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周日話題:財政赤字思考:基建工程與經濟發展的神話破滅

明報

更新於 15小時前 • 發布於 11小時前
上屆政府提出發展新田科技城,計劃需填掉近百公頃計魚塘濕地以興建「創科園區」。圖為新田科技城現址。(資料圖片)
上屆政府提出發展新田科技城,計劃需填掉近百公頃計魚塘濕地以興建「創科園區」。圖為新田科技城現址。(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過去幾十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香港社會普遍相信「基建工程、經濟發展、社會安定」這個順序,每當香港遇上某種經濟不景或社會不安定,政府往往會推出大規模的基建工程,或稱為逆周期措施,或為穩定人心,例子之一是1989年六四事件後香港人心浮動,該年底香港政府推出耗資1553億元的「玫瑰園計劃」,包含赤鱲角機場、青嶼幹線、北大嶼山公路等10項核心工程;近年則有2021年《施政報告》所提高達破紀錄的2200億元基本工程撥款(註1)。

很多人講「基建工程促進經濟發展」,但是所謂「促進」有事實證明嗎?數據最誠實,讓我們看看香港過去幾十年的數據。

基建工程支出跳升

圖1展示香港政府基本工程儲備基金自1989-1990財政年度開始的年度支出數字,玫瑰園計劃啟動初期每年支出200億元以下,進入施工階段,每年支出300億元左右,這個支出水平在回歸後董建華行政長官任期內大致維持。2007年底,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香港社會和經濟沒有不穩定元素下,大概為了創造「政績」,宣布新一輪耗資2500億元的十大基建工程,從此工程支出拾級而上,幾年間跳升一倍到600億元,進入施工高峰期,已是梁振英任行政長官年代,數字升到800億元左右。董先生和梁先生兩位任內的高數字,基本上源自前任的「玫瑰園」和「十大工程」,反映基建工程一旦開工「洗濕了頭」,不止無法壓縮,更有巨額超支的慣性。到了林鄭月娥年代,數字一度因疫症影響下降,疫症後期林鄭月娥宣布逆周期的基建工程投資,導致李家超任內兩年數字又快速跳升至接近1000億元,是回歸前水平5倍、回歸初期的3倍多,增幅不可謂不大,又一次洗濕了頭,但是這些史無前例的基建工程投資發揮了多少經濟作用呢?

經濟增長趨零

圖2展示1962至2023年香港GDP年增長率的多年變化,雖然說世事多變,年增長率數字難免有起伏,不過60多年間總體下滑的趨勢卻明顯不過。

回顧這段時期的經歷,1960年代和1970年代香港的經濟由勞工密集式工業化撐起,享受了20多年的高幅度增長黃金歲月,增長率在10%上落徘徊。進入1980年代,香港眷戀着吃老本,錯過了日本、韓國和台灣抓住的電子化轉型機遇,逐漸失去增長動力,幸好1978年國家改革開放後,港人得以參與珠三角甚至更遠地區的工業建設,從中獲利和藉此撐住香港經濟,回歸前後增長率仍能維持在5%左右水平,其後香港經濟被地產迷霧籠罩,沒有方向、新動力、增長點,到了最近幾年,滑動平均已經接近零了,新冠病毒疫情過後的經濟恢復沒有返回疫前水平,不少人無法理解,其實是大勢所趨,不是偶然。

1989年至今30多年,錢花了不少在眾多基建工程項目之上,1989至2005年董先生卸任,16年間花了4000多億;2005年曾蔭權上任後推出「十大工程」,至2024年共19年,花了1萬2000多億元,圖中標記了玫瑰園計劃和曾蔭權十大工程的宣布年份,1萬多億元的基建工程投資沒有逆轉經濟下滑的趨勢,其理至明,至於「促進經濟發展」就更加虛無縹緲,無從說起。

財政赤字之下的思考

長久以來,香港社會奉「基建工程,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為金科玉律,沒有半點懷疑,甚至可以說變得麻痹大意,基建工程支出由回歸前約每年200億元量級三級跳般升到如今約每年1000億元,也沒有太惹起社會注意。

面對這幾年香港政府財政的巨額赤字,財政儲備又快速下降,我們必須檢視過去的所有基本假設,看看什麼地方不再符合當今時勢和需要調整。對比了幾十年來的基建工程支出和GDP增長數據,顯然過去把1萬多億元投入基建工程,增加了一件又一件的土木工程物質作品,卻沒有為香港經濟增添有生命力的增長點。

要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不能再迷信「基建工程促進經濟發展」,政府必須深入研究和找尋土木工程以外的經濟增長方程式,作出根本的政策調整,第一步是嚴格為所謂基建工程的總量把關,把年度支出壓下至與財政儲備和民生需要匹配的水平,從圖1的整體印象看,未來幾年把數字控制在600至700億元範圍內,也許是較合理的。

政府承繼了上屆政府兩個具爭議的特大項目:大嶼山人工島和在新田濕地上規劃興建「創科園區」(注意:不是講整個新田科技城項目),前者幾乎肯定是1萬億元級的工程,而且問題多多(註2),後者則涉及填掉近百公頃計魚塘濕地,高生態價值的濕地一動工就一去不回,破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註3),兩者都是洗濕了頭一發不能收的工程。在財政拮据的時刻,我們不可能不顧一切把香港置於這種處境,因此認真建議政府在籌劃下個年度的財政預算時,把人工島和新田濕地上的創科園區擱置,甚至從生態角度和防災角度決定一筆勾銷。

時代變了,經濟發展靠用腦袋,不能一味只靠石屎鋼筋,願政府和財政司長明察,盡快把與時代脫節的特大項目削走,把省下的財政資源用到其他貼近時代發展趨勢的新領域,幫助香港經濟建立新的增長點,令香港社會再現生氣和重拾動力。

1. 2020年施政報告第74段,bit.ly/4gbT8da

2. 《草雲居》2023年4月1日:就交椅洲人工島向政府提交正式意見書,bit.ly/4h4FI3W

3. 《草雲居》2023年11月21日:從一國兩制、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看「新田科技城」之破壞濕地生態,bit.ly/4gZtWYe

文˙林超英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