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敏感是本港最常見的食物過敏,曾有研究發現,本港對蝦敏感小學生比率為1.05%,患者在進食蝦後,輕則出現皮膚和口腔過敏反應,重則可導致喘鳴、呼吸困難以至過敏性休克,因此及早診斷,讓患者可從日常飲食中避免非常重要。
目前患者診斷蝦敏感的測試方法,包括致敏原皮刺測試和量度血液中特異性IgE濃度,這些檢測雖然方便,但診斷準確性仍有待改進,假陽性結果的比率可達八成。為提高診斷準確度,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過敏組聯同泰國瑪希敦大學(Mahidol University)及三美泰吞武里醫院(Samitivej Thonburi Hospital)團隊合作研究,分別在香港及泰國共招募了85位五年內曾至少兩次食用蝦後出現即時過敏反應的人士,利用他們的血清樣本測試,最終成功確認11種與蝦敏感相關的致敏原。
研究確認的11種蝦致敏原:
- 原肌球蛋白 (Pen m 1)
- 精氨酸激酶 (Pen m 2)
- 肌球蛋白輕鏈2 (Pen m 3)
- 肌質鈣結合蛋白 (Pen m 4)
- 肌鈣蛋白 (Pen m 6)
- 血藍蛋白 (Pen m 7)
- 磷酸丙糖異構酶 (Pen m 8)
- 脂肪酸結合蛋白 (Pen m 13)
- 肝糖磷解酶 (Pen m 14)(此乃新發現致敏原)
- 烯醇化酶 (Eno)
- 醛縮酶 (ALDA)
港泰兩地致敏原存差異
團隊表示,以致敏原為本進行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將有助提高診斷的準確性。研究亦發現,即使同樣提取自大虎蝦,在香港與泰國人口中流行的主要蝦類致敏原卻存在差異,這可能與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及環境相關。此等發現將有助推動食物敏感精準診斷。研究詳情已在權威過敏科國際醫學期刊《Allergy》發表。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副研究員衛懿欣博士總結:「現時常規皮刺測試和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僅利用貝殼類海產的提取物作測試,因準確度不足,故有不少食物過敏患者被當成蝦敏感的誤診個案。而『雙盲、安慰劑對照食物激發測試』雖然是現在診斷蝦敏感的黃金標準,但存在高風險、人手需求大和成本昂貴的問題。利用致敏原為本的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可以精準診斷蝦敏感,測試成本及風險亦較食物激發測試低,或可成為將來的蝦敏感檢測的黃金標準。」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