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血如同邪惡的象徵,吸血生物在人類眼中更等同萬惡的根源,不少電影、小說都把相關元素形象化成可怕的妖魔鬼怪。然而在自然生態當中,生物會吸血不過是生存所需、習性使然。一直致力以趣味手法推廣自然生態資訊的本地專頁 pettythingshk(《自然x娛樂x文化》)最近便舉辦了一場「吸血展」,展出世界各地的奇特吸血動物及生物標本,展場布置更大走黑白紅日本恐怖漫畫風,並設有不少互動專區,與觀眾一起走進放大版吸血生物的世界,同時多加認識吸血生物有趣的一面。
日本恐怖漫畫風
pettythingshk版主HINN成立專頁至今未及兩年,已經以獨特的視覺設計元素及有趣的生態冷知識吸引近1.5萬人追蹤。是次「吸血展」一如既往一手包辦概念構思、文字、設計、燈光、空間布置等,現場因應「吸血」及「恐怖」題材大走暗黑日本漫畫風,HINN解說道:「本來我想以彩色呈現吸血生物的繽紛色彩,但後來考慮到場地的因素,以及血給人『可怕』的印象,最終便決定以黑、白、紅三色及日本恐怖漫畫風格營造不寒而慄的氛圍,同時亦保留一定的想像空間予觀眾。很多人第一眼或以為當中的視覺元素是受日本著名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所影響,但其實我更受另一位日本恐怖漫畫家犬木加奈子所啟發。」日本恐怖漫畫家向來以男性居多,犬木加奈子是其中少數成功的女性恐怖漫畫家,她專以現實生活為創作靈感,擅於描繪人性險惡,因此亦有「恐怖女帝」的美譽。
必看吸血生物標本
觀眾先要一腳踏進展覽大門「七鰓鰻」的血盆大口,然後映入眼簾的是巨型「吸血蝠」及「水蛭漩渦」的打卡位,不遠處尚有「吸血鬼蛾」、「嗜血地雀」及「吸血飛蚊」等的漫畫及展板介紹。「一說起吸血的生物,人們最先會聯想到蚊或蝙蝠,而我覺得『吸血蝠』在視覺上比較震撼和吸引,因此以牠為題材設立與觀眾互動的專區。雖說『吸血蝠』好像很可怕,但原來牠們是高度群居的社會性動物,很會照顧同類及後代,甚至願意為飢餓的同類『獻血』!」HINN說。
根據估算,100隻「吸血蝠」一年大約吸取25頭牛的血液,因此並不存在如電影情節般瞬間抽乾獵物所有血液的虛構情節。然而,「吸血蝠」仍可通過叮咬來傳播狂犬病或其他病毒,因此亦不能掉以輕心。
走到展場的最深處,如同步入「七鰓鰻」體內最深入的部分,這裏展示出珍貴的「七鰓鰻」生物標本,由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仗義借出。HINN笑言:「我一直都把專頁刻意塑造成『譁眾取寵』及『玩味濃』,因此展覽中不乏設計許多『好玩』、『打卡』及『互動』的元素,希望以輕鬆的手法先吸引普羅大眾的目光,再慢慢潛移默化地灌輸有意義及深度的生物資訊。雖說我不能放一隻真的水蛭吸觀眾的血,但仍然想有一些實物讓觀眾更有代入感,因此我主動向香港生物多樣性博物館查詢有關吸血生物的資料及標本收藏,剛好他們的員工對我的專頁也略有認識,便促成了是次合作。很高興他們不但熱情地為我介紹了不少吸血動物,更慷慨地借出『七鰓鰻』的標本,豐富了展覽。」
「七鰓鰻」屬圓口綱,現存38種,其中18種為寄生性吸血動物,最古老的化石則有逾3.6億年歷史,比恐龍還要老。吸血的「七鰓鰻」會利用漏斗狀的嘴吸着獵物,再用牙齒鑽入其體內吸血,其貌不揚之下卻是歐洲上流社會的美味佳餚,在芬蘭更是家傳戶曉的傳統料理。
血與紋身店
除了「吸血生物」主題吸引,是次吸血展更設於紋身店內,令人聯想到「血與紋身」的關連,畢竟紋身也是一個表皮的傷口,由紋身師將附帶墨水的針刺進皮膚之內,留下永存的印記。觀眾只要從「水蛭漩渦」展板的中空位置,就可以一窺紋身店的究竟,令兩個空間頓時連接起來,原來展覽的促成源自店內紋身師之一的VINZAN及Lydia。擅於糅合動物與機械圖案的VINZAN一直是pettythinghk專頁的忠實讀者,而Lydia轉行紋身師前則從事活動策劃行業,她們因而將兩者結合,邀來pettythinghk專頁主理人在紋身店空間設計特定主題展覽。兩人異口同聲表示:「我們期望在紋身店加入另類的展覽及活動元素,好讓其他在創作路上共同努力的同行者有一個展示創作、技藝的平台,同時亦希望透過聯乘活動,吸引不同界別的觀眾多加認識紋身這個行業。」
「吸血展」
展期:2023年3月26日至4月14日
時間:下午2時至晚上8時
地點:INKUPHK紋身店(尖沙咀加連威老道77-79號開麟中心2樓全層)
《自然x娛樂x文化》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pettythingshk/
撰文:文西
世上無聊事,只靠有心人;無聊的日子,都總有意思。最喜歡無聊事認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