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老後不靠子女配偶!養生村、共居社宅、共生社區,哪種「新家人」模式最適合你?

康健雜誌

更新於 11月26日03:29 • 發布於 11月26日03:29 • 出處/康健雜誌 文/張雨亭 圖/photoAC
老後不靠子女配偶!養生村、共居社宅、共生社區,哪種「新家人」模式最適合你?
老後不靠子女配偶!養生村、共居社宅、共生社區,哪種「新家人」模式最適合你?

國發會2024年10月公布,總人口重回負成長趨勢,且難以逆轉。不婚、少子浪潮下,未來陪你到老的可能不是子女或配偶,而是一群「新家人」,如何選擇最佳共居模式?

「其實莉莉姐本來有房子,但是她過戶給女兒,住進共居社宅,」新北市城鄉發展局住宅發展科副工程師武允薇說。

80歲莉莉姐入住的新店央北社會住宅,23組住戶中,過半(13戶)住戶年齡介於26~35歲,3戶為56~65歲,是新北市「青銀共居」的經典示範。

以莉莉姐為例,雖然她在租約期滿後已遷出,入住期間十分熱心,她辦兒童閱讀會,讓放學後沒地方去的小朋友能有地方寫功課、等爸媽下班,武允薇表示:「她就是單純覺得取之於社會,要用之於社會。」

「如果用最簡單的語言介紹『共居』,其實就是各自有獨立生活空間,但彼此互相幫忙,」武允薇說。住在同社區甚至同樓層但不同戶,比鄰居緊密,但比配偶、子女少些情感羈絆,這是未來「新家人」的可能樣貌。這樣共居、共生的生活方式,是人口負成長、不婚、少子浪潮下的趨勢。

養生村、共居社宅、共生社區,你的「新家人」在哪裡?

整理目前台灣的類共居式住宅或社區,可粗分為3類,各自的特色與局限如下:

1.養生村:

或稱退休宅、健康宅,大多為民間開發的集合式住宅,以結合醫療資源、專人服務、養生設備,以及各式社團聚會與學習活動為號召。

以「長庚養生文化村」為例,年滿60歲可入住,一房一廳的單人月住宿費為2萬7,500~3萬2,500元,押金則為25萬元。「合勤健康共生宅」則是年滿50歲可入住,7.2坪的房型月租金3萬8,000元,押金則是7萬6,000元起。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張淑敏估算,以目前養生村的押金、租金行情來看,假使從65歲住到100 歲,「大概要準備1,800~2,000萬元左右,這還不包括未來可能的租金上漲。」

2.共居社宅:

政府公辦的社會住宅,例如新北市的三峽北大青年社會住宅(2020年租約到期後暫告一段落)、新店央北社會住宅。標榜青銀共居,一次解決青壯成家、長者空巢陪伴等問題。

住戶共享客廳等公共空間,月租金約為市價8折,每人每月至少要提供2小時「回饋課程」,「例如退休的數學老師,可以提供2小時的數學教學;如果你很會聊天,你也可以辦聊天課程,」武允薇說,藉此帶動住戶互動、互助。入住需符合社宅資格,例如申請人及其配偶無自有房屋、平均每人每月所得低於5萬7,400元等。但一般戶3年租約期滿,只能再續約1次,最長只能租6年。

3.共生社區:

沒有統一的形式,也並不一定指硬體的「社區」,而是關注居住的內容或精神。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出共生社區應有「五力」:開放參與、自主價值、多代多元共融、互助網絡、永續生活。

《一起在社區 好好生活》作者、高齡趨勢觀察家楊寧茵表示,共生社區可以是社區關懷據點、可以是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的計劃,也可以是個人依據自身專業展開的設計。例如前台中市副市長林依瑩打造的伯拉罕共生基地,強調「整個部落就是我家」,讓原住民長輩們聚在一起養雞、撿蛋,趁機復健更賺零用錢。

「年輕的老人」健康能力強,共居將成熟齡新舞台?

在這樣共生、共居的生活模式下,楊寧茵認為,介於60~75歲(或上下各加5歲)的「年輕的老人(The Young Old,簡稱YO(優)世代)」,將是互助安老的關鍵力量。

「這是一群很大的閒置人力,可是目前沒有舞台,」楊寧茵說。當平均壽命增加,其實不是老年時間增加,而是中年時間變長──大批熟齡人口健康、能力強,還想持續參與或貢獻社會,但機會有限,共居生活恰好可以是實踐熟齡價值的舞台。

她以韓劇《海岸村恰恰恰》的角色「洪班長」為例,洪班長幫村裡的高齡長輩處理生活中的大小瑣事,而優世代就是她心目中擔任洪班長的最佳人選。「台灣的這群優世代,很多都是退休的軍公教,有非常好的學歷背景、工作經驗。」

「如果這群人返鄉或移居,我們有沒有機會透過一些設計,讓社區的需求跟這些人的能力、興趣,可以更好地連結在一起?」

在新北市共居社宅裡,已經可以看見「優世代」的身影,入住新店央北、為社區幼童輔導功課的莉莉姐就是一例。根據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資料,申請入住新店央北的熟齡世代中,除了一般印象中的無房產者,也不乏已退休或近退休年齡、希望拓展第三人生的想像、對社會有使命感的族群,他們都願意在共居生活中奉獻所學所長。

擁抱「新家人」,尊重空間保有界線

獨立又互助,彼此交流生命經驗,共居模式看來美好,但與家人相處會有的摩擦,與「新家人」共居一樣會發生。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銀光學苑主任袁瑋強調:「尊重彼此的空間,『界線』是需要訓練的。」

此外,必須訂定共同生活的規則,同時保有溝通的彈性,「這件事情不容易做,需要一段時間磨合。」

最重要的是,等到了年齡更長,或身體狀況不佳時,共居生活可能帶來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雖然大家是住在各自的房間,但是你可能會發現,有人生病了、有人走了,」袁瑋提醒:「畢竟大家都是老人家,每一次送人走,都會再一次挑起我們對死亡、生病的一些焦慮。」

袁瑋建議,不論要採取哪種生活方式,最好都及早體驗,別等到真的年老才開始考量,因為屆時對陌生的事會更保守、害怕,「最好是年輕一點,例如60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嘗試,那個時候身體都還好、頭腦也都還好,都還有機會再去做調整。」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