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日覺得自己/你嘅小朋友「好玻璃心」、「好脆弱」或「諗太多」,有時甚至想遠離人群,導致難以與人相處,自我價值低?其實可能你/小朋友不過係天生比一般人更易受到刺激,但其實「高敏感族」有豐富嘅想像力,而且觀察入微,只要喺生活上掌握三大點,接受並善待自己,可以令生活更得心應手之餘,更能發揮個人特質,大展所長,而世界上正正有唔少嘅藝術家都係屬於「高敏感族群」,所以大家只要對自己有足夠認識,都可以將弱點轉化成能量!以下郭博士準備咗一個「高敏感族群」嘅自我測試,並就主題分享咗三大高敏感人士自處嘅好方法!
你是高敏感人嗎? 來測試一下就知道了
使用問卷的方法: 按照以下列表,計算一下你總共符合了多少個特徵
(1) 我要面對面對大量資訊或刺激時, 我會容易焦慮。(例如同一時間要做很多件事時一點刺激就足以讓你無法忍受,比方說上網找資料時被搭話就覺得很煩。)
(2) 我對於環境中的微小改變十分敏銳
(3) 別人的情緒會容易牽動到我的情緒
(4) 我十分怕痛
(5) 當環境有大量信息時, 我會需要去到一間漆黑的房間, 或者一個私人空間平靜一下
(6) 我對於咖啡因特別敏銳, 咖啡因會容易令我坐立不安
(7) 我對噪音、強烈的氣味、粗糙的衣服布料、強光感到困擾
(8) 我很享受獨處
(9) 噪音和大聲的音樂也會令我感到很煩擾
(10) 遇到優美的藝術作品或音樂, 會容易深受感動
(11)有時多參與活動時, 我會感到疲累不堪, 雖然活動有沒有結束, 我有需要先離開現場一下
(12) 我會經過深思熟慮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極小魯莽行事
(13) 我容易感到驚嚇
(14) 當我在短時間內有太多項目要處理, 我會感到焦慮
(15) 當別人在一個環境中感到不舒服, 我通常也會知道要做出怎樣的調整來幫助這個人(例如更改光度, 更改座位的位置)
(16) 當別人要求我一次過做過多的事情, 我會感到氣憤
(17) 我努力避免犯錯或者忘記事情
(18) 我避免觀看充滿暴力的電視節目或電影
(19) 即使令到旁人生氣的對象並不是我, 我也同樣感受到壓力
(20) 當我感到飢餓時, 這個感覺會在我的腦袋中揮之不去, 我會很難集中精神
(21) 生命中的改變會容易令我感到焦慮
(22) 我對於環境中的美好氣味、聲音、美麗的物件十分敏銳, 並且心中有愉悅的感覺
(23) 當我一次過有過多的事情要處理, 我的內心就會感到煩躁
(24) 我會花很多時間預測事情可能會變壞的可能性, 做好準備來對策, 避免讓不快樂的事情發生
(25) 對於環境中的強烈刺激, 例如噪音或者環境中有太多人, 也會容易令我感到煩躁
(26) 工作時如果別人盯著我看, 我會感到十分不舒服
(27) 當我年紀小的時候, 家長和老師也說我是一個害羞、敏感的人
測試結果
如果你發現在上述27個問題中,你得分超過14,即代表你極有可能屬於高敏感人格
送給高敏感人三大生活法寶
第一點: 切勿在短時間內參與太多聚會
高敏感族需要有足夠的留白時間來沉澱自己的情緒,過份喧譁的環境,只會令高敏感族覺得更加疲累。因此如果你屬於高敏感族,請切記不要在過短的時間內為自己安排過多的聚會或應酬。在參加聚會或應酬之前也可以先了解一下,現場會否有一些比較寧靜的環境,在你需要休息一下的時候,能夠逃到這個區域讓自己的內心回復平靜。
心理健康 |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玩電話? 家長要考慮的三件事
第二點: 留意身邊會否有「盜竊你精力的人」
高敏感族做天生比較願意為他人付出,他們十分關顧別人,也十分願意同理他人。因此在高敏感族的身邊會容易有「盜竊者」, 這一類「盜竊者」喜歡盜竊高敏感族的時間和精力,高敏感族要切記與這些「盜竊者」設下界線。
第三點: 記得在生活中設下留白的時間
我們身處的社會推崇忙碌的生活,好像如果一個人停下來,這個人就失去了生產力,對社會是沒有貢獻的,甚至會認為這一類人好吃懶做。但事實上高敏感族一天終需要有留白的時間,以處理他當天所感受到的情緒,思考下一步要怎樣的方式來處理會更好。高敏感族要切記,你的價值並不是取決於你的生產力,,敬請在一天中為自己留下留白的時間,才能滿足到你的身心靈需要。
讓我們一起好好說話: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4至12歲,我鼓勵你了解一下由我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以及英國倫敦大學的精神科醫生 Dr. Farhana,我們一起為香港家庭所準備的Happy You親子故事會。在一個為期8星期的線上親子故事會之中,我們會教導孩子一些社交技能讓孩子跟其他朋友、長輩的溝通方式變更好: https://learn.drrosakwok.com/happy_you/
此文章由郭博士授權轉載
郭博士 Dr Rosa Kwok 是一位兒童心理學家,從事兒童早期教育研究超過10年,現正在英國的一所大學擔當兒童心理學講師。郭博士在英國、香港、台灣、大陸等地區,已舉行過上百場演講,家長講座和師資培訓課程,療癒各位因培育孩子而煩躁不安的爸爸媽媽。
郭博士相關資訊:Facebook專頁 YouTube頻道 網誌Blog 免費訂閱教養電子報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 | 孩子的創造力和性格竟然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
心理健康 | 六大方法應付愛頂撞的孩子
心理健康 | 做足三件事教出堅強孩子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