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堅定目標

HKAPA 香港演藝學院

發布於 2021年11月01日02:00

投身表演藝術行列,不論在幕前演出或舞台工作,都需要一份堅持加一份努力。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三年級生黃丹洋,以及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四年級生翁焯綸,從小已對表演藝術感興趣,入讀演藝學院後,透過理論和實戰,更加認定目標。

 

去年疫症出現,面授課暫停,表演項目取消,打亂了原先的部署,然而兩人沒有閒下來,而是積極裝備自己,預備再次投入課堂。丹洋說:「記住你對藝術的熱愛跟敬畏,只要你珍惜,認真付出,它可以帶你到世界任何一處你想去的地方。」追夢的過程往往跌宕起伏,只有堅定目標,才能實踐夢想。

 

黃丹洋
黃丹洋

 

三歲已愛上跳舞的丹洋,中小學階段在國內學習芭蕾舞,2019年入讀演藝學院舞蹈學院,改為主修現代舞。「人生是一個體驗的過程,現代舞更能打開我肢體上的可能性,我希望通過舞蹈探索自己不同的個性面向,了解世界上不同藝術的面貌,藉此發掘更多潛能和表演靈感。」

 

丹洋受邀作為客席藝術家參加第十屆深圳灣藝穗節。
丹洋受邀作為客席藝術家參加第十屆深圳灣藝穗節。

 

跟以往的習舞經驗相比,丹洋指演藝學院的教學風格不但著重技術訓練,而且涉獵更廣闊的藝術層面。「演藝學院的老師從不同層面教導我們,包括舞蹈教育、舞蹈科學、編舞,引導我們認識美的概念,讓我們深入理解甚麼是舞蹈,開發我們的想像力,思考與世界的關連,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體驗。」

 

她形容教授現代舞的李咏靜老師是「用愛來教導和啟發學生」,除了指導舞蹈動作外,更關顧學生的心靈,「當我們學習動作時,如何找到動作跟自己的關連?如何看待我們的身體跟這個空間的關係?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的思考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原來在不同角度看舞蹈,對動作會有更多的理解和感知。」

 

丹洋與李咏靜老師(左)、林波老師(右)在2021年現代舞二年級考試的合影。
丹洋與李咏靜老師(左)、林波老師(右)在2021年現代舞二年級考試的合影。

 

知識裝備未來

 

享受校園生活不久便遇上疫症爆發,丹洋每天透過電視新聞看着一個個關於生離死別的故事,她開始思考:作為一個藝術家能夠做些甚麼?於是她聯絡身在美國的舞者朋友林凡,在網上遙距創作編舞作品《N95》。「我想將當下發生的事記錄下來,透過作品傳遞希望,只有希望才能戰勝最痛苦的時刻,因為希望是一種力量。」

 

世界彷彿停擺,舞卻不能不跳,學院維持網上授課,丹洋的父母在客廳鋪上地墊,牆壁換上全身鏡,並安裝把桿,讓她繼續無間斷練習。

 

舞蹈學院的《院長特邀藝術家系列》,在疫情期間成為學院與世界各地藝術家連繫的橋樑,今年七月舉行的網上公開講座《與威廉‧科西的舞蹈對談》,對丹洋來說更是一個夢想成真的學習機會。「威廉‧科西是我非常尊敬和崇拜的編舞家,我一直有追看他的作品,得知院長邀請他在網上跟我們分享編舞心得,我覺得像做夢一樣,是非常難忘的一件事情!」

 

2021舞蹈碩士論文項目表演中,丹洋出演了由吳瑩瑩編舞的舞蹈作品——《半》。
2021舞蹈碩士論文項目表演中,丹洋出演了由吳瑩瑩編舞的舞蹈作品——《半》。

 

縱使世界變得不一樣,丹洋對未來的目標不變,「學院的訓練全面且綜合,到畢業走出學院那天,我們掌握了多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裝備着我們。我希望能學以致用,成為全職舞蹈演員,享受台上的時光,與觀眾分享我熱愛的藝術。」

 

翁焯綸
翁焯綸

 

與業界互相扣連

 

在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科藝製作系主修燈光設計的焯綸,受到經常到教會擔任音響義工的爸爸影響,自小培養出對舞台工作的興趣。中學時期曾參與戲劇工作坊的舞台製作,其後修讀創意研究,畢業後在建築光學公司任職一年,其後決定報讀演藝學院。

 

「在讀書和工作期間認識了一些劇場朋友,又曾兼任燈光設計,工作過程令我認識更多燈光設計的需要,尤其在舞台上,透過燈光可以營造不同氣氛,令製作更出色,我發覺自己對舞台製作非常有興趣,希望朝着這方向發展。」

 

焯綸坦言被演藝學院大量的實習機會吸引,可惜二年級時正值疫情肆虐,不少演出節目被取消,而去年唯一舉行的《日落音樂會2020》轉為網上直播。「在無Show可做的情況下,竟然有機會與同屆四位同學一起擔任監製,完全是意想不到,以前只做過現場,網上直播是另一種體驗,更為我們同學之間提供了很好的溝通機會。」

 

焯綸與四位同學一起擔任《日落音樂會2020》監製。
焯綸與四位同學一起擔任《日落音樂會2020》監製。

 

捱過嚴峻的階段,表演節目陸續恢復,演藝學院今年五月舉辦《息在零地》,焯綸是錄像系統工程師及編程師。「在演藝學院有很多機會幫助我們建立人際網絡,認識不同的藝術工作者、設計師及業界人士,逐漸累積人脈。」

 

由此延伸的工作機會包括西九文化區舉辦的《自由爵士音樂節》及《千高原》,「能夠參與學校以外的製作是很好的經驗,流程和節奏不同,令我了解到業界的運作模式,有機會向不同的專業人士學習。」

 

焯綸參與製作西九文化區舉辦的《千高原》。
焯綸參與製作西九文化區舉辦的《千高原》。

 

貢獻本土音樂劇

 

舞台製作工作者都有份能耐,看到舞台效果和觀眾反應就是工作的最大推動力。明年畢業的焯綸,自言有興趣向音樂劇製作發展,「音樂劇節奏輕快,令人心情放鬆,在表演手法上集合不同元素,演員包辦唱、演、跳,當中的變化和可能性較多。」

 

音樂劇在香港未算主流,外地音樂劇又帶有大量地方色彩,於香港市場未必適用,焯綸揚言期待以廣東話為媒介的本地創作,「香港資源有限,不像其他地方可以單憑一個製作巡迴表演,這正是劇場人需要思考的重點:如何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表達所想的東西?香港需要更多人參與本土製作,我希望未來留在香港劇場界繼續發展。」

 

焯綸是《最好先生 Charlie Brown》的燈光製作工程師。
焯綸是《最好先生 Charlie Brown》的燈光製作工程師。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