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行入劇場,觀眾的目光總是落在台前,或是感動於演員的精彩表演、或是陶醉於劇本的細緻縝密,又或是感慨導演的出色調度。其實,帷幕背後,還有一群默默的人,操縱燈光與道具,搭建場景與裝置,設計造型和服裝,只為成就台前璀璨。
科藝為跨界藝術 冀借鏡外國發展
上述這些觀眾看不見的崗位,其實都是科藝的一部分。第二屆科藝藝術節將於明日(21日)拉開帷幕,17名來自舞台設計、道具製作、視覺藝術等不同幕後崗位的科藝人員走到台前化身藝術家,親自操刀,以科藝為靈感,結合各種舞台技術,引領觀眾走進舞台空間,穿梭台前台後,品味科技與藝術結合的魅力。
「吓?科藝,乜嘢嚟㗎?」問及科藝的定義,策展人李浩賢(Lawrence)和徐碩朋(Allan)都不禁打趣。Lawrence解釋,目前在香港,從事舞台設計、服裝化妝、燈光音效等舞台相關工作的人員,許多都來自香港演藝學院的科藝製作系,因此,「我們習慣將這些崗位都統稱為「科藝」,但其實香港觀眾對於『科藝』並不了解」。
事實上,科藝泛指舞台的幕後製作,是一種跨界藝術。Allan續說,包括上述提到的設計和燈光音效,以及舞台控制等等,都屬於科藝。「我們去過一些國外的科藝展,比如布拉格四年展。原來在國外,舞台技術會被當作一門可以單獨展出的藝術,但香港還需要進步。」Allan說。他提到的「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將劇場設計搬到台前,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舞台設計和技術展覽。今次,科藝節第二次舉行,Allan希望「香港都可以借鑑外國的做法,發展本地科藝創作,讓舞台設計本身都成為可供觀眾感受和體驗的東西」。
打破「第四面牆」 連接劇場與觀眾
今年的科藝節以「嚐味與空間」(Taste & Space)為主題。Lawrence說:「提到taste,或許最易想到味道,但taste亦都代表品味。」至於空間,在傳統的劇場表演中,舞台空間屬於表演者;後台空間屬於科藝人;至於觀眾,則囿於座位。彼此之間,涇渭分明。但在科藝節,Lawrence希望打破觀眾與演出之間的「第四面牆」,讓觀眾、演員與後台科藝人共同探索舞台空間。
根據各自崗位,來自不同後台領域的17名藝術家共分為6組,將帶來6個原創的劇場作品、兩個裝置藝術,及一個展覽。記者訪問時,正遇上由道具設計師陳建新和紡織藝術家洪榮賢、姜綺雯共同創作的劇場《菇菇Land》綵排。排練廳中,五顏六色的彩帶散落一地,各類織物也隨處可見——原來,兩位紡織藝術家還有一個身分,是舞台服裝設計師。
3人協力,在舞台道具與服裝設計中汲取經驗,為觀眾打造一個「菇菇Land」——每個行入劇場的人,都是移民菇菇Land的人。為獲取菇菇Land的居留權,移民們需要變成織梭,手執彩帶,在劇場空間中來回穿梭,共同編織奇妙的菇菇王國。
以菇為靈感 邀觀眾游走感受舞台
講起創作靈感,3人笑得前仰後合。原來,在得知主題「嚐味與空間」後,3人以「食嘢」為話題展開對談,進而發現菇是一種「有魔法」的食物。「菇對有的人來講是美味,可以增強免疫力;但對我而言,會加重風濕,導致敏感症狀發作。其實世界上好多東西都和菇一樣,你需要花時間,親自探索,才能找到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洪榮賢說。花時間親自探索同一事物不同面向,正是他們想通過《菇菇Land》傳達給觀眾的事,舞台也如此,親自探索,方可感受其中魔力。
《菇菇Land》靈感來源於「嚐味」,形式來源於「空間」。「我們舞台從業者都會思考,怎樣能讓我們與觀眾間的距離近些,不要各自坐在各自的空間,而沒有互動。」陳建新表示,在《菇菇Land》中,他設計道具「大偶」,不斷向觀眾逼近。「大偶」的出現,讓原本屬於觀眾的空間不斷被壓縮;為躲避「大偶」,觀眾必須在劇場中位移游走,感受舞台空間。而在從事紡織工作的洪榮賢與姜綺雯看來,觀眾的游走,與織布相似——「在梭織中,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你可以不跟傳統織法,雖然得到的結果會不同,但這正是獨特之處。參與到舞台中的觀眾,每個人想法和動作都不同。我們想看看,在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的情况之下,可以產生怎樣的效果。」姜綺雯說。
從隱匿台後,到現身台前,有歡笑,也有煩惱。在洪榮賢看來,台前幕後最大的區別在「處理一個部分,或是處理全部」。作為服裝設計師時,她常常認為「我只需負責我個part,其他嘢有人負責」;但當創作整個舞台時,她需要兼顧編排、物料、人員管理等等,亦需要代入觀眾視角,重審舞台。3人笑稱,在後台時,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但時常需要根據導演和編劇的要求調整,無法完成;但當自己面對整個舞台時,才發現,「原來有啲嘢做唔到都係有原因嘅」。
第二屆科藝藝術節
日期:9月21至29日
文:王梓萌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藝述速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