感投入,而透過將一件件取自真實生活空間的物件轉化為聲音裝置,她希望能令參觀者感受到建立起棲居之所的漫長過程。
面對近年帶人「遊覽劏房」的暗黑旅遊,黎苑姍雖不完全反對,策展時卻想極力避免「體驗劏房」的形式。「大家都知劏房不是開心的生活空間」,比起描繪環境的惡劣,她更希望呈現受訪者對居住狀態的感悟與記憶。說到底,劏房現象核心指向的是人如何面對自身生存的狀况。與其站在遠方「想像」劏房,她認為參觀者總能傾聽到受訪者對空間、關係、家、物件的思考與自身的共通之處,從他人經歷反照自身。
展場分為3個區域,空間逐漸變窄,展出的物件與聲音裝置從關乎日常生活的拖板、盆栽,層層過渡到私密敘事——訴諸情感的畢業證書、行事曆,乃至女兒的牙齒盒,這些物件展現的不止是劏房空間,更是以這種生存狀態活着的人:低收入家庭、大學講師、文藝青年等,展覽望破除大眾對劏房只有「貧窮」的單一印象,意識到這些「住在劏房的人」還有更為人性化與多元的面貌。岑宗達指因應劏房狹窄的生活環境,展覽運用了多種感應器,部分更以物件作發聲裝置,如將地蓆化為震動膜,又或將拖板作為操控裝置的開關,部分裝置更要求參觀者以特定的身體姿態聆聽;又以物件不直接相關的聲音,或特別的發聲方法側寫呈現立體的生活狀態,希望提醒參觀者以不同視角重新關注和留意周遭日常事物。
劏房戶聲音導航4條散步路線
展覽選址社區客廳「煥居生活館」,而展覽的脈絡更延伸至社區。以展覽場地為起點,黎苑姍根據田野調查的地點及故事設計了4條聲音旅程,並邀請受訪者聲演不同角色,以聲音引導參加者跟隨其日常生活軌迹探索葵涌社區,感受其與社區的連結。由展覽內裝置到聲音旅程,羅妙妍盼以不同呈現方式提問:「可以如何同理他人的處境?」從展場中的物件與聲音建構出某種印象後,真正走進社區,聆聽着敘述者的日常體驗探索,又是另一種同理的角度。劏房母親、少年、工廈青年、社工——每個角色走進社區所看到、經歷的部分都不同。
社區散步近年興起,但散步是否純是休閒?岑宗達指,散步觀察城市來自法文詞「flâneur」,在學者的翻譯下多出了帶着批判視野游走、觀察城市的意味。而當展覽在架設的場景以物件訴說私密故事,聲音旅程則讓參觀者以「局外人(outsider)」游走城市空間,聆聽局內人講述自身即目之景。隨意向上望,原來已是一排劏房,「距離的反差,讓這些看似隱而不現的問題更形存在」,岑宗達說。
展覽與團隊設計的聲音路線無法代表所有劏房戶的生活經驗,但羅妙妍希望參加者體驗過後,也可帶着這樣的視角面對不熟悉的街道,乃至重新審視自身的社區。黎苑姍也指,生活經驗和規劃息息相關,許多時更要親身走入社區才知道規劃友善與否,寄望參加者往後除了欣賞社區有趣的部分,也可進一步思考結構怎樣影響不同的關係。再走過某段平平無奇的路,或許也能想到「這樣設計的話坐輪椅的人怎麼走」?
日常用品、故事成藝術品
辦展覽不易,對羅妙妍而言是由許多偶然出現而充滿「靈光」的時刻組成。如展覽最後一部分雖展出了由女學生凱瑜的二胡改裝而成的裝置,但原來的訪問對象是其母親,女兒在訪談間因緣際會演奏二胡,方成為了展品之一。黎苑姍提到不少受訪者原以為自己「沒有故事」,覺得故事的門檻很高,但其實故事就是日常生活。羅妙妍指「展覽未成形時,我們已經是故事的首批聽眾」,不帶前設跟街坊聊天時受到的感觸,相信也可透過聲音裝置和物件傳遞給參觀者。
展覽展出了受訪者阿芳視為自身成長紀錄的行事曆,裏面寫滿了她2014至2015兩年間參與社會事務的日程,經改裝後一揭開行事曆便可聽到她親述書中事,而黎苑姍指受訪者看過展覽後也驚訝自己的經歷竟轉化為藝術品,希望在展畢後收藏。 展覽雖未必能為居民當下的生活處境帶來顯著改變,但將訪問內容化為展覽的重要材料後,或能成為重新觀察自身生活價值的契機——「原來我雞毛蒜皮的日常事也有人想知道。」策展,也是賦權(empowerment)的過程。
思考生存「最低標準」
聲音與空間的感知、人與居所的關係,皆與政策息息相關。展覽雖未直接討論政策內容,但通過置入小量相關數據,以及聲音路程與展品的互動,引導參觀者思考個人居住經驗如何與社會政策制度產生連結。隔開展區的3道門愈來愈小,乃至要求參觀者彎腰穿過,正是以藝術策展的方法讓參觀者感知改善政策規劃有多迫切。
「簡樸房」政策諮詢期尚未結束,黎苑姍期望展覽的方式與經驗可引起相關的討論——政策影響的不止劏房戶或業主,而是會將整個社會對「生活空間最低標準」的思考定調,例如,8平方米的房間或會長此作為生活的最低標準。如果劏房真的代表貧窮,我們又該如何看待簡樸房?展覽名為「所有」,既指全部,也是所有擁有之物,英文名中的Belongings則指歸屬感。而當生存的「最低標準」被明確地界定下來,我們還有沒有空間思考怎樣的生存狀態才算「可接受」?我們的「所有」還剩下什麼?又有何歸屬?
「所有:聽見118.4呎的聲音故事」展覽
日期:即日至1月26日;2月1至16日
時間:周二至日上午11:00至晚上6:00
地址:新界葵涌大隴街23-51號銀行大廈47號地舖煥居生活館
文:鍾卓言
設計:賴雋旼
編輯:梁曉菲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