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飲食記者多年,很記得曾經遇上一位十分欣賞中式廚刀的外籍廚師,他對中式廚刀那簡樸無華的外形、目標為本的內涵推崇備至:「從美學的角度來說,中式廚刀可能比較遜色,但對我來說,每天使用的工具,最重要是讓我工作簡練、快捷,而不是裝飾有多華麗。在這方面,中式廚刀其實流露着『男子氣慨』。」
在梁添刀廠任職超過四十年的陳師傅,很喜歡這個形容。他拿出店中各款有售的廚刀,「我們的產品也是實而不華,沒講究甚麼裝飾,也從沒有推出特別版、尊尚版,說得上是真正為用家而設!」他甚至斬釘截鐵認為,中、日和西式廚刀各有各好,但用起來卻沒有大分別,「但客人走進店,我們當然首先推介中式廚刀,始終是自家生產;若然客人提出想要其他選擇的,我們才推介寄賣的品牌。」
任職四十多年的陳師傅,是梁添刀廠現時其中一位最資深的員工。
特別為職業用刀人製作的中式刀具,多採用木製刀柄。
最輝煌的時代
陳師傅一句「自家生產」,無意道出了梁添刀廠的最大賣點。刀廠在香港三代經營接近八十年,曾經在沙田開設廠房,生產自家品牌「雙虎地球牌」的刀具和廚房用具,其後幾度搬遷,現時廠房設在順德和沙井。至於門市部則一直紮根於深水埗:最初在北河街街市內開店,直至約四十年前才遷至長沙灣道現址。
今年初拆卸的大鋼刀招牌。
大鋼刀招牌移除後,換上現時這個小招牌。
陳師傅表示:讓刀廠感到最自豪的,除了高懸於長沙灣道、超過四十年的大刀招牌,由詠春宗師葉問特意請廠方打造的「詠春八斬刀」亦為鎮店之寶。「當年葉問一用,他的徒子、徒孫紛紛仿傚;直到今天,我仍不時收到來自世界各地武館的訂單。」除了八斬刀,他還提到大型農具如鐮刀、柴刀、割草刀、斧頭等。沒想到這些用具仍然可以到在店中找到。
至於各種自家品牌的刀具和廚具,近年亦隨着中餐館和海外移民而遠銷至歐美各地,證明深受用家歡迎。
一把刀 能否走天涯?
一系列的中式廚刀,是梁添刀廠的自信作。多年來,刀廠一直以不鏽鋼和鐵共兩種物料生產不同大小和型號的廚刀,「不鏽鋼刀好處是容易清潔,但磨刀時很費力。至於鐵刀,雖然會生鏽,用起來也重,但最大好處是容易磨得鋒利,因此多為專業廚房、魚販等採用。」陳師傅分享說,專業人士採用的刀具,除了追求鋼材,連刀柄也講究。他們多配上木質或黑鐵刀柄,以防因手沾上油而滑手。
又說回在家用的中式廚刀。陳師傅笑說,選購其實很簡單:「一把文武刀,基本上已足夠應付日常廚房作業。以我觀察,一般香港家庭都買『二號』或者『三號』。如果須經常切食物的,我建議多配一把比較輕巧的『切肉刀』,在切薄片、『起雙飛』時,都快捷省力;如果經常切水果、去皮的話,那就可以多配一把『果刀』。但在這年代,更輕便、小巧的西式水果刀更歡迎。」
正所謂「行不改名,坐不改性」,中式刀廠鐫刻的產品資訊,豁達大 道,簡樸無華。
不太講究的用家,也許都只買一把文武刀「看門口」,久而久之讓人誤會了中式廚刀能夠「一刀萬用」。殊不知,廚刀細分專門起來可以十分精細。訪問中,筆者和陳師傅聊到從前在家用螺絲批開榴槤、椰子的「慘況」,他二話不說就拿出雪梨刀、西瓜刀、竹蔗刀、椰子刀、榴槤刀等多款專門工具,「這些原本都是專業水果檔才用得上,不過如果需在家常用來開榴槤、菠蘿等,其實也值得『投資』,反正不貴!」
至於日常使用後的保養也是非常重要。說來簡單:只須使用後,用水清洗晾乾即可。不過陳師傅千叮萬囑,不可用「碗底磨刀法」,「覺得刀刃不夠鋒利的話,那就用磨刀石去磨!」他用心良苦地說,「假使自己真的處理不來,就拿回來讓我們代勞。磨我們自家生產的刀才不過五十元,就算是其他寄賣刀品也只是七十元而已。」
這就是傳說中的「碗底磨刀大法」。坦白說,筆者從未試過這樣磨, 不知道是否有效,但曾聽過很多人說可以,而且他們家裏從前也是這樣磨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