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距對上一次到新加坡旅遊,原來一覺醒來已十年。十年的變遷,在這個真正的國際大都會,可真太多。到埗兩天後發現,這個比香港更小的城市,竟然有一個又一個存在感很強很大的建築物,然而壓迫感卻沒這麼高,建築與道路之間還是有一定的空間。雖然很熱很潮濕,我還是可以徒步走一個多小時,找一個喘息的地方,呼吸一下再上路。
這種對空間的觀察,不禁讓我好想了解一下當地藝術生態。剛好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正在展出已故藝術家Kim Lim的作品。Kim Lim於新加坡出生,18歲前往英國深造藝術。當時英國的藝圈,亞洲女性簡直少之又少,打響旗號並不容易。然而Kim涉獵的創作層面頗多元:雕刻、銅版畫、絹版畫、光刻平面版畫等等,很快便在藝壇中冒起來。她的作品主要運用光影、顏色去探索空間,利用不同的媒介,尋找不存在的存在。
展覽主題為「The Space Between」,無獨有偶呼應着我對新加坡的觀感。展覽分成4部分: ①早期作品;②迥異顏色的作品;③光線、空間與節奏;④線的重量。甫進展覽館,首先吸引我的,並不是那些雕刻作品,而是牆上印着Kim Lim曾說過的一句話:「The spaces in between are as important as the things themselves, like the spaces between musical notes. Without them it would be chaos. There are certain things in the physical world that we can't see but are important, like pulse. (一切事物皆重要,但事與物之間存在的縫隙亦同樣重要。就如音符,如沒有喘息的空間,旋律就會變得混亂。就如脈搏,世上有很多很重要的存在,是看不見的存在。)」從她的作品來看,的確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縫隙、洞、空格……光就從這些空間透進來,漏出去。
這個關於空間的討論在展覽的第三部分更容易看得出來,不少版畫的作品都被反射的影子成就了另一個存在,安逸地停留在作品附近。像音樂,不同的音符拼出樂章。沒有影子的話,那些作品就好像歌曲少了一拍的樣子,這些節奏從這些空間透過光線與空氣連進來,成就了旋律。
另一個我喜歡的部分是展覽最後一個部分:線的重量。1979年,Kim開始由木/銅雕轉去石雕,她從石頭看到大自然的存在,石頭可以因為水的侵蝕所以變形,亦可以因為過熱而出現裂痕。她小心翼翼的用着不同的力度刻出不同的線條,又或是沿着石頭的紋理和輪廓慢慢刻劃。漸漸作品有了看似一樣但實質不同深度的線條。但對作品的解釋,實際上也沒有太多。展覽入面有一個Kim Lim的錄像訪問,她在訪問中說過,希望觀眾是即時性的去看她的作品,而不要慢慢去體驗。我認為她這個想法很有趣,慢慢去感受不是錯,只是會把作品分拆式的去觀賞。及時捕捉對整個雕塑的感覺,把作品作為一個完整的事情去看,可能會產生更真實的意義。
老實說,整個展覽最教我駐足欣賞的,竟然是她寫下的筆記或別人記錄她說過的話,結束展覽前我看到這一句:「Metaphors that could provide responses that would ricochet in the viewer and cross over various boundaries of experience - to trigger responses beyond the object itself. (比喻是一個平台,如果能夠帶動觀眾反應,在不同的自身經驗界限之間彈跳着,甚至能夠讓反應跳出作品的本身。)- Kim Lim, handwritten note, undated.」
那不存在的存在,或許就是在那縫隙中,帶着自由的光線。
文:小柔
作者簡介:80後,生於香港,移居墨爾本8年。認為藝術就是生活最美好的事情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