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如何變得自信系列(上):誰說自信等於喜歡自己?關於自信心的三個常見迷思

Fairy’s Heart

更新於 2021年06月18日15:39 • 發布於 2021年06月18日16:10 • Ally (Fairy's Heart)

引子

 

 

 

「你這個無用的廢物!請問你有什麼事情是做得好的嗎?我看你還是沒必要再嘗試了,反正像你這樣的廢物,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難怪沒有人喜歡你,人人都嫌棄你,你要是早點死去就好了……」就這樣聽以上的對白,相信大家應該以為開口的人是某位欺負同學的霸凌者,或者是長期家暴伴侶的虐待狂。要不然的話,誰會說出這麼傷人的話?

 

但是如果我跟你說,曾經在一段時間裡面,我每天都這樣罵自己呢?如果我跟你說,我曾經每分每秒都把自己批判得體無完膚,甚至我根本記不起有一天我是過得開心呢?如果我跟你說,那時候我是多麼的自卑,甚至絕望到覺得自己一輩子都不會變得自信呢?

 

然而,自從大概兩年前開始,我突然變得自信了非常多。每天我的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遇上挫折也不會輕言放棄,還勇敢地嘗試了很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甚至於還有人問過我:「你真的是個挺樂觀正面的人誒,好像沒有甚麼能阻止你,你到底是怎樣做到的?」

 

到底我是怎樣走出以前自卑的狀態,並慢慢建立起今時今日的自信心的?在這次的系列文章中,我想在上篇先跟大家討論關於自信心的迷思,再在下篇分享一下三個改善自信心的方法。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就快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只有成功的人才有自信心嗎?

 

從小到大,我都特別羨慕那些受歡迎的「萬人迷同學」。他們一般性格陽光開朗,擅長討老師的歡心,還懂得怎樣跟不同的同學打交道。最重要的是,他們看上去是如此的自信,彷彿他們覺得自己就是最優秀的。那時候我總在想:「肯定是因為我太平凡,要是我跟他們一樣長得漂亮、性格好、擅長社交的話,肯定就會跟他們一樣有自信了……」於是,我很努力地改善自己成績,讓自己成為班裡面的第一名,還很積極地結交朋友。我以為只要我表現得足夠好,我自自然然就會變得自信。

 

然而,我很快就發現了這個方法並不有效。沒錯,當我每次拿到成績單時,我都會感到十分驕傲,甚至開始覺得自己好像比其他同學還要優秀。然而,這也代表了我無法忍受挫折,只要一旦成績有些許下滑,就會陷入自我懷疑的情緒,於是只好用盡方法地維持著好成績,甚至因為壓力太大而最終患上了焦慮症。

 

 

 

到底為甚麼會這樣?這就要說到一個叫脆弱的自尊心(fragile self-esteem)的現象。根據心理學教授 Michael H. Kernis,它是指「一些良好的自我感覺,但是很容易被挫折打擊到,所以需要持續地被支持及保護」。以我的故事為例子,當我還是成績優異的時候,要自我感覺良好是很容易的;但當我一陷入逆境,這種美好的自我形象就直接崩潰。正正是因為這樣,很多平時看似自信十足的成功人士,遇上挫折後卻變得萎靡不振,甚至再找不到重新站起來的力量。由此可見,建立自信心遠遠不只是變得成功那麼簡單(雖然這是其中一部份)。畢竟我們不可能永遠保證自己處於順境,總不能讓自尊感好像過山車那樣一直起跌吧?因此,我們需要把自信心建基於一些更加穩固的東西。

 

只要不停稱讚自己就會有自信?

 

 

自從我發現了一個人即使成功,依然都可以感到不自信之後,我決定轉向了心靈成長書籍。在那個時候,很多書籍都說自卑的解藥就是學會愛自己。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本書是 Louise Hay 的《創造生命的奇蹟》,書裡面教我們每天照鏡子的時候,可以一直對自己重覆說「我愛你」。一開始也許我們不相信,但說著說著就會說服了自己,直到變得自信為止。同時,我也嘗試寫下自己的優點,每次不開心的時候就看看,想讓自己一直維持著良好的自我形象。

 

一開始的時候,以上的方法確實有點效用,只要我嘗試肯定自己,好像當下子心情是變得好了那麼一點點。然而我很快就發現了,這種良好的自我感覺往往是維持不久的——不管我怎樣努力讓自己忽視自己的缺點,但只要我一遇到挫折的時候,羞恥感還是會像洪水般無情地把我淹沒。我無法阻止這些負面聲音的出現,事實上彷彿我越嘗試壓抑它們,我越感覺自己像是自欺欺人的小丑。

 

 

要理解這個現象,我們可以一起看看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一項心理學研究。他們將研究對象分成兩組,一組會重覆跟自己說「我是個值得喜愛的人」,另一組則不需這樣做。結果,他們發現自卑的人說完這些自我肯定句之後,不但沒有變得自信,反而自尊和心情都變得更差。

 

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想想看,如果自卑的人在稱讚自己之後,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念頭是「我好同意這個說法」還是「放屁呢,我才不是」?當然是後者!然後,為了反駁這條「看似不正確」的自我肯定句,下一步他們就會記起過去的失敗經歷,或者是留意到自己有多少缺點……最後,比起被自我肯定句說服,他們反倒是因為勾起了太多負面念頭,繼而變得更加不自信。

 

自信心等於自我感覺良好?

 

 

從小到大,我都跟著一個非常自我感覺良好的人生活。每當她犯錯的時候,她會說:「誰不會犯錯?我才不會道歉!」每當她表現不佳的時候,她會說:「你憑甚麼批評我?比我差的人多得很!」每當她見到在某方面比她優秀的人時,她會說:「她在事業有成又怎樣,可惜還是不如我嫁得好,估計一點都不幸福!」因此,我一直以為這就是自信心——每分每秒喜歡自己、不被任何挫折打擊到、總是拿自己的優點跟別人的缺點比較。

 

然而,這樣真的是自信心嗎?如果要無時無刻地喜歡自己,那就代表了我們要天天發掘自己的閃光點。然而我們是人,不可能有這麽多優點和成就,如果要持續地維持這樣良好的自我感覺,那麽我們就可能需要誇大自己的長處,對自己的錯誤卻視而不見,甚至不容許別人對自己有任何批評……這聽上去更像是自戀而不是有自信心。

 

 

因此,我們應該追求的不是喜歡自己,而是信任自己。兩者之間的分別可以用「偶像」和「拍檔」類比——偶像需要無時無刻維持良好的形象,因為一旦他們犯了甚麼錯,或者不再如以前有魅力,粉絲可能就會不再支持他們;而拍擋則不需要這樣小心翼翼,也許有時候我們也會跟拍檔吵架,有時候也會因為對方的錯誤而生氣,但說到尾我們還是願意跟他繼續合作,因為我們信得過對方的人品和能力。

 

同理,當我們追求的是「喜歡自己」時,那就代表我們無法接受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這樣只會導致兩個結果——要不我們變成忽視缺點的自戀狂,明明做錯了也不懂反省,亦變成聽不進任何批評;要不我們就成了擁有脆弱自尊的完美主義者,對自己有著極高的期望,做得好時會沾沾自喜,但做得差時卻把自己批判得體無完膚。相反,當我們追求的是「信任自己」時,因為沒有不現實的期望,反而可以理性地認清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也不會因為挫折而失去了前進的勇氣。

 

結語

 

 

根據 Oxford Languages,信心(Confidence)是指「感覺可以信任或依靠一個人」。從這個定義上來看,其實自信心從來都跟「喜歡」或「欣賞」自己無關。我們不需要無時無刻地自我感覺良好,也不需要達到甚麼重大成就,甚至有時候我們也會嫌棄自己的各種缺點,但我們依然可以對自己有信心。即使我們真的有朝一日遇上了重大的挫折,我們都知道自己會從錯誤中學習,然後從逆境中走出來——這種對自己的強大信念,就是我眼中的自信心。

 

不過,大家可能會說:「說就容易,我都覺得自己是廢物了,怎麼會突然變得開始信任自己?」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絕對明白你的感受,所以在下篇我會分享三個改善自信心的方法,保證全部都是我試過的方法,絕對不只是老生常談的廢話哦!請大家期待下篇吧!

 

參考資料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