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飛叔
頌缽(Singing Bowl),這種最早流傳於西藏及尼泊爾地區的金屬製品,古時是喜馬拉雅山當地居民日常用來盛載食物的器皿,亦是當地僧侶們使用的樂器。直至上世紀六十年代,西方人發現頌缽的聲音能產生不同的聲頻,認為有療癒身心的作用,於是將之融合在聲音治療系統內。
過去三年疫情,頌缽在香港越來越普遍,甚至很多人每當提起「身心靈」,就馬上聯想起頌缽,仿佛頌缽已成為身心靈類別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我都只是近兩三年才接觸頌缽,在疫情期間,因長時間要獨個兒留在家工作或養傷,有時會感到前路茫茫,致令思緒不寧,於是上YouTube聽一些頌缽的音樂影片,亦會開著該類音樂去冥想,確實幫到自己心境變得平靜起來。
近一年亦有好幾次機會真正在現場聽到頌缽聲,現場的音頻震動跟網上聽樂聲是完全兩回事。頌缽是一種很奇妙的樂器,不單止每人的敲響都能發出不同的聲音,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情緒狀態下都會碰撞出獨特的音調,但無論是什麼人敲或怎樣敲法都好,一樣帶來很療癒的效果。
聽頌缽聲並不是普通的消遣娛樂節目,而是一種治療方法,早前跟朋友提過想進一步了解頌缽治療,輾轉認識了頌缽治療專家CK Lee,於是就預約到他的工作室,上了一堂頌缽治療。
CK的工作室位於葵興一幢工廠大廈內一個單位,室內擺滿數十個不同款式的頌缽,還有個大銅鑼,整個環境的氣勢相當強大。
在開始頌缽治療之前,先跟CK談了一會,傾談是很重要的,皆因治療師要了解你的狀況,例如以前發生過什麼事,現在哪個部位有痛症等,才可以因應個人需要而調整治療流程。
之後,我便躺下來並全程閉上雙眼,開始享受頌缽治療的過程。
治療師把不同頌缽包圍著我的身體,令我由頭到腳全身都感受到頌缽的聲頻。
頌缽的擺放是有程序的,每行有七個頌缽代表人體的七個脈輪 (即是身體的能量中心),身體脈輪由下至上為: 海底輪、生殖輪、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和頂輪,各代表不同部位器官的健康狀態,頌缽的作用就是利用音頻去打開脈輪,消除各脈輪的負能量,從而達致心理和生理的平衡。
在頌缽療程期間,我只專注著呼吸,思緒雖然跳來跳去,但好快又回到呼吸之上。
期間聽到不同距離和音頻的頌缽聲,亦有巨大的銅鑼聲,頌缽完全沒有碰到身體,但音波郤令身體不同部位震動起來,尤其中途強烈感覺到肚皮在跳動。
除了聲音外,我覺得更奇妙的是顏色的變化,雖則全程閉上眼,初期看到是一片黑色之中浮現紅光和黃光,到了後期,黑色畫面郤變成整片白光,中間飄浮著黃色的光圈。
據治療師說,黑色光代表身體內藏著負能量,當心裡接受了療癒,便發出代表淨化的白光,顯示負能量開始消除。
整個頌缽過程約個半小時,完成後個人頓覺看東西亦光亮了許多,思緒亦變得更清晰。
最後,治療師CK亦示範怎樣敲打頌缽和銅鑼,教授一些基本的技巧。
我亦即場試試自己敲打,發覺並不如想像中的清脆,可能是自己的身體未夠放鬆,手勢很硬,敲起來的聲音便顯得繃緊,足證頌缽聲音真的是反映敲打者的狀態。
雖然只做了一次療程,這次體驗確實令我對頌缽治療有深入的了解,感謝治療師CK。
以上純屬個人體驗,各人的生理反應都不同,宜只作參考。
CK Lee個人網站: http://www.cklee.hk/
Facebook專頁: CK Lee
作者: 香港飲食旅遊生活Blogger 飛叔
Facebook: 飛叔生活 Kelvin Leung
Instagram: Kelvin Leung 飛叔
請追蹤癒報:
Facebook: hkhealpy
Instagram: hkhealpy
YouTube: @Healp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