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忽腰痠,可能是腎臟癌徵兆
腎臟位於後腹腔,因為空間很大,所以不容易早期發現。 長庚紀念醫院基隆院區血液腫瘤科兼任主治醫師王正旭提醒,如果發現血尿、腰部痠痛、腹部腫塊,就要小心是腎臟癌,應儘快做進一步檢查;但事實上,能經由這3種症狀發現腎臟癌的比例仍低,多半是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之後才發現。
另外,長年洗腎、愛吃止痛藥或常染頭髮的人要特別注意,可能是腎臟癌的高危險群,建議定期接受尿液檢查及超音波檢查。他並補充,常染頭髮除了與腎臟癌有關,也與膀胱癌有關,因為染劑會透過泌尿系統代謝,如果長期堆積在腎、膀胱,就可能刺激癌細胞病變。
上腹悶脹、持續且不明原因上腹痛 都可能是胰臟癌的警訊
胰臟癌是2017年台灣癌症死因第8位,平時無聲無息,發生徵狀多是晚期,存活率低。
胰臟的外型屬長條狀,分為頭部、體部及尾部。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謝瑞坤解釋,長在頭部的胰臟癌腫瘤,有時會造成阻塞性黃疸,比較有機會早期發現,若是體部及尾部,並沒有明顯徵兆,就很難早期發現。「胰臟癌的致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因此很難早期預防。」
但王正旭特別提醒年紀大的民眾注意,如果出現上腹悶脹,或持續有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是背痛,照了胃鏡或肝膽超音波都沒問題,或是沒有刻意節食的情況下體重莫名減輕,就要警覺可能是胰臟癌,最好儘快就醫檢查。
下腹悶脹、頻尿、排便習慣改變,小心卵巢癌上身
婦女聞之色變的婦癌應該要屬卵巢癌了。多數卵巢癌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存活率偏低。
很多婦科學教科書都會寫:「卵巢癌的初期症狀就是沒有症狀!」亞洲婦癌研究團體(Asian Gynecologic Oncology Group)理事長賴瓊慧表示,卵巢癌細胞剝落下來之後,會跟著腹水循環,從右邊大腸(盲腸部位)到肝臟上方的橫膈膜,再到左邊大腸、降結腸,最後到骨盆腔,細胞容易循著這樣的路徑擴散。當病患上腹出現類似胃腸不適的症狀,常常已經是第3期了。
不過,有些症狀可以多加留意。由「婦科癌症基金會」、「婦科腫瘤學會」及「美國癌症學會」共同提出的報告指出,若有下腹腫脹、悶痛、骨盆或腹部疼痛、很快就有飽足感、頻尿與尿急,幾乎每天出現其中一種症狀達2或3週,尤其是過去並無這些症狀,就應儘速就醫。
賴瓊慧也提醒,腫瘤有時可能會壓迫大腸,因此若排便習慣改變,也是警訊之一。
至於有沒有常規的檢查建議?賴瓊慧提到,一般常聽到的CA125血液檢驗,效益並不是很高,結果發現,50%的第1期卵巢癌病患,並不會出現異常升高,而有些良性情形如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會導致血液中CA125上升,因此不適合做為早期篩檢的工具,尤其是還有月經的女性。
但她還是認為,就個人而言,如果不放心,可以半年做一次陰道超音波檢查,搭配1年1次CA125的抽血檢查,尤其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人更要長期追蹤,隨著年齡增加,癌變的機率也會提升。
月經週期不規則,當心子宮內膜癌
近年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上升,相較於卵巢癌的靜悄悄,子宮內膜癌90%會出現異常出血的警訊。賴瓊慧提醒,如有經血變多、更年期以後出血,或月經週期不規則等症狀,若連續出現3個月以上,就有內膜增生等癌前期病變的可能,應儘快就醫檢查。
她解釋,女性如果每個月有排卵,內膜細胞就可每個月更新,如果排卵週期不規則,或沒有排卵,內膜細胞剝離不完全,老舊細胞不斷累積,就會形成內膜增生的癌前期細胞,而轉變成癌細胞的機率會隨著時間而上升。
一般人多認為子宮內膜癌應該是年長女性才會發生的疾病,她表示,更年期是子宮內膜癌的好發年齡,但她也碰過年僅17歲的病患。女孩本身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會排卵,從13歲初經之後就月經週期紊亂,等媽媽留意到有問題帶來看診,已經是子宮內膜癌。
初經來時,與更年期時,許多女性認為亂經是正常的,但她建議最好還是讓醫師判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