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靠「自我慈悲」4步驟告別20年焦慮!哈佛心理學家:請像對好友一樣對待自己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4年12月20日04:23 • 發布於 2024年12月20日04:23 • 出處/康健雜誌 文/葉懿德 圖/photoAC
靠「自我慈悲」4步驟告別20年焦慮!哈佛心理學家:請像對好友一樣對待自己
靠「自我慈悲」4步驟告別20年焦慮!哈佛心理學家:請像對好友一樣對待自己

面對困難或挫折時,你是苛責或善待自己?哈佛心理學家克里斯多弗.葛摩(Christopher Germer)曾深陷焦慮20年,最後透過自我慈悲練習找回平靜。自我慈悲究竟是什麼?該怎麼做?

「我的焦慮主要來自於上台演講,有一次我要在大概75位心理治療師面前演講,卻說不出話來,」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克里斯多弗.葛摩說。

他攻讀心理學,也學習過正念,卻長達20年無法擺脫焦慮,直到某次,在禪修中心裡,當時的靜心老師要他感受當下,並反覆對自己說:「願我保持安全,願我內心健康,願我能夠得到平靜。」

這些話在4個月後的一場演講發揮效果,「當時我在哈佛大學的大型醫學研討會上演講,雖然仍感到焦慮,不過我好像聽到一個聲音在說,『願你感到安全,願你感到平靜,願你健康』,這是很不一樣的體驗,過去會覺得台下觀眾都是敵人,但練習『自我慈悲』後,所有事情就改變了。」

練習自我慈悲,有助減輕壓力、焦慮

葛摩所說的「自我慈悲」,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克莉絲汀.娜芙(Kristin Neff)所提出,「善待自己」是最核心的概念。「我害怕演講時被批評,擔心自己看起來不夠專業或能力不足。這種羞恥非常難以捉摸,即使我做了20年的正念練習,它仍然隱藏在暗處。然而,自我慈悲將羞恥帶到了明處,並且開始療癒它,」葛摩說。

2010年,葛摩和娜芙共同開發了「正念自我慈悲(MSC)課程」,全球有多達25萬人參加,甚至也特別為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從而協助他們提高心理韌性,解決職業倦怠的問題,在疫情期間就有不少醫護透過自我慈悲練習來減壓。

2024年6月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發表的一項研究也指出,練習自我慈悲,能增加醫護人員正面情緒,減輕壓力和焦慮。

像對待好友一樣善待自己

自我慈悲對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正面影響,甚至能改善人際關係。但什麼是自我慈悲?

回想一下,如果朋友碰到了困難或挫折,你會對他抱持什麼樣的態度?心裡有什麼想法?如果換作自己遭遇挫折,你也會對待自己如此溫暖嗎?

「大多數人對待他人時,跟對待自己的態度往往不一樣,如果你用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朋友,那你就不會有朋友,」葛摩說,「當我們受苦時,最不應該做的就是再去責怪自己,但這恰恰是許多人會做的。」

自我慈悲並不是自私或逃避,而是在面對困難、挫折時,像對待好友一樣關愛自己,給予自己支持和理解,而不是苛責或批判。

自我慈悲包含3大要素:

・正念:覺察當下經驗,接納當下的苦痛。在經驗痛苦時,能不抗拒逃避,能不被負面情緒和想法吞噬而放大痛苦。當我們覺察到痛苦、與痛苦並存,才能給予自己關愛與寬容。

・人類的共同經驗:體認到每個人都有瑕疵、都會失敗犯錯,並認清人生充滿苦難,沒有人可以避免。當我們理解痛苦是人類共同經驗時,就不再覺得自己是孤單地承受痛苦。

・善待自己:對自己進行溫暖且支持的行動。犯錯或失敗時,能夠鼓勵、支持、保護、無條件接受自己,而不是批判、數落、嘲諷自己。

正念和自我慈悲彼此相輔相成,正念強調的是時時刻刻接納當下的感覺,而自我慈悲不只要接納當下的感覺,還要接納正在感覺的這個人,透過關懷和連結來調節情緒。

自我慈悲練習怎麼做?4步驟善待自己

葛摩說,其實自我慈悲很簡單,就是先問問自己,「此刻的我需要什麼?」接著給自己需要的東西。

當生活中遇到壓力、挫折時,都可以試著用自我慈悲練習安放自己:

1.想著生活中的困難、挫折,對身體哪個部位造成不舒服的感受?感受身體的壓力部位。

2.把手放在身上最不舒服的部位,可能是喉嚨、胸口或腹部,輕輕按摩,傳遞關懷給自己。

3.想想此刻最想聽到的話是什麼?試著對自己說:我在你身邊、你是個好人、我愛你等溫暖話語。

4.接著,如實觀察自己的感受,並讓祝福的話停留在心中。

通過持續練習自我慈悲,有助建立更健康的自我關係,提高心理韌性,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