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以往 60 歲以後才較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醫師表示,年輕型的心肌梗塞大多發生在 40 歲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先天性心臟疾病,到了30、40歲時才會出現症狀。
35歲陳姓新手爸爸日前抱著剛出生孩子上樓換尿布,結果才走到二樓就感到胸悶、心絞痛,休息後狀況雖好轉,其妻子仍催促就醫,一開始心電圖顯示正常,但運動心電圖檢查發現波形現異常,確認左後迴旋支阻塞達80%。
收治該案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朱永譁表示,該名患者雖然年紀很輕,菸齡卻長達10多年,且體重高達90公斤,本身也有三高問題,原本就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一開始心電圖雖然正常,但運動心電圖卻出現異常波段,才會因「心臟缺氧」出現心絞痛。
心絞痛最常發生在4個時間點
朱永譁立即幫患者安排心導管檢查,確認為左後迴旋支阻塞達80%,建議做心導支架手術,打通阻塞的血管。他表示,心臟表面有多條動脈血管負責供應心臟血液與養分,一旦發生狹窄或堵塞,就會造成心臟缺氧而引發心絞痛,甚至發生急性心肌梗塞,進而導致心臟肌肉壞死、心臟衰竭甚至猝死。
根據統計,發生心絞痛最常見有四個常見時間點(4E),分別是:
- 運動(Exercise)
- 吃飯(Eating)
- 情緒波動(Emotion)
- 天氣變化(Exposure to cold weather)
過去心血管疾病常好發於50歲以上中高年齡族群,近年來隨著飲食習慣、個人作息以及抽菸等因素,臨床上發現,心絞痛的年齡層有降低的趨勢。朱永譁提醒,心絞痛的典型症狀包括:胸部緊縮感或疼痛,有如被重物壓迫一般,經常也會伴隨著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
這些症狀通常在靜止狀態下會有所緩解,但隨著病情的加重,症狀也可能變得更頻繁和持久,朱永譁提醒民眾,千萬不要以為休息一下就沒事了,最好到醫院由醫師綜合病史和症狀評估後安排檢查判定,例如心電圖(ECG)、運動心電圖、心臟灌注掃描、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血管是否有阻塞。
血管阻塞一定要做心導管?
不過朱永譁強調,並非有心絞痛症狀都必須安排手術,若血管阻塞小於70%時,會建議先以藥物治療為主,除非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者患者本身體況難以改變,才會建議安排做心導管檢查,後續再評估執行心導管氣球擴張術或放置心血管支架,避免病情持續惡化。
最近氣溫明顯開始下降,又開始進入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高峰期,其中包括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以及非心血管的胃出血等病患都可能發病,6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危險族群。
出現哪些症狀是心臟病前兆?
他提醒有上述危險因子,若出現胸前悶痛、頭暈、氣喘、冒冷汗,疼痛轉移到下巴,發生左臂麻木感的現象時,請儘速就醫,因為這可能是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前兆。
除此之外,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時應控制血壓、注意血壓的變化、定時服藥、控制發病的危險因子,並遵守低鹽、低油脂、低糖的飲食原則、規律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適當的運動,避免肥胖、適度休息、避免過勞及情緒起伏過大。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朱永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