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助新秀初入市場 解買家空間顧慮 微型畫作在藝展崛起

明報

更新於 03月27日16:39 • 發布於 03月27日20:30 • 開眼 藝述速遞
藍框圈起的,是Collect Hong Kong展場面積最小的一幅畫——徐曉澄的The Fire Painter I(8.5 x 6.5 厘米)。細看是黑暗中的火焰。(梁景鴻攝/明報製圖)
藍框圈起的,是Collect Hong Kong展場面積最小的一幅畫——徐曉澄的The Fire Painter I(8.5 x 6.5 厘米)。細看是黑暗中的火焰。(梁景鴻攝/明報製圖)
尹靖瑤的獨幅版畫The Tranquility Moment(中)(梁景鴻攝)
尹靖瑤的獨幅版畫The Tranquility Moment(中)(梁景鴻攝)
劉杭霖的凹版畫The Sweet Spot in between Apollo and Daphne(梁景鴻攝)
劉杭霖的凹版畫The Sweet Spot in between Apollo and Daphne(梁景鴻攝)

【明報專訊】畫作是不是愈大就愈好?喜歡買樓上車的港人,有沒有想過有多少畫作,「呎價」比你家房子貴?對於新進畫家而言,畫大或是小,其實有許多考慮。今天起Art Basel對公眾開放,會展展場旁的Collect Hong Kong,以及Art Central,則分別早於上周六(3月22日)及本周三(26日)搶閘開鑼。碰巧Collect Hong Kong今年設網店,明列畫作尺寸同價錢,能讓開眼小隊計一計——我們在文末揭曉上述「呎價」問題。

《紐約時報》旗下雜誌T Magazine月初報道,微型畫作是新趨勢——明信片或冲涼房磁磚大小的畫作,正在挑戰人們對「大」的追求。畫作更大,通常意味着價錢更高——畫廊以長和高為基數定價;但藝術家要具備更大的工作室創作和儲存作品,要購買更多顏料,也要支付更高運輸費用。

藝術品愈大件愈好似乎是定律,如港島甲級商廈大堂常見的畫作多為巨幅,以求氣勢澎湃。但香港藝術家尹靖瑤告訴記者,她觀察到近年不同展覽中,小幅畫作佔比多。她一幅版畫作品目前正在Collect Hong Kong(下稱Collect HK)陳列,主辦方建議每件作品長、高和深度各不能大於1米。

同在3月舉行的Art Basel、Art Central和Collect HK,各有不同定位。Art Basel雲集老牌畫廊,如香港「軒字輩」畫廊,展出作品價較高,面向國際市場。Art Central展場位於中環海濱,規模較小,主打中小型香港及亞洲藝術品。今年由The Collectible Art Fair改組後首辦的Collect HK,則主打本地藝術家。

難供藏家「show off」 但「更見筆法」

Collect HK內121件畫作(作品資料於3月22號擷取自Collect HK網上商店;其中兩幅畫列為同一作品,惟分開售賣),面積中位數為2736平方厘米(約2.9平方呎)——比一部30吋電視機小。畫作價錢由藝術家決定,中位數是1萬港元,呎價中位數為4645.2元。尹靖瑤的作品The Tranquility Moment定價7800元(20.5×22.5厘米),以面積計是展場內第五小的畫作。她說小幅畫有其限制,不少收藏家期待購入大畫,「大畫比起細畫出到更多details,畫面上更豐富同震撼,係細畫做唔到嘅嘢,冇得show off畀朋友睇」。

對藝術家而言,小幅畫平均定價較低,即使有幸遇到買家,扣除給畫廊的佣金後,亦不一定夠支付創作物料成本。不過,尹靖瑤指新進藝術家難有寬敞工作室,亦未必有餘裕雕琢大畫面,小幅畫是一種初入市場的進路。她最近到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看巴塞爾藝術展平行展覽「玲瓏新瑰」,以及友人的展覽「幸運星」,亦發現「handy size painting」是大勢。

Art Central沒把每一幅參展畫作擺上網,但在展場可見不少巴掌大的作品,例如韓國藝術家Sujin Lee兩幅18×14厘米大的作品,所屬畫廊FIM表示這兩幅作品定價700美元(約5460港元)。畫廊代表Seunghui Sim說,預想香港的房子同首爾一樣偏小,小幅畫是小巧選擇。

由具名氣的藝術家創作的小幅畫,價錢不一定便宜。北京畫廊Areté Space價值空間展出藝術家、中國現實主義畫家劉小東學生陳國寶的多幅作品,《燈眼》(21×14厘米)售9400元人民幣(約10,080港元)。畫廊職員表示,目前以投資為目的購買小幅畫的藏家不算多,但認為小幅畫的優勢是輕巧,當被畫作觸動,不需多考慮空間問題,便能收入家中;她建議藏家以畫功為標準收藏小幅畫,因為愈是小件的作品,愈突顯筆法和瑕疵。

Art Central盼涵多元生態 豎獨特定位

以色列畫廊Zemack Contemporary Art也有一小幅人物畫像,畫廊負責人說,沒有為迎合趨勢而展出小幅畫,選擇畫作的標準應該是美學價值,而不是大小。香港凱倫偉伯畫廊(Karin Weber Gallery)則說,團隊希望讓展出的藝術品有大有小,符合不同類型的藝術愛好者;藝術家劉杭霖的兩幅凹版畫只有8.5×12厘米,配上粗畫框,另具特色。畫廊總監楊廣發稱,展出的小幅畫,價格均為四位數字,一般人也能負擔。

這些畫廊的策略,均不是追求「小」本身,而是看見小型作品誕生,和希望購買這些作品的收藏者出現。就如Art Central展會總監Corey Andrew Barr回覆記者查詢稱,為讓這個藝博會的定位與Art Basel不同,團隊正嘗試涵蓋多元的藝術生態組成。當藝術不再鬥「大」,會否有更多人願意掏荷包參與?來到展場,是時候讓習慣了宏偉的瞳孔收窄,靠近看看微型作品。

Collect HK 17%畫作呎價跑贏住宅

問題:有多少Collect HK畫作的「呎價」,比你家房子貴?

答案:據「科一物業資訊」網頁,2025年2月全港住宅平均實用呎價(不包括居屋)為13,017元;Collect HK 121幅畫作中,有20幅(16.5%)比此呎價高。呎價最貴的為藝術家馮永基的Born Free(30×42厘米),每平方呎價約147,465元;呎價最便宜的一幅為Xiaoqing LAN的Relic(70×54厘米),每平方呎價約123元。

Collect Hong Kong

日期:即日至4月4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8:00

地點:灣仔港灣道2號 香港藝術中心

詳情:bit.ly/43JWlhx

Art Central

日期及時間:

3月28日中午12:00至晚上7:00

3月29日上午11:00至晚上7:00

3月30日上午11:00至下午5:00

地點:龍和道9號中環海濱活動空間

票價:260元(3月28日)340元(3月29、30日)

詳情:bit.ly/41JKChl

文:梁景鴻

設計:賴雋旼

編輯:譚雅詩、謝秋瑜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藝述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