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因應北部都會區古洞北新發展區,收回古洞土地,3名年逾八旬的古洞長者上周二向房屋署署長羅淑佩請願,獲發言機會的婆婆等候半小時,說不夠半分鐘,只為提出與所有村民齊上齊落,一起搬入上水彩石邨的訴求。那短短20秒沒能了解事情全貌,大家不妨去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聽聽75歲古洞前居民阿祝講故事,看看她畫下約180幅古洞生活誌,認識志記鎅木廠和悅和醬園這些老字號以外的古洞,以及阿祝如何從零開始學畫畫,畫到變香港首屆金齡藝術節的參展素人藝術家。
背景
項目:賽馬會「學藝再玩」創齡藝術計劃
目的:3年以藝術作為媒介實踐「創意高齡」的社藝合作計劃
人物: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信義會金齡薈、13組本地藝術家、14個安老服務單位、長者
用畫筆回憶鄉郊生活
紅通通的燈籠椒掛在樹上、粉嫩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阿祝的畫作除了花草鳥魚,更有人們手牽手的畫面,其中一幕是她與其他老友記在靈合長者健康中心做運動。阿祝說古洞最美的風景是人,鄰里會互相照顧。
阿祝原居古洞波樓路30多年,與兒孫同住,打理花草是她的日常,她家養了貓狗和魚,園子則種了椰菜、三色椒等,走幾步路到隔籬屋則種有芋頭、龍眼和大樹菠蘿等。阿祝說她以前會和鄰居交換農作物,「我種完就送給別人吃,鄰居種的龍眼、荔枝一成熟就叫我去摘」,她和村民一直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連家裏的地磚和魚缸也是阿祝親手建造。
阿祝的畫紙填滿色彩,她筆下古洞鄉郊生意盎然,沙田居民群英看了也不禁讚古洞的生活看起來很愜意。但隨古洞北發展,推土機在這片靜土捲起滾滾沙塵,打破了原本的平靜。煙寮區、聯生區,石仔嶺村等,阿祝細數古洞村名,她說古洞聚集從潮州、廣州和深圳等地而來的非原居民,他們落地生根,在古洞種出一方天地,築起一個個農舍。她指了指她畫的古洞蔬果合作社,村民會推一簍簍菜到合作社售賣。合作社在古洞入口,是村民集會辦活動的地方。不過阿祝笑言她種的蔬果要不送人,要不自己吃,甚少拿出去賣。
自政府於2007年重推古洞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2019年正式收地,工程在一片爭議聲下展開,其間阿祝曾多次到立法會外請願,終未能如願。她在波樓路住到2021年收屋期限屆滿,現已搬到上水寶石湖邨。阿祝現居公共屋邨,自是沒地方寒耕熱耘,她說:「單位好細,洗頭都會撞到頭」,她甚是想念在古洞種菜的日子,這些回憶如今只存在她的腦海和畫作中。
前年靈合長者健康中心邀請了藝術家曹穎祺駐留,走進古洞長者家中,以速畫記錄他們的生活痕迹,又帶他們到戶外寫生、集體創作,教他們畫版畫。阿祝在中心看到其他老友記的畫作,心裏發癢,跟曹穎祺學畫版畫,阿祝自言除了人,動植物「看過一次就識畫」,她所畫的就是古洞生活。
了解長者需要 配對藝術家
以繪畫盡訴心中情不是新鮮事,不過你想像過坐在輪椅的長者靈巧地捏陶泥,或是執起畫筆創作的樣子嗎?其實沒學過畫畫的老友記也能成為另類藝術家,美國早在20多年前就有「創意高齡(creative aging)」的概念,鼓勵長者參與藝術活動,這概念普及至世界各地,例如新加坡在2012年開始舉辦銀髮藝術節,香港於今年9月亦開辦了金齡藝術節。
創齡藝術計劃負責社工鄒慧玲(Ling)留意到,一般人特別是長者,總感覺自己與藝術的距離很遠,會說「吓,我唔識畫畫㗎」,但經藝術家引導,從基礎練習嘗試,加上社工陪伴和支持,長者漸有信心用藝術表達自己,「老友記對任何藝術媒介均抱持開放態度,他們只需要一個燃起好奇心和創造力的機會」。她續說,計劃團隊是藝術家和各安老服務單位的中間人,先了解各區長者的需要,再配對合適的藝術家,例如院舍長者行動不便,未必能調整身位和角度拍照。
那麼阿祝原居的古洞,為何配對上主要創作油畫和版畫的藝術家曹穎祺?Ling解釋,古洞長者面對收地搬遷問題,即使地方面貌不再,仍想留下古洞回憶,剛好版畫只要做好模版,就能重複印刷,他們便可以大量印製專屬記憶。凹版畫和凸版畫的印版多數用雕刻刀刻畫,Ling說曹穎祺考慮到長者用雕刻刀或感吃力,改用原子筆或彩麗皮拼貼凹凸印板拓印。
豉油畫布 自由創作
記者看阿祝那麼健談,估計願意參與計劃的長者大概都很活躍。Ling坦言會去長者中心參加活動的長者多數都好「玩得」,尤其是來自沙田多元化金齡服務中心的瀝源邨街坊。欣賞完阿祝的作品,瀝源長者迫不及待向記者介紹他們創作的豉油畫布,街坊冰冰說:「這是用飲湯那種匙羹,加上豉油和辣椒油印出來的花瓣,你看看這朵花,印得像浮萍」,那畫布原是酒樓枱布,老友記先是用醬料印花,後貼上不規則的手撕紙,用波子壓印塑膠彩,以不同圖案印成五顏綠色的畫布。街坊芬姨回想當日情形,哭笑不得,「(藝術家)叫我們去吃飯,那張枱布好乾淨,突然叫我們印花上去」,她當下心想:「不是吧?」平日吃飯對待枱布要小心翼翼,生怕弄得污糟邋遢,但發現最後創作成果不俗。在場的瀝源長者小組唯一男丁岳峰笑言那張混雜醬料和顏料的枱布「好大味」,但這次學習機會彌補了他無法跟父親學設計的遺憾,「家父以前做印刷畫,設計不同商品例如保濟丸的包裝」,他此前沒太多機會學藝術創作。
負責教瀝源邨長者創作的混合媒介藝術家鄧國騫憶述,他初時教老友記手撕紙拼貼,長者多數怕撕錯,經鼓勵後才放得開,「我並不要求他們撕得多整齊,或者撕的弧度有什麼標準」,鄧認為這種脫離規則的「百厭」感覺就是創作的意義,他說藝術創作是「一件很自由的事」,假如從一開始就設計好所有創作步驟,那麼每個人的成品都會一模一樣,「這不是我想做的」。
從手撕紙開始,鄧國騫只向老友記們提供大約主題方向,起初是自畫像,之後則要求他們在家裏拍下某個角落,或窗外的風景,按相片撕出畫像。他剛開始未掌握所有長者的狀况,「有些可能較體弱,或者手指沒那麼靈活」,便想先以手撕紙切入,「未必個個都有耐性逐筆畫,手撕紙利用塊面拼貼,能快速地創作」,後來他想帶老友記走出中心上課,就約老友記去酒樓飲茶,他坦言:「飲茶那天,其實我還未肯定下一步(創作)要怎樣做,但我早就預想要用眼前的工具如茶杯,去壓印花紋」
鄧國騫續解釋,老友記有飲茶的習慣,但酒樓一般不是用來創作的地方,他這樣做能打開長者對藝術創作的認知和想像,「用切身的物料,即豉油和匙羹,在熟悉的地方進行藝術創作」,雖說鄧是教長者創作的駐留藝術家,但他從長者身上也學到不少。若說幼童是人類未步入社會的狀態,長者則在剛離開這發展系統的階段,「這兩個狀態是很自由的,很契合創作的心境,有時我們可能把創作想得太複雜,簡單的創作也有其魅力」,鄧國騫看到老友記享受創作的過程,重新感受到他做藝術的初衷,此前從未教過長者的他重新反思「學齡」的定義。他說隨科技或社會進步,長者或感到自己停滯不前,而藝術也許是將長者拉近世界的方式,「有些人會說『藝術?我識條鐵咩』,但我覺得這神秘面紗是打得開的,藝術這個字眼未必那麼重要,煮食也可以是一種創作形式」。
表達平常難以啟齒的事
別只看阿祝和冰冰他們個個精靈活潑,Ling補充說創齡藝術計劃也招募行動不便、性格被動的長者,例如長居院舍,或需要上門家居照顧服務的長者,希望他們透過藝術創作消弭孤獨感。陶藝藝術家葉皓賢去年駐留沙田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與職業治療師上門探訪使用家居服務的沙田長者及其照顧者,教他們做陶泥作品。葉皓賢說職業治療師通常建議手關節不靈活者練習扭鑰匙,這好比捏陶泥的動作,長者能藉此練習手部小肌肉。葉續說,雖然捏陶泥不是治療痛症的方法,但長者專注創作時會忘卻身體痛楚。他又認為長者的身體限制難打破,但可形塑不同狀態的陶泥足夠包容,他們可摸索自己的創作方式。
Ling也觀察到,無論是被動,還是看起來開朗的長者,他們均認為藝術可表達平常難以啟齒的事,例如身體痛症和家人移民的離散之痛,其中一篇馬鞍山長者地區中心的老友記寫的詩道:「我的腰/像吳剛的玉桂樹/每天被砍/沒有喜只有驚/沒有樂只有苦」,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長者服務)總監鄧光宇補充,計劃進行3年期間,社會經歷不少轉變,老友記各有關注的議題,並透過藝術訴說這些感受,「我覺得好有意思」。
文˙ 姚超雯
{ 圖 } 姚超雯、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梁曉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