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校園空間改造王 教室變身學生愛上流連

LINE TODAY

發布於 2022年08月06日02:00 • Kimmy

《空間改造王》是香港開電視的收視王牌節目,深受觀眾喜愛,大家都喜歡看住屋環境工程前後改變。近年校園美感逐漸受到重視,台灣特別啟動了「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劃」,進行校園改造,設計工程根據主題把教室進行大變身,將校園原本紛亂或閒置空間,改造成學生樂意造訪的地方。這項計劃除了實用性的考慮,為學生提供舒適的學習空間,更希望在日常間作美感培養!以下精選了3個設計,改造後真的讓人愛上上學!

苗栗縣南河國小x絮絮空間感知—— Project Ω

改造前的落葉堆肥區與雞舍分區不明,難以作為教學場域。
改造前的落葉堆肥區與雞舍分區不明,難以作為教學場域。
Project Ω不只明確把雞舍與堆肥的分區,也特別栽植香草植物增強學生五感體驗。
Project Ω不只明確把雞舍與堆肥的分區,也特別栽植香草植物增強學生五感體驗。
掃除道具整理區。
掃除道具整理區。

南河國小以往都有食農教學區,可是雞舍四周被牆及植物圍繞,一旁又設有落葉堆肥計劃,但沒有明確的分區,衛生問題難解決,飼養的雞隻多為老師與校工餵食,學生不會接觸這個區域。設計團隊「絮絮空間感知」設計前,考慮的是給學生與大自然共學的教學場所應該如何呈現。設計團隊將本來的雞舍,從封閉的角落移至開闊的中央,用流暢曲線的白色金屬圍籬,在樹下創造了一個「Ω」形的內凹場域,串聯起雞舍、大樹、食農花園、堆肥空間。改造後的校園,學生可以近距離觀察雞的行為、生活,讓每隻雞都有自己的名牌、有蛋架,堆肥的工具也各有其所,提供給師生一個舒適的自然學習空間。

3+2 Design Studio X 萬芳高中——小型積木美術館

改造前(左)、改造後(右)
改造前(左)、改造後(右)
洞洞板牆美觀之餘,也是積木收納櫃,設計清晰分明。
洞洞板牆美觀之餘,也是積木收納櫃,設計清晰分明。
模組化的方塊椅可轉換成教學、展覽及講座模式。
模組化的方塊椅可轉換成教學、展覽及講座模式。

3+2設計團隊從積木堆砌的概念出發,強調社團以積木創作歷史建築的教學特色,將萬芳高中行政大樓裡,40年老教室原先凹凸不平的地板與標配管線重整,以減法美學梳理空間,再加入簡潔鮮明的橘、灰、白色調,讓隨意拼砌的方塊椅,可依據不同的教學及展示需求,隨時靈活調整空間屬性,讓教室成為美感與創新收納併存的空間。走廊旁的窗戶,對外變身為作品展示窗台,對內則是兼具洞洞板牆的積木收納櫃。教室後方設有整面落地的樂高積木牆,為師生提供大面積的自由創作版面。這樣改造後,這裡不只是一間積木社團教室,更是一座小型的積木美術館。

高雄市仁武高中x暁房子創意設計——「作伙.辦桌」家政教室

改造前的家政教室與室外走廊,陰沉破舊。
改造前的家政教室與室外走廊,陰沉破舊。
家政教室裝修後,明亮開揚。
家政教室裝修後,明亮開揚。
設備依照設計團隊色彩規劃重新配置,讓整體更加活潑,連帶學生也更投入課堂中。
設備依照設計團隊色彩規劃重新配置,讓整體更加活潑,連帶學生也更投入課堂中。
大型設備系統性的收納入牆面,部分家電則直接展示出來成為空間裝飾。
大型設備系統性的收納入牆面,部分家電則直接展示出來成為空間裝飾。

你還記得上家政課的情境嗎?對煮食不太熟悉的狀況下,食材存放位置、廚具物件分散在教室不同角落,總是有點手忙腳亂!高雄這間仁武高中的家政教室也有類似問題,過去教室物件放置零散,且檯面、水槽、爐具分別在三個地方,使煮食時動線交錯混亂。「暁房子創意設計」以台灣辦桌文化為靈感,讓師生可圍繞在一起烹調、享用,既延續了台灣文化,也發揮到團隊合作精神。他們重新設計烹飪教室的配置,創造新的環狀教學動線;並且採用方便的收納模式,把牆面設計成有系統的雪櫃與收納櫃,讓繁雜的器皿、設備各就各位。此外,將燈具、抽油煙機加以整合於教室中央,塑造烹調區域的視覺焦點,讓烹飪做菜成為一種表演,有助教師示範,或讓同學大顯身手!

撰文:Kimmy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