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港式包起源:「豬仔」「雞尾」不同派

明報

更新於 2019年01月14日18:30 • 發布於 2019年01月14日20:30
燕麥合桃紅莓包($7,協香)(蘇智鑫攝)
燕麥合桃紅莓包($7,協香)(蘇智鑫攝)
酥皮黑椒鴨胸包($8.5,協香)(蘇智鑫攝)
酥皮黑椒鴨胸包($8.5,協香)(蘇智鑫攝)

【明報專訊】鍾振明做了逾20年麵包,問他什麼是港式包,他卻說:「其實以前哪有什麼『港式麵包』,焗爐是外國產物,中國人只做蒸的包子。」那麼現在的港式包又如何誕生?

據資深麵包師傅邱勇靈所著的《港麵包.港味道》一書指,麵包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傳入香港,當時湧現多種派別,如英式包、廣東包,以及深受德國或俄國文化影響的外省包。70年代起,面對日式麵包進軍香港,當時在本地甚為普及的山東派麵包(如豬仔包、提子包)與廣東派麵包(如菠蘿包、雞尾包)開始吸收彼此的特色,最終成就今日的港式麵包。鍾振明也說,協香最初由其姑媽、姑丈開設時,麵包款式多數沒有餡料,後來各麵包店開始自創夾着多種餡料的麵包,才陸續出現腸仔包、腿蛋包等款式。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