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續演33年前「客鄉」故事 《近鄉途情怯》跨代劇人再尋根

明報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22小時前 • 開眼 藝述速遞
中英劇團前駐團演員劉浩翔(右)為劇團45周年編作劇目,延續《客鄉途情遠》的故事,寫成《近鄉途情怯》,着墨阿德(周偉強飾,中)和兒子Raymond(黃楚軒飾,左)回港、回鄉尋根的歷程。(廖凱霖攝)
中英劇團前駐團演員劉浩翔(右)為劇團45周年編作劇目,延續《客鄉途情遠》的故事,寫成《近鄉途情怯》,着墨阿德(周偉強飾,中)和兒子Raymond(黃楚軒飾,左)回港、回鄉尋根的歷程。(廖凱霖攝)
1992年,中英劇團推出原創劇作《客鄉途情遠》,由張達明編劇執導,獲得首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獎。(中英劇團提供)
1992年,中英劇團推出原創劇作《客鄉途情遠》,由張達明編劇執導,獲得首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獎。(中英劇團提供)
周偉強(右)再次飾演長子阿德,移民加拿大多年後回港探望家人,並為了前妻(陳瑞如飾,左)參加前岳母的壽宴。(廖凱霖攝)
周偉強(右)再次飾演長子阿德,移民加拿大多年後回港探望家人,並為了前妻(陳瑞如飾,左)參加前岳母的壽宴。(廖凱霖攝)

【明報專訊】臨近「九七」的1992年,中英劇團演出了《客鄉途情遠》,講身分認同、講移民,獲得首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獎,裏面有一句台詞說道:「時光飛逝,10年又10年,一家未成,一家又移。新人、舊人、異地、故地。記憶猶新。」3個10年過去,《客鄉》的劇情似曾相識。中英劇團在成立45周年之際交出續集《近鄉途情怯》,並邀請過去的駐團演員回巢參演,跨代演員的心態和處境剛好跟劇中的幾代人互相對應。

《客鄉途情遠》當年由張達明編劇執導,內容講一個香港家庭即將流散三地:喪妻多年的父親俊叔回鄉再婚,長子阿德偕妻移民加拿大,幼子獨自留港發展。分開前,兒子陪同父親回鄉觀察,另一位海外回港的堂妹阿年隨行。各人對內地狀况抱持好奇和疑慮,對未來感到不確定。

中英劇團舊將回巢編劇、登台

中英劇團前駐團演員劉浩翔收到邀請,為劇團45周年編作劇目,構想期間憶起當年仍是學生的他,第一套看的中英劇團演出就是《客鄉》,直至現在都印象深刻。由於劇目也會邀請舊的演員回來演出,劉浩翔得到張達明的首肯後便決定延續《客鄉》,說一個尋根的故事,「我們香港人的identity(身分)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尋找,是一個迷思,再加上有演員回歸中英一起拍的那種『根』,可以滿足到幾多願望」。於是《近鄉途情怯》上半場將濃縮《客鄉》的故事,下半場演出續篇,時空定在2030年。演員周偉強再度飾演阿德,阿德已屆退休年紀,育有一兒子Raymond(黃楚軒飾),但早已因誤會與太太離婚。阿德多年後回港探望弟弟,並為前妻參加前岳母的壽宴。幾人再聚後,在加拿大土生土長的Raymond萌生到內地發展的想法,這個家再次面臨分散,劇作也再次探問身分和根源。

「怯」來自撕不掉的人地關係

劉浩翔說《近鄉》會講到執骨、祠堂、孝順、落葉歸根、安身立命等傳統文化,因此當中探討的除了是身分認同,更是一種文化認同,「未必是一些很硬性、很資訊性、強硬逼你去承認的東西,而是一些根深柢固的傳統、華夏文化,其實那些才是我們去追求或想尋找的東西,遠超於一個地域或者國家的事」。他解釋劇名「怯」的意思,指一些離開了某地很久的人,以為自己早已與那片土地脫離關係,但一路歷程才發現仍有千絲萬縷的線連繫着,「你會有一種怯,原來撕不掉、我和這個地方是這麼密切」。

劇中的角色也有不同感受的「怯」。周偉強說阿德原以為自己可以繼續在加拿大安居樂業,生活無憂,但回到香港才意識到未必甘心安分守己做一個所謂的移民華僑,同時兒子決定到內地發展事業,使他覺得「自己像是一個過客,因為身邊的人都不在」。黃楚軒則分享Raymond的爺爺從內地來到香港發展最終又選擇落葉歸根,爸爸則從香港移民到加拿大,自身在加國長大,基於複雜家庭背景,加上建築師的身分,自發地對地方、城市、土地有感情,不滿足於「講廣東話的加拿大人」身分之說,之後經歷了回港和回鄉的歷程,決定離開父親,為「鄉」付出。劉浩翔補充Raymond的角色正處於迷糊奇怪的狀態,「總之好似有多點連繫,但那連繫是什麼來的呢?心裏總是有個洞,可能正正都是我們現在香港人正在尋找一個很內在的,究竟我是屬於哪裏、屬於什麼呢?」

每一代人的課題,從俊叔和阿德的追求溫飽生存、有瓦遮頭、養活家人,轉變為Raymond填補心靈上的空洞、追尋對根的理解。而角色對地方的情感歸宿也可從劇中對應至現實中,演員對劇團的感受。

跨代演員合作中體會情意區別

加入了中英劇團兩年多的黃楚軒在《近鄉》裏初次跟前輩演員合作,興奮的是可以與他們碰撞出新火花,「排戲原來可以什麼都不管,直接行落場,不斷『拋東西』出來玩」,但感受至深的是前輩在排戲以外的氣氛,「他們真的當這裏是家,我有點ashamed(羞愧)……為什麼我當這裏只是上班的地方」,休息時黃楚軒與前輩聊天得知他們會一起煮飯、大時大節一起慶祝、回來接演《近鄉》時感觸落淚,有一家人的感覺,「但好像到我們現在這一代的演員,對這個地方沒有他們那麼強烈的歸屬感,不知道是不是時代的轉變,或者是我們選擇多了,可能這個不是我們的唯一」。

周偉強說新一代較容易overthink,黃楚軒同意:「有時候我排戲很容易會想我是不是做得不好,或者為什麼我都做不到導演要求的東西,他們那一代比較簡單,沒有那麼多比較。」休息時覺得後輩演員有不足就主動與他們一起練習,互相鼓勵,「或者都是連繫到這個戲,原來上一代就是這麼着重情」。劉浩翔也說那是劇中討論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下滋生的情意區別,也呼應劇目的「尋找」主題,「好像在不同年代,對於自己定位有不同的狀態」。劉浩翔回想當年的心態,認為自己的言談舉動皆代表中英劇團,自然而然認定自己是中英人,「我希望看完這部戲之後,觀眾都可以舒服地尋找自己的身分、文化認同」。

《近鄉途情怯》

時間:

1月18日、23至25日晚上8:00

1月19日、25至26日下午3:00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票價:180至420元

詳情:bit.ly/4dwwvOY

文:何詩韻

設計:賴雋旼

編輯:譚雅詩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藝述速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