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濕度上升,上篇中醫關証顥已分享了濕重與陽氣不足容易引起春困,而本篇將會教大家如何從生活習慣及食療方面着手,紓解春困所帶來的種種不適。
開抽濕機 解決「外濕」
踏入春季,相對濕度很多時都在90%以上,假如居住在山上或者海邊,濕度也就更高,而這些濕氣都會增加「外濕」,關醫師建議在家中添置抽濕機,或者有抽濕功能的空氣清新機,以減低室內濕氣,便可解決「外濕」問題。
注意飲食 滋養脾胃
脾虛濕困的人容易腹瀉或大便偏軟,又或者經常感到胃脹腹脹,影響胃口。 這類人應先調理好脾胃,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例如每日定時進食三餐,多吃小米、山藥、蓮子、白朮、陳皮等容易消化、滋養脾胃的食物;不可暴飲暴食,並戒掉寒濕食物,例如雪糕,凍奶茶,魚生等,也要減少進食高熱量的食物,如炸雞、牛扒、漢堡、pizza等。
食譜:祛濕解困湯
材料:
薏米、茯苓、白扁豆、芡實、淮山 各50克
豬脊骨500克
生薑3片
清水 2,500毫升
做法:
1. 將薏米、白扁豆放入鍋,用文火乾炒至微黃。
2. 洗淨豬脊骨,斬件汆水備用。
3. 將所有主料放入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用大火煮沸後改文火慢熬2小時,加適量鹽調味溫服。
調理身體 助升陽氣
至於因身體陽氣上升動力不足所引起的春困,關醫師就有以下建議:
1. 每天晚上都有8小時的充足睡眠。
2. 每周做3次中等強度的帶氧運動,例如慢跑、快步走、游泳等。切記避免運動過度,因為高強度的運動會令身體大量出汗,發洩陽氣,帶來反效果。
3. 進食甘溫補脾陽、溫腎陽為主的食物,如羊肉、雞肉、韭菜、茴香、核桃、栗子、腰果、松子、紅茶、生薑等。
食譜:韭菜炒雞蛋
材料:
韭菜150克
雞蛋2隻
鹽2克
油 適量
做法:
1. 洗淨韭菜,切末。
2. 雞蛋打成蛋液,將韭菜末放入蛋液中,加鹽攪勻。
3. 鍋置火上,倒油燒至微熱,倒入韭菜雞蛋液,攤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