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兒盟調查:疫情後家長每天陪孩子遊戲少於1小時,孩子玩3C增3倍!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3月24日10:19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圖片提供/兒福聯盟)
(圖片提供/兒福聯盟)

covid-19疫情延燒至今,對家庭帶來很大的生活改變,其中,除了育兒日常之外,在防疫期間兒童遊戲型態也正悄悄地改變。根據兒福聯盟一項網路問卷調查發現,育兒最大困難來自家長本身(61.3%無法控制情緒) ,超過5成家長育兒感到挫折、壓力大。超過9成7家長表示育兒過程需要適時的休息與紓壓,但實際上僅4成8家長每天有專屬自己的休息時間;而近兩成家長每天陪孩子遊戲的時間少於1小時,以及孩子玩3C產品成長3倍!

兒童節即將到來,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即兒童享有休息及休閒之權利,有從事適合其年齡之遊戲和娛樂活動之權利。兒福聯盟不僅關心兒童遊戲權,也期待可以陪伴與支持每一個正在育兒之路上的家庭,因此,自2012年起與公部門合作,成立親子館,也在2019年設立育兒+社區服務據點,除了提供0到6歲親子專屬遊戲活動的空間之外,也透過各項諮詢或親職課程,幫助家長提升親職能力和減緩育兒壓力。

為了解台灣家長育兒實際遭遇的困難及疫情後親子遊戲的現況,本研究於202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採便利取樣方式以網路問卷進行調查,施測對象為育有0至6歲兒童之家長,透過兒盟網站、親子館、育兒+、PTT、Dcard等地點進行宣傳,共回收926份有效問卷,其中未滿3歲佔46.3%、3歲至未滿6歲佔53.7%。

育兒最大困難來自家長本身(61.3%無法控制情緒)

家長養育孩子超過5成感到挫折、壓力大

經常有家長說「孩子很難帶」、「照顧孩子好辛苦」…,養育孩子的過程,家長經常處於壓力大的狀態,在調查中育兒困難分為家長本身和孩子狀況兩類,結果發現育兒困難最高竟來自家長本身。

家長的身心狀況可能會反應在育兒狀況上,有61.3%家長表示有時面對孩子時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家庭成員間的育兒觀念不一致,也讓家長感到困難,如51.3%與長輩的育兒觀念不一致,詳見表1。

除了家長本身因素之外,孩子成長階段中的情緒行為十分難預測,面對各式各樣的狀況家長不一定知道如何應對,若長期如此便感到心力交瘁。本次調查詢問家中育有0至6歲家長的育兒困難,家長遇到的困難前三名分別是孩子遇到挫折困難就會鬧脾氣或放棄(52.6%)、孩子經常用尖叫哭鬧表達情緒(46%)、孩子吃東西的時候一直玩或跑來跑去不肯吃飯(42.7%),參考表2。

面對以上育兒困難,超過5成家長感到「挫折(56%)、壓力大(53.6%)」,超過4成家長「覺得自己失職(46.5%)」、和「焦慮不安(40.5%)」。就算如此,仍有89%家長認為「養小孩是很滿足的事」。顯見照顧孩子不是一件容易且輕鬆的事情,但家長在辛勞的同時也感到滿足和愉快。

超過8成家長會搜尋網路資訊,僅1.8%家長曾撥打過育兒諮詢專線

本次調查發現當遇到育兒困難時,有8成以上的家長會透過搜尋網路資料(81%)、近7成會詢問身邊朋友同事(69.8%)來尋求協助。但僅2成會詢問教保人員或保母(24.3%),實際去參加親職課程或申請相關服務的家長僅 14.9%,曾經撥打過育兒諮詢專線僅1.8%,顯示多數家長不習慣使用正式的親職教養資源(參考表3)。

超過9成7家長表示育兒過程需適時休息與紓壓,僅4成8每天有專屬自己的休息時間

本次調查發現88.8%家長覺得養小孩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且97.3%家長表示育兒過程中需要適時的休息與紓壓,但實際上僅48.4%家長每天有專屬自己的休息時間,仍有約5成家長是沒有獲得適當的休息。

根據統計顯示家長若每天專屬自己的休息時間越多,遇到孩子的育兒困難較少,家長自己本身遭遇的困難也比較少。

近兩成家長每天陪孩子遊戲的時間少於1小時,超過兩成孩子最常遊戲的對象是自己一個人

孩子遊戲中很重要的是「陪伴」,國內外的研究指出,家長陪伴兒童遊戲,不但對孩子的社交、認知以及社會情感有正向的影響,親子共玩的過程中也有助於依附關係的建立。而本次調查發現接近兩成家長每天陪孩子遊戲的時間少於1小時(18%),甚至有23.7%孩子最常遊戲的對象是自己一個人玩,

家長和孩子遊戲的過程中也觀察到,超過7成5孩子經常或總是會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自己發明新遊戲或改變遊戲規則;近8成會自己主動提議要玩什麼遊戲(79%)。由此可見,兒童對遊戲的主導性和創造力高,家長不需要過度的引導和介入,若能陪伴並適時給予回應或參與遊戲中,則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

疫情後遊戲習慣的改變,超過7成家長擔心染疫不敢帶孩子出去玩

本次調查發現,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孩子遊戲的習慣受到改變,第一,戶外遊戲的機會減少,超過7成家長因擔心染疫,不敢帶孩子出去玩(76.1%);第二,孩子沒有玩伴,36%家長擔心孩子染疫不敢找別人玩,孩子沒有玩伴;第三,遊戲時間減少,30.1%孩子遊戲的時間減少了,詳見表4。

孩子玩3C產品成長3倍,玩家用遊戲機的比例從2%上升至9.5%

次調查發現,臺灣3到6歲孩子最常遊戲的類型前三名分別為一般玩具(61.6%)、手工藝遊戲(54.7%)、角色扮演遊戲(50.9%)。但跟兒盟2020年台灣兒童休閒與自由遊戲現況調查相較之下,發現3到6歲兒童玩3C產品的比例從6.5%上升至19%;玩家用遊戲機的比例從2%上升至9.5%。

本次針對育兒現況暨疫情後親子遊戲趨勢調查發現,家長育兒壓力大,親子遊戲空間設施不足,加上受到疫情影響,兒童遊戲機會減少,針對以上調查結果,兒盟提出以下呼籲:

(一)育兒壓力大,家長應多覺察自身狀態,善用各項育兒資源

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在育兒上面臨許多的困難,其中包含家長本身和孩子狀況,最高的困難來自於家長本身,而家長的身心狀況可能會反應在照顧孩子上,此外,還發現許多家長沒有獲得正式的資源以及充分的休息與紓壓管道,讓家長更肩上的壓力更加沉重。因此,家長應時時覺察自身狀態,當壓力升高時,也適時地給自己休息和紓壓的時間,或者可以多尋求正式資源管道,例如親職相關課程、撥打免費育兒專線等,讓充滿幸福又辛苦的育兒之路更加順遂。

(二)親子遊戲空間、時間、玩伴不足,兒童遊戲權要重視

從調查中觀察到,育兒困難其中指出親子遊戲空間不足、設施選擇性不足等問題,可見家長們對於孩子休閒與遊戲的重視。除了遊戲空間之外,玩伴是孩子人際互動重要的管道,但調查結果發現部份孩子經常自己一個人玩沒有玩伴。因此,兒盟認為保障兒童遊戲權,除了要有充足且安全的硬體設施空間,同時也要有玩伴,也呼籲家長每天可以安排至少一小時陪孩子一起共玩。

(三)疫情下遊戲習慣正悄悄改變,兒童玩3C產品要注意

在這次調查中也觀察到疫情之下兒童遊戲習慣正面臨改變,包括戶外遊戲減少、孩子沒有玩伴、遊戲時間減少,然而,卻發現兒童玩3C產品的比例大幅上升。當疫情逐漸趨緩,兒盟也呼籲嬰幼兒正值發育黃金時期,而實體的遊戲和互動對兒童發展相當重要,家長應多陪伴、互動、對話,與孩子一起進行實體遊戲,避免兒童接觸3C產品。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