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維基百科自稱非牟利機構 龐大金庫仍每日乞求捐款 乞食背後藏著驚天陰謀

新假期

更新於 2021年07月19日00:44 • 發布於 2021年07月19日08:44

香港英文獨立媒體Hong Kong Free Press(HKFP)早前報導,自2019年反修例運動,由網民自行管理及編輯的中文維基百科慘成政治戰場,香港及中國編輯出現分歧,有中國編輯更稱要向國安舉報香港編輯。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Unsplash|原文刊於經濟一週

維基中國編輯:蘋果、立場新聞是不可信來源

報道指,在中國維基編輯的QQ群裡,網名為Walter Grassroot的中國維基用戶稱:「將香港用戶組都(向國安署)舉報了吧。」一名資深的香港維基編者用戶說,維基百科官方當時立即緊急召開會議,並提供指引避免人肉搜尋。

另外,HKFP稱,目前中國編輯和香港編輯,正為維基百科的可靠消息來源爭論。有維基編輯將北京官媒,例如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當成可靠的消息來源;並把已停業的《蘋果日報》、《立場新聞》視為不可信。相反,香港編輯對上述評級並不認同。相關爭論影響香港7.21元朗恐襲事件及上水老翁被磚擊中事件的描述及定性。

自2019年起,6名當選的中文維基管理員,只有2名是香港人,其中一人曾表態支持中國政府,另一位未曾作政治表態。

而去年《港區國安法》實施,維基百科曾發表聲明指,不會將非公開的用戶資訊,與政府分享,除非有明確的法制要求、或是有即時的生命危險。

維基百科大把錢 卻道德綁架讀者捐錢

相信大家一定有用過維基百科(wikipedia),打著「人類知識免費共享庫」旗號,任何人都有權編輯網站上的內容。維基百科位列全世界最受歡迎網站的第13位,流量比Netflix(美股代號:NFLX)及Twitter(美股代號:TWTR)更厲害。

維基百科聲稱網站沒有廣告、也沒有數據交易的營利模式,只是純粹地為用戶提供最真實的資料。在全球前50熱門網站中,維基百科是唯一一家非營利機構運作的非營利網站。不過,外表有如「天使」的維基百科真是那麼純潔嗎?

近日,《維基簡報》的前任聯合主編Andreas Kolbe 在美國媒體 Daily Dot 上撰文,批評維基百科背後的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WMF) 募捐行為中存在的欺騙情況,以及募捐資金流向成疑等問題。

Kolbe指出這些維基百科的捐款廣告,對用戶存在嚴重的誤導:「維基百科並不缺錢,卻一直裝著很缺錢的樣子,試圖營造一種「我們過得很艱難」的假象,並進行道德綁架,欺騙用戶的同情心。

Kolbe也表示,WMF 最近幾年明顯加大了募捐廣告的力度,並且已經提前至少五年、超額數倍完成了原本訂下的:10年達到1億美元的捐款目標。

實際上,Kolbe透露WMF每年只用1,000萬美金就可以輕鬆維持維基百科的運作。那麼其他的捐款去哪了?

其實,WMF打著「非營利機構」的旗號,但準確來說,WMF是一個從事部分營利業務的非營利機構,在為各大科技公司提供編輯和使用維基百科內容的付費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服務等。

刻意隱瞞收到的捐款數字

WMF用營利項目獲得收入並沒有問題,但現是在用維基百科這個非營利的旗艦業務來賺錢,而且「吃相」還非常難看,甚至有外媒形容其行為與乞丐無別。

WMF在2016年成立一個新的捐贈基金計劃 WMF Endowment,由美國知名公立慈善機構潮汐基金會 (Tides Foundation))運作。

這個捐贈基金的目標是在10年內籌到1億美元的捐款,這筆錢將用於支持WMF旗下項目,包括並不限於維基百科。

WMF高層Lisa Seitz-Gruwell 在今年三月的一條編輯記錄顯示,WMF 捐贈基金今年內就將實現一億美元的目標,相比原定的10年,只用了一半的時間。

由於 WMF 近幾年各方面的收入暴增,特別是過去財年的前三個季度里,就實現了高達1.42億美元的收入。Kolbe透露,這個捐贈基金的淨資金儲備,現在已經達到了大約3億美元左右。

然而,WMF披露的淨資產總額,截止上一財年只有1.8億美元左右。Kolbe指出,這是因為 WMF 的財務披露故意剝離了捐贈基金的部分,而捐贈基金對WMF十分重要,更是數額巨大的收入來源。

WMF的財務報告,由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KPMG)審計,顯示過去五年的淨資產增值只有不到一億美元。與此同時,WMF自己從其它收入轉給捐贈基金的錢,卻被計為巨額開支。

正是通過這種手段,WMF打造了一種收入一般、開支很多,「勉強過得去」的假象。但其實,它的真實淨資產遠比披露的高得多。通過這種假象,WMF才可以名正言順地騙人捐款。

為何一定要讀者捐錢?

維基百科的捐款廣告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比較少見,以下跟讀者們分享一下,去年維基百科捐款廣告的內容:

版本1:你好,來自加拿大的維基百科讀者。看來你經常使用維基百科,真的太棒了!很不好意思,在這個週二,我們需要你的幫助。這已經是我們第十次向你展示這個廣告了。

我們沒有銷售人員,但感謝我們2%讀者的捐贈,讓維基百科能夠保持對所有人開放。如果你能在這個週二前捐贈2.75加幣,或者任何你能夠接受的金額,維基百科將能夠繼續持續下去。感謝。

版本2:這個週二,維基百科真的很需要你。這已經是我們無數次對你展現這則廣告了。我們98%的讀者不會給錢,他們假裝沒看見 (they look the other way)…我們卑微地 (humbly) 請求你,別刪掉這條信息。

版本3:如果維基百科對你有用,請花一分鐘時間,隨意額度支持我們,幫助網站的持續運轉。我們只需要1%的讀者捐款。我們還未達到目標。

這三款廣告的異曲同工之處,均在於給讀者一種緊迫感覺,就像是週二前不捐款,維基百科就會「執笠」。

但實際上,維基百科根本不缺錢。巴西編輯Felipe da Fonseca 曾經這樣評論維基百科:「用其他人的工作成果去給自己要錢,這種乞丐一般的姿勢,實在是太醜陋了,是不道德的。」

問題來了,維基百科不缺錢,為何要讀者一直捐錢?根據WMF財務資料顯示,「募捐和資助」一項收入(包括來自讀者個人和企業機構)仍然是 WMF 每年收入的主要構成部分,其中讀者收入佔很大比例。

WMF高層Seitz-Gruwell也曾經表示,她希望繼續以讀者捐款,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因為這能讓維基百科在企業客戶面前維持「純潔性」,以及「非牟利組織」的形象。

換言之,至少在現階段,如果失去普通讀者的捐贈,WMF 的收入將受到實質影響。這才是不缺錢的WMF,為什麼一定要裝出很缺錢的真正原因。

背後隱藏強大利益輸送關係

問題又來了,上文提到每年維持維基百科只需要1,000萬美金,那麼WMF已經籌到的1億美元,到底去哪裡了?

背後可能是一個比「扮乞衣」更難看的故事。前文提到,WMF 的一億美元目標捐贈基金,並非由WMF自己管理,而是由潮汐基金會管理。

除了來自讀者用戶的日常捐款最終流向潮汐之外,每年 WMF 還會向潮汐轉500萬美元,偶爾還會向潮汐基金會的其他關聯基金輸送資金。

與此同時,潮汐還會向WMF定期發起捐贈,金額並不固定。根據資料顯示,2015、16和17年度年度都是2.5萬美元,2018年度變成了將近90萬美元,2019年度激增到254萬美元。

WMF捐給潮汐的錢,將計算為支出;而潮汐捐給WMF的錢卻不會在WMF的財報中披露,這樣就非常詭異了。善款在兩個機構都中極不透明,資金轉來轉去。

再者,細看間機構的員工,部分高級職員在兩間公司(WMF和潮汐)均有職銜。例如 Amanda Keton,是WMF的法務主管,同時兼任潮汐關聯機構 Tides Advocacy 的 CEO(此機構2019年曾接受過 WMF 870萬美元的捐款)。這就不免令人懷疑,資金是否存在「左手交右手」以及「食夾棍」的情況。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