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耳機久戴,耳朵會發霉?避免5件事,預防「香港耳」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8月01日07:11 • 發布於 08月01日07:11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梅緣緣 圖/Pexels
耳機久戴,耳朵會發霉?避免5件事,預防「香港耳」
耳機久戴,耳朵會發霉?避免5件事,預防「香港耳」

夏天氣溫高,空氣也潮濕,不只香港腳容易找上門,耳朵也可能變成「香港耳」。為什麼耳朵會「發霉」?生活中該如何降低黴菌入耳的機率?

夏天到,耳朵出現癢或紅腫熱痛等症狀,千萬別輕忽,很高機率是真菌大軍入侵,導致「香港耳」。

台灣夏季普遍溫度高,再加上易有午後雷陣雨,環境普遍濕度不低,若穿著較不透氣的包鞋,腳部可能因汗水長時間悶在鞋子裡,導致真菌孳生產生香港腳。而讓耳朵發霉的「耳霉菌病(俗稱香港耳)」成因也和香港腳類似。

當耳朵被真菌攻佔,一開始可能沒有特別症狀,但隨著真菌繁殖數量愈來愈多,就會出現癢、紅腫熱痛、出現分泌物等外耳炎症狀,甚至可能影響聽力。不過,也有部分患者沒有特別的症狀或不適,直到因其他問題至耳鼻喉科就診時,醫師檢查才發現耳道有真菌感染。

造成耳朵發霉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環境、生活習慣外,先天耳道結構異常或耳道汗腺較發達也可能增加感染機會。圖片來源 / Freepik
造成耳朵發霉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環境、生活習慣外,先天耳道結構異常或耳道汗腺較發達也可能增加感染機會。圖片來源 / Freepik

不只濕熱環境導致「香港耳」,還有5原因是罪魁禍首

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與新光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邱昱勳指出,耳霉菌病除了常從事水上活動或處於潮濕環境外,以下狀況也會讓真菌在耳內繁殖的機率增加:

1. 寢具未清潔:平時家中寢具若沒有注重清潔,像枕頭套、床單、被套很久沒洗,有可能已經長了大量真菌。

2. 耳道汗腺較發達:臨床上不少人耳道汗腺天生比較發達,耳垢屬於濕黏型,與片狀乾燥的耳垢相比,在耳道中較容易長真菌。

3. 先天耳道結構異常:例如耳道狹窄,就容易因通風不良等因素,讓真菌有機可趁在耳道中生長。

4. 自體免疫力較差:自體免疫力較差、容易長濕疹等易有皮膚性過敏反應的患者,也可能因免疫力問題或耳道分泌物較多,增加感染真菌的可能性。

5. 長時間配戴耳機或未定時清潔耳機:如果耳機配戴時間長、耳道又較為潮濕,便有利於真菌生長,造成耳黴菌病;同樣的,需要戴助聽器的族群,假使未注意助聽器的清潔,也會增加耳朵被真菌入侵的機會。

耳機戴太久恐致耳朵發霉,哪種耳機最需要注意?

上述容易導致耳霉菌病的情況中,又以長時間配戴耳機最常見。市面上耳機種類多,主要分為耳塞式、耳道式(入耳式)、耳罩式及耳掛式等種類。胡皓淳表示,人類耳朵有自動將耳垢往外推的功能,但若長時間配戴耳機,尤其是「入耳式耳機」,恐阻礙耳垢排出,增加真菌感染風險。

造成耳霉菌病的真菌,主要可分為「白色念珠菌」和「黑麴菌」2種,在耳道內分別會呈現白色或黑黃色菌絲。邱昱勳說,耳道黑麴菌感染用耳鏡看通常以團塊居多,比較不會破壞周圍組織,白色念珠菌則比較會往組織攻擊,造成發炎或形成肉芽組織,看起來有點像白色奶油。

入耳式耳機因會直接塞入耳道,較容易阻礙耳垢排出,若未注意清潔可能會讓白色念珠菌或黑麴菌有機可乘。圖片來源 / Pexels
入耳式耳機因會直接塞入耳道,較容易阻礙耳垢排出,若未注意清潔可能會讓白色念珠菌或黑麴菌有機可乘。圖片來源 / Pexels

胡皓淳表示,治療耳朵發霉會先將耳道中的真菌清除,再搭配抗黴菌滴劑、藥膏、消炎藥等藥品,若同時出現細菌感染,則會合併使用抗生素治療。多數患者治療1週左右可恢復,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會長達數週、數月反覆感染。在急性期也應避免配戴耳機,才能讓耳道感染好得快。

避免耳朵發霉,日常5件事要注意

想降低耳朵感染真菌的機率,除了平時須注意保持耳朵乾燥,盡量維持環境濕度在40~60%外,也勿隨意用手或棉花棒挖耳朵。如有配戴耳機的習慣或須使用助聽器,建議1週清潔1次,若使用期間發現耳機或助聽器看起來髒髒的,就應適時清潔,降低黴菌孳生的機率。

若屬於耳道先天汗腺較發達的民眾,平時洗完澡後,可使用棉花棒在耳朵內輕輕吸一兩下,把多餘的水分吸出。同時也須注意枕頭套等寢具的清潔,避免因睡覺時流汗潮濕造成黴菌在寢具上生長。如果開始發現耳道有癢或紅腫熱痛的情形,可盡速至耳鼻喉科就醫,避免感染擴大導致復原時間拉長。

圖片來源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康健編輯部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