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通識導賞:我的名字被普通話拼音 朋友問:你邊位啊?

明報

更新於 2019年02月16日18:07 • 發布於 2019年02月16日20:30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由馬禮遜編訂的《廣東省土話字彙》於一八二八年出版。書中透過簡單對話,一方面意譯字詞簡意,一方面標示粵音。(網上圖片)
由馬禮遜編訂的《廣東省土話字彙》於一八二八年出版。書中透過簡單對話,一方面意譯字詞簡意,一方面標示粵音。(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有藝評人日前在社交平台上發帖,說發現有香港藝術家參展時,名字被寫成漢語拼音,大呼無法接受,隨即引來許多迴響,原來不少藝術家亦有過類似遭遇。有留言說「早覺得香港拼音和漢語拼音會有『一戰』」。這場「戰爭」不單純是技術層面的爭拗,觸動了大家神經的,更是背後隱藏意識形態的角力。

1. 馬禮遜粵語拼音系統

認真求索,現時我們習以為常的粵語拼音是從何而來?原來早於一八二八年,新教來華傳教士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系統地制訂早期粵語拼音系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關詩珮說,馬禮遜早年在倫敦時,已開始跟從廣東人容三德學中文,到一八○七年來華後,在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廣州商館當翻譯,「因日常要接觸很多廣東人,如買辦、跑腿,編制了一本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廣東省土話字彙》,為了方便西方人包括其上司、來華的外交官員,以至其學生如港督戴維斯能有效學習粵語。「聲母的『送氣』及『不送氣』沒分別得很清楚,塞擦音也沒分得很仔細,廣東話九聲沒有明顯標示出來,但先行者掛一漏萬,已功德無量了。後人不斷修正,包括美國來華傳教士裨治文,增加字彙,也進一步整理粵拼的方式」。

以馬禮遜為源頭的那套系統被繼承下來,「以來華傳教士為例,十九世紀傳教士在香港有多種職能,他們是學校、學堂或書院的教師,會為香港子弟起粵音英文名,如出生時沒有,又或剛移居香港的人。傳教士在政府擔當要職,當翻譯官或翻譯課程教師,又或在政府制訂政策」。

2.大雜燴拼音 日常約定俗成

上述種種,似乎不太影響實際生活的應用,關詩珮說,市民對粵拼的認識,一般從生活掌握而來,「十九世紀香港的語文水平不高,有條件接受教育的香港人都以學習英文為目標,廣東話是大家的母語,市民不會以學理方式探討」。而且,很多字音在十九世紀時基本上已定了,毋須理論亦能應付生活,「比如,二十世紀後有多少條新街道?又是否一定以本地人名稱命名?姓名如男的家榮、國榮;女的美絹,玉華,來來去去都是這些,拼法在十九世紀定了下來,大家已有足夠字庫使用」。

「說回來,香港開埠以來,港英殖民政府沒有頒布過任何正式粵拼系統」。因此實際運用時出現了很多譯音上的差異,關詩珮舉例說,香港地名有很多不統一之處,出生登記處的職員也可將姓氏「葉」譯成「Ip」或「Yip」。

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鄧思穎教授解釋,漢字不是拼音文字,有別於英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或者亞洲的韓文和日文的假名,字的本身不能表示讀音,需另設計更科學的系統標示,拼音因而應運而生,「但不同考慮就可能引伸不同拼音版本」。他舉例說,有中文字典所謂「國際音標」的黃錫凌式拼音方案,也有普遍見於內地教科書、與漢語拼音標寫方式接近的饒秉才等式的廣州話拼音方案,以及外國較流通的耶魯式系統,「今天看到人名地名的標示,可能是一個大雜燴,由早期不同拼音系統融合」。「要學粵語,準確表示讀音的,人名地名的標示這一套絕非理想做法」。鄧思穎指出日常生活中混雜多種拼音方案出現以下問題:

1. 過度標示:青衣的「衣」譯作「Yi」,洗衣街的「衣」譯作「Yee」,就是混雜了不同系統的標示方式。

2. 無法區分讀音:太和的「太」與大埔的「大」同樣也被譯作「Tai」,但粵語讀音明顯有別,沒有標示聲母送氣與不送氣的分別。也沒有標示聲調。

3. 讀音過時:所標示的當年讀音,與今天的讀音可能已不同,比如紅磡的「磡」譯作「Hom」、和合石的「合」譯作「Hop」。

3. 粵拼≠所有粵語拼音

他澄清,所謂「粵拼」並非泛指所有粵語拼音,而是由香港語言學學會在1993年提出的粵語拼音方案,是一套沒有附加符號、更便利鍵盤輸入的方式。他認為現時拼音混亂可歸咎於官方一直沒頒布統一的方案,「人名地名已經標示流傳已久,混亂的地方大家也不覺得是問題。不用來學粵語可能也沒所謂,但其實這樣的標示是不準確」。

4.溝通與認知

這次風波,鄧思穎說牽涉的不單是兩種不同的拼音方法,更是兩套讀音方法,背後是普通話和粵語兩套不同的語言系統,「不純粹是粵語拼音問題了」。藝術家名稱由粵拼英文被改為漢語拼音的做法亦叫關詩珮大感訝異,認為是關乎對個人文化身分、語言習慣、甚至是文化記憶的不尊重。

「字在人的生活經驗裏其實由發音開始,書寫反而是學會字後才懂得」。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張少強教授指出,人須依靠語言認識事物,「當發音轉變了,就要重新適應。」每天都要傳情達意,這樣做一定出亂子,「你想像一下,當街名全部譯作普通話拼音,我會唔識搵路,彌敦道我也不懂拼,打開地圖我點查?整個溝通系統改變了,不知如何溝通,除非大家早已掌握那個溝通系統」。

相關帖子寫到:「我接受戲曲叫做Xiqu,但接受唔到香港藝術家姓名被寫成拼音。」張少強覺得很有意思,「相對外在事物,用什麼拼音沒那麼sensitive,或覺得仍可接受,但到了和『自我』有關,就開始抗拒。」他說抗拒的感受不難理解,因為名字是一個人「自我」最早的標記,轉變了拼法,隔膜感隨之而來。有謂「名從主人」,就如「峰」與「峯」在名字上寫法的區別應當尊重當事人的選擇,改變拼音產生被更改「自我特質」的感覺,「理論上對自我特質有決定權的人應該是那個人自己」。

關詩珮說:「試想想,我在香港、外國、甚至日本生活時,名稱都是Kwan Sze Pui Uganda,任何證件、公文、甚至我的學術論文也是,其實連回鄉卡也是。若國際期刊突然把我的名稱改為Guan Shipei,我根本不知道是否指稱同一人。」她質疑:「我的著作權、著作風格會怎樣了?讀者怎樣也不會聯繫到作者或藝術家之前的著作或作品,甚至他的出生地或經歷。在學術工作而言,這也是不理想。」

5.語言差別 體現「兩制」

兩種拼音方式代表兩個截然不同的語言系統,討論應從拼音方式,更宏觀地拉闊至語言習慣的改變。「改變語言習慣,就改變晒我成個身分認同」。張少強指出,廣東話與普通話在中港矛盾中早已成為一條重要戰線,語言差別是一國兩制中「兩制」的其中一種體現,「如果在個人和事物命名上,全部用內地拼音,那就真的連語言層面的一國兩制都消失,肯定是成功同化的結果」。他認為一個政權要建立自己的特性,修築道路、鐵路系統和頒布語言政策都是加強管治的重要手段,「要有個共同的語言政策才可以將散雜的『人』變做共同的『人民』,中華人民的『人民』如何塑造出來呢,就是全國明明有不同少數族裔,都要學同一種普通話、簡體字」。不過,他認為在未有確實證據前,難以推斷動機,亦無意作出政治考慮的猜測,不排除只是「貪方便」的個別事件。

張少強說,因為語言一直吸納外來元素增補刪減,非固定不變,因此語文爭拗很難一概而論,「以前看報紙叫『二奶』,不知道幾時變了『小三』;現在說的放風箏,以前港府話其實是叫『放紙鳶』,大家又接受了」。但他亦指出語言的改變可以是一種手段,「法國有語言學者提過語言事件(language event),說的是當人或者政權要將現實改變,往往先從語言入手,先改變語言,就是改變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改變事物的格局」。他以近年在主流話語中頻頻出現的地緣名詞「大灣區」一詞為例說明,「未有『大灣區』這個字之前,幾個地方就是幾個地方,有了後就建立了一個共同性質,改變這幾個地方之間的關係」。由實踐上緊密連繫,演化至連認知上也歸一。「這樣將地方重新命名、重新劃線,會不會削弱現有的身分認同或者界線呢,這是事實,但提出大灣區這種地緣構想的人,他純粹是想加強那種經濟連繫,還是提早部署要在2047前殺死香港,動機沒有人知道。」

6.香港自我特性的消失

「除非找到一份國家內部文件證實,否則難以確定這是否又在溫水煮蛙去推動中港融合,再徹底一點要香港連語文、拼音融入內地。」張少強再三強調。但他認為可從另一角度分析事件,就是從中反映港人在大環境下的焦慮。九七議題在一九八○年代開始出現,當年香港人已不斷思索「香港文化是什麼」、「香港人是什麼」,「其實早已出現一種政權更迭後令現有東西消失、香港自我消失的恐懼」,他認為九七後新政權下香港自我特性的消失愈趨愈烈,卻是雙方一同造成。一國兩制中的「兩制」本身容許「我」與「你」有不同的地方,但什麼需要同,什麼可以異,雙方無法磨合,「一方面出現了港獨的聲音,一方面愛國教育再加強」,他留意到這使香港當下變得有點風聲鶴唳。

語言習慣改變愈來愈多,難免令人產生紅線不斷推移的焦慮,「梁振英時期,說不應再稱『中國與香港』,要說『香港與內地』。以前新聞報道會說『中國政府』,後來改稱『中央政府』。又或者楊潤雄說『香港位於中國的南方』在語文上不清晰,這些語言的調節,其實就是透過改變語言習慣、稱呼的方法,令人在意識裏將香港的位置改變。甚至要杜絕『香港在中國以外』的聯想」。張少強指出當種種瑣事在文化政治上積累下來,瓜田李下,香港人會捕風捉影,甚至將無心之失納入大陸為鞏固政權進行文化、語言、思想上潛移默化的懷疑,也絕不出奇。

「所有語言都是由三個密不可分的主要元素構成,包括『言談』,即如何講說話,比如用普通話還是廣東話。『書寫』,即是使用的字眼,例如剛提到的『二奶』和『小三』。『拼音』,指的是用什麼拼音系統代表言說話上的音。」他認為本來在言談和書寫上已經出現矛盾,雖然拼音上的改變尚算單一,不及除去台灣「國立」的官方指令那般全面,但三種元素都想要壁壘分明的憂慮,這種毫無缺漏的抗拒,始終說明人心愈走愈遠。

文 // 潘曉彤

圖 // 網上圖片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